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远
摘要:21世纪休闲体育将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依据外国经典哲学理论及中国传统哲学思想,阐明了休闲体育的发展是社会历史进步的必然。
关键词:休闲体育;哲学
据有关专家估计, 到 2015 年发达国家将全面进入“休闲社会”, 发展中国家也将紧随其后。当今, 休闲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重要的生活内容。那么休闲体育蓬勃发展的现象背后是否有某种深层次的哲学根源?本文将运用中外哲学理论,对此进行分析阐释。
一、休闲体育的内涵
何谓休闲?英文“leisure”一词来源于希腊语, 意为休闲和教育, 主要指的是必要劳动之余的自我发展。在我们中国文化里,“休”兼有“欢乐、吉庆”之意, 从字面来看, 是人倚木而休, 人与自然浑然一体, 使精神的修整和身体的颐养活动得以充分进行。“闲”通“娴”, 有宁静和思想纯洁之意, 休闲一词充分表达了人类生存过程中劳作与休憩的辩证关系。托马斯•古德尔和杰夫瑞•戈比在《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一书中,从历史与哲学的视角,有创见地把休闲理解为“是从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中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 它使个体能以自己所喜爱的、本能地感到有价值的方式,在内心之爱的驱动下的行为,并为信仰提供一个基础。”
休闲体育是休闲的一个种类, 所谓休闲体育就是以体育为目的的一切形式的体育活动。休闲体育是休闲的重要内容,从休闲层面上讲,不是以追求运动成绩、取得优异运动成绩为功利性目的, 而是健身乐心的一种运动参与方式, 强调主体参与体育活动的娱乐性。从休闲体育的活动过程考察, 其本质特征在于体力与智力、身体活动与心理活动的统一。人们从事休闲体育活动时, 表现出直接参与性, 自主选择休闲运动项目, 重在参与, 重在过程, 不刻意追求运动技术和运动成绩, 而是在休闲运动过程中寻找运动休闲的快乐体验。
二、西方哲学中休闲体育发展的依据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按轻重层次分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感情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当人的某一层次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另一层的需要就会相继出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需要层次也越来越高,自我实现的欲望几乎在任何现代人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而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中,真正高层次自我实现谈何容易。于是,休闲体育为人们自我实现提供了良好条件,如滑翔、攀岩、滑板、滑水、漂流、蹦极、冲浪、水上摩托等项目,人们可以最大限度地挑战自然、挑战对手、挑战自我,进而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人们通过获得这种自我实现的满足感,有利于增强自信心,有利于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从而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去。
2.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
物质决定意识,消费社会的形成是休闲体育发展的社会条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消费需求从结构看已从生存需求向享受型发展,城镇居民用在吃,尤其是食品类的消费在下降,恩格尔系数也明显下降,而用在医疗、娱乐、健身上的消费在上升,并随着西方商业文化涌入,使中国大众的消费观念正由延续了几千年的“生存——实用”转换成为当代的“生存——享受(娱乐)”模式,休闲娱乐被当作人们“生活质量”的社会象征,体现在体育上,即把体育看作是一种消费品,一种提供快乐的手段。从全社会来说,闲暇的时间量决定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享受闲暇的人的分布则决定于社会制度。发展的总趋势是闲暇时间越来越多,享有闲暇时间的人的分布越来越广。自实行每周五天工作制及每年三次长假后,我们已经有1/3的时间可供休闲之用,体育成为假日休闲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成为衡量人们生活质量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尺度。
3.历史唯物主义
人的基本生命活动有两个方面,一是改造和创造客观物质世界,以获得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生活材料,即物质生活;二是改造或塑造主观世界,以达到从精神到肉体与对象世界的和谐
共存,即精神生活。休闲体育无疑属于第二个方面的生活形态。“休闲是人的生命状态的一种形式,而对于人的生命意义来说,它是一种精神态度”(马惠娣2004)。休闲主要指一种精神生活或精神游戏,所以我们说,休闲体育是人为了改造或塑造主观世界,追求和获得精神上的解放与自由所进行的精神领域的创造活动,这就是休闲体育的本质。休闲体育的这一本质功能对现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人是唯一有精神的存在物。
三、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休闲体育发展的依据
1 .“天人合一”思想
张岱年先生在《中国哲学大纲》中说: “中国哲学有一个基本观点, 即天人合一, 认为天人本来合一, 而人生最高理想是自觉地达到天人合一之境界, 物我本属一体, 内外原无判隔。”“天人合一”即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自我身心内外和谐统一的关系。简言之, 就是讲人与自然的关系。它一方面将自然人化, 把客体嵌入主体之中, 赋予客体以人的特性——道德性; 另一方面又人化自然, 将主体融入到客体之中, 赋予主体以物的特性——自然性。
休闲是内心的感受,不依附于外在的时间,而是存在于能达到休闲境界的时间。当代最积极的休闲方式就是使工作时得不到活动的身体部位得到锻炼,休闲的基本设定是做真正想做的事,回头去工作,享受到的愉悦或许胜于其它方法来填补休闲。这是因为科技文明带来的异化,人异化为工作的奴隶,要靠回归自然的休闲才能得到解脱。古今中外都认为休闲具有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完善的人文特性,它的价值不在于提供物质财富或实用的工具与技术,而是构建一个有意义的世界,守护一个精神的家园,使人类的心灵有所安顿。因此,传统的生活方式使许多人根本没有休闲的概念,而今天,休闲的意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普及到了千家万户,注重休闲已成为新生活方式的文明标志。体育结合休闲,成为回归自然的新生活方式。
2.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哲学思想是追溯“生命根源”, 崇尚“仁义礼乐”, 提倡“中庸之道”, 重视“道德修养”。在今天,当伴随着现代西方体育的发展而带来的体育社会问题愈演愈烈之时,当西方经济体育在异化的沼泽中越陷越深之时,主张“和为贵”的休闲体育更加绽放出人本主义的璀璨光芒,其追求和谐、崇尚道义等种种理念都在不同方面形成了对西方竞技体育的某种修正。如中国传统体育注重人的身体与精神、人的整体与各个组成部分的和谐统一,这种整体锻炼的做法,可以很好地避免犹如高度专业化而带来的因长期从事某项竞技运动项目所导致的片面发展和各种伤病。中国传统哲学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把人看做自然界的一部分,主张按照自然界的变化去调整人体内外的环境,使之达到平衡。讲求顺应自然,顺势而为,这些都可以很好地缓解竞技体育单纯注重发掘潜力、超越自我所带来的精神焦虑和紧张。
四、 小结
综上所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社会体育的功能和目的在发生转变,体育休闲的作用和价值正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和理解。作为21世纪体育发展趋势的体育休闲,在新时代人们的关注与参与下,必将走向娱乐与健康,必将使人与自然持续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邬凤,《从哲学的视角下看休闲体育的发展.福建体育科技》[J],2008,(12)
[2]窦卉平、陶克祥,《文化哲学视角中的休闲体育透视.池州学院学报》[J],2008,(6)
[3]李湘远,《论休闲体育的人文价值》[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11)
[4]王北江,《从哲学的角度论体育休闲时代到来的必然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