杨莉贤
摘要: 作为青年语文教师,在长期的实验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通过课题实验的具体实践,结合语文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使广大青年教师有了一个很好的施展才华的平台,从而大展拳脚,得到很好的培养与锻炼,迅速成长。
关键词:研究;实践;艺术;心理健康
一、课题的研究让我重新审视课堂教学艺术
从事语文教学已经十一年了,也在苦心经营中不断进步。但通过课题的实践研究,使我在教学中循序渐进,张弛有致,驾驭自由。
第一个层次:悬思于新颖独特的课堂设计之中
我认为好课堂是充满了奇思妙想的课堂。这种课打破了传统的授课状态,不走寻常路,而是总以新颖的构思,大胆的尝试带给学生惊喜,让学习在一种愉悦活泼的状态中进行,让学生被课堂深深吸引从而欲罢不能。
这种课堂,来源于教师对学科和对生活的热爱,它是教师对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元素的巧妙应用。它实质上是生命激情的一种表达,它来自于一种信念:我要把我的课上得与众不同,上得充满瑰丽的想象与青春的激情。
我校刘静老师的英语课,热情活泼、丰富多彩、课堂极富动感,在愉悦的氛围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善学、乐学,使英语课堂达到了融会贯通,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第二个层次:苦索于灵活扎实的语言品味中
陈钟梁老师说:“语文课是美的,这种美潜伏在语言的深处。语文课首先要上出语文味儿,要上得朴素自然,要向学生传递语言深处的美。”这句话告诉我们,真正的语文课,应该踏踏实实地回归文本,聚焦于语言文字本身,凸现语文课堂的本色,着力于学生的语言“内力”。
这也就是说,语文课必须要遵循从语言开始,最后再回到语言文字的原则。课堂教学的生动活泼、兴趣激发都应该以语言为基础。语文课要拒绝被异化为政治课、故事课、活动课、常识课。不管老师讲得多么有声有色;不管学生的发言多么踊跃积极;不管讨论如何紧张激烈,如果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读、写、听、说方面收获不大,这样的语文课的繁荣就仅仅只是“虚假繁荣”罢了。
我认为:教师先要对文字有独到的感悟和发现,尽可能地要能为学生寻找一个最好的切入点,搭建一个富有匠心的语言领悟平台,供学生曲径通幽。总之,教师要以语言解篇章、以语言绘形象、以语言激情感、以语言开智慧。在讲授《珍珠鸟》一课时,学生被鸟儿美丽的外形、清脆的叫声、胆小的性格,以至于后来与主人人鸟相依的画面深深的吸引了,他们心中感触万分,真正读懂了作者的心声,那就是信赖。它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它是一种接纳、是一种包容、是一种气度、是一种胸襟,有了它,不仅人与人之间可以相互沟通,人与动物之间也可以相互信赖;有了它,我们的生活中定会多出许多美丽而温情的故事。让学生在记忆的长河里搜寻一下自己所知道的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故事。学生打开记忆的大门,畅所欲言,于是在这种和谐的环境里他们回忆起许多……大家陶醉在美好的氛围里。但接着我话锋一转,“可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人类越来越多地去残害生灵。我不由地想起一个痛彻心扉的故事。在江西省洞庭湖地区,生活着一群麋鹿,它们世代繁衍,过着和平而安定的生活。然而,近年来,人们为了自己的私欲,大量的捕杀麋鹿。1998年的春天,仅剩下最后的11只麋鹿了,它们在当地村民的围剿下,纷纷逃到了洞庭湖的岸边,有7只麋鹿为了躲避村民的追杀,跳入了湖里。其中有一只快要做妈妈的麋鹿,或许是为了腹中的胎儿吧?朝追赶而来的村民苦困苦的哀鸣着,但是,麋鹿的哀鸣声丝毫没有唤醒当地人的良知,他们还是把这只麋鹿给宰杀了。”
在随堂的作文训练中,我收到了一篇篇论据详实、说理充分、情理并茂的作文。有几篇作文稿纸上还有斑斑泪痕,这让我万分感动。只有这样,以情感激发情感,以心灵碰撞心灵,课堂才会扬起生命之帆。
第三个层次:顿悟于真诚机智的情景应变中
一节十六中陈峰老师的《茼蒿》为我们带来全新的理解,首先教师自己具备对语言的充满创新的感悟。在“美文用情读”这一环节中,老师循循善诱,用优美的声音导引学生入境,在指出批注式阅读的要求时,又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敞开心扉,营造氛围。在“美文欣赏”这一环节中,老师指出批阅角度,即品位语言、内容、情感、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特点等,又引用陶渊明的“奇文共欣赏,疑文中解析”为学生奠定讨论的基调。在“美文大家赏”这一环节中,一句“给我一滴泪水,我可以看到你内心的海洋;给我一段批注,我可以看到你智慧的闪光”将课堂推向高潮,学生在这样的创新课堂上,教师智慧和学生智慧进行着交锋、碰撞、融合与升华。
教学形式的灵活、语言品味的灵动、情景应变的灵敏三方面的合力,铸就了这堂课的魅力。
二、课题的研究让我对教学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
在不断地思考中,我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我的课题《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绝不仅仅只是上好几堂课,搞出几次标新立异的课外活动,更不仅仅是在日常生活中实施一些创新的点缀。我们只有站在塑造健康人的角度上进行认识,才会真正深入课题研究的内核,把握它的内涵。有了这样的认识,我的目光便得以穿破单篇教学新颖化的狭隘范畴,我开始尝试着以俯瞰的姿态思考整个语文教学,思考语文教学中人的发展的问题。
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成为这样的一种人:博览群书,学识广博;人性丰满,精神强健;兴趣广泛,热爱生活。认为教育的终极目标不仅仅是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上有数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让受教育者和教育者同时都保持人性的纯真和完满,从而内化语文的精髓,走进创新的语文世界。
语文的学习赠与学生的第一份礼物是:它比任何学科都能更加迅速、更加真诚地回到教育学的原点,尊重人、关怀人,让每一个学生的基本人性在课堂上得到保护和释放。
语文教师用海纳百川的胸襟和独特新颖的教学视角创造出的课堂也必定创造出有青春活力的学生。在这个绽放着民主、开放、激情的花园里,学生的心灵将得到抚慰;学生的心智将被发展;学生的个性将被发扬,学生面对缤纷多彩的大千世界一定会焕发出一种活泼的生命力。经历了语文学习的学生一定更有能力凭借语文的浮力而畅游青春的广阔海洋。
作为年轻的中学语文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之路上,我应紧密结合教学实际,把教学与研究融为一体。要立意高远,对教学有独到的思考;有对中学语文教学研究的热情;有治学的要求与自觉;有吃苦的精神与意志。语文教学中对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都要反复酝酿、反复修改,精心设计导读、设计读书方法、设计思维训练题、设计课堂活动,努力把自己的课上实、上新、上活,学生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我们把教育教学工作看作一种事业,看作是自己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会让人感到虽苦犹乐,虽苦犹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