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尽天下劫难后,唯愿世界更和平

2009-11-13 03:54田春林
初中生学习·中 2009年7期
关键词:维和部队维和和平

田春林

[题目]

我们热爱和平,我们不喜欢战争,但在这个世界上,炮声、爆炸声远远多于礼炮声。九·一八的炮声、七·七卢沟桥的枪声和南京大屠杀中30万死难同胞的呼嚎声,时时使我们警醒。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应更加热爱和平。

请以“世界何时才能铸剑为犁”为话题作文,题目自拟,600字左右。

[点拨]

“铸剑为犁”意为销熔武器以制造务农器具,语出《孔子家语·致思》中“铸剑习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一句。因此,作文的主题确定为“珍惜安定生活,呼吁世界和平”较为恰切,目的是在作文过程中,让学生重温历史,认识战争,思考人类的未来和命运。

然而,对于生活安定、远离战争的当代中学生来说,这个以“战争与和平”为话题的作文,乍看之下,多少有些难度。因为他们既缺乏和战争相关的感性生活,又缺少对和平的理性思考。那么,我们该如何激发思维,写好这篇作文呢?

首先应该选好点,就是找好作文的切入角度。此类主题宏大的作文宜从小角度切入,切忌大而无当的泛泛之谈。如果想表现战争的残酷及对和平的渴望,便可以从一幅照片、一个标语、一段传说、一篇小说、一部电影、一次参观、一名战士、一个家庭,甚至一组数据等等这些小小的点出发。通过对某个点的钻探,展开叙述,调用想象,还原历史真相;生发议论,引经据典,反思战争伤痛。

其次应该画好线,就是要确定好作文的线索。如果要记叙一段和战争有关的故事,那就应该把握故事的发展顺序,或以时间发展顺序为线索,或以地点变换的顺序为线索。如果要写战争中的某个人物或事件,那就应该围绕这个主要人物或事件来行文,围绕中心来展开一些相关的人和事。如果要发表有关战争的观点,须注意观点的提出、论据的引用及论证的运用。同时要注意对一个事件的思考往往有正反两个角度,比如从战争是把双刃剑的角度去写,选取事例论述战争既有促进科技发展、带动经济的一面,又有阻碍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一面,同时战争又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可以选取人民反对非正义战争、渴望和平的事例加以论证。在作文中切不可面面俱到,而应该择其中一点加以论述。

再次应该搭好面,就是要合理展开作文内容。优选了角度,理清了线索,下面就应该思考该怎样充实作文的内容了。如果写中国对维护世界和平所作贡献这个主题,便可以从数据的对比切入,既可以写中国的百万大裁军,也可以写中国军费预算。既可以列举中国参与维和部队的数据,也可以列举中国为斡旋战争危机所作的努力等等。既可以从这几条线中择取一个加以扩充,也可以将事例集中,共同说明一个问题。另外;我们在写记叙文时,既要侧重故事的叙述,突出场面描写洧全局描绘,也应注意细节的放大,突出细部刻画,宛如电影画面中的全景和特写。写作手法可以灵活多样,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往往能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真正的文章不是硬做出来的,是心灵深处激发出来的。这就是说,它来源于对事物多方面的观察,多层次的理解。所以写好这篇作文之前,我们首先应该做的是结合课文内容,重温历史,直面现实,只有让心灵受到实实在在的震撼,才能发表深刻而独到的见解,才能有力地说理,才能写出新意,写出真实的情感。

重温黑白历史,祈愿世界和平——《南京,南京》观后感

田茜茜

看完《南京,南京》,我很长时间都无法理清思绪给电影作个客观的评价。黑白的画面,纪实的风格;中国军人坚毅深重的表情,日本侵略者狰狞的面孔;孩子凄厉的哭喊,血腥战争的场面……只有这几行字如同郁积的鲜血时常在我的胸膛里奔涌。

1937年12月,中国,南京。泯灭人性的活埋,歇斯底里的扫射,肆无忌惮的纵火……侵略者犹如魔鬼张着血盆大口,疯狂地吞噬着数以万计的无辜百姓的生命,下关码头顿时血流成河,尸横遍野……这便是影片《南京,南京》中对侵犯我主权、践踏我国土的日本侵略者的血泪控诉。荧幕前的我不禁泪流满面,泪水中既有对侵略者的愤恨,也有对死难同胞的同情,还有对不屈不挠的中华民族的深深敬意。

这是一部完全按照德国商人拉贝的日记记录的事件,真实反映那段不堪回首、惨绝人寰的史实的影片。它以不容置辩的事实,全面而生动地再现了1937年12月13日南京城失守后发生的那惨烈的一幕:仅仅6周,38万民众便在日本侵略者的野蛮屠杀下,凄然而去。昔日繁华热闹的夫子庙、车水马龙的新街口、庄严肃穆的中山陵……已是血流成河,废墟一片,活脱脱地成了血雨腥风的人间地狱。

可耻!可悲!可恨!可怒……一切词语都无法准确地表达我心中的愤怒!

但中国人的血不会白流!中华男儿岂是贪生怕死之辈?影片是从1937年的12月南京城破开始的。尽管有大批的国民革命军士兵溃逃出城,但也有大量不愿意投降的士兵留了下来。陆剑雄,中国国民党最精锐部队的下级军官,他和那些不愿意投降的士兵们组织了一场没有希望而惨烈的抵抗……

屠杀岂能削弱中国人抗日的意志,凌辱反而激起了更大的民族怒火。此后,平型关战斗,淞沪抗战,台儿庄大捷……8年啊。经过艰苦抗战,中国人民最终获得了空前绝后的胜利。1945年8月15日,不可一世的日本法西斯终于无条件地投降了。1947年4月26日,南京大屠杀案的主犯谷寿夫被押赴雨花台刑场,执行死刑,向南京死难群众谢罪……

回首那段永远滚烫的历史,我们不禁感慨万分,历史虽已远去,但愿和平永存!

[简评]

小作者采用观后感的形式来诠释主题,不仅形式新颖,而且扣题巧妙。再看行文,流畅的语言,生动的还原,震撼的细节,鲜明的对比,让这篇观后感既厚重又立体,既充满愤慨又不过分压抑。整篇文章有悲有怒,有愤有泪,感情饱满,正义凛然。相信每个看过《南京,南京》的观众都会产生共鸣,牢记苦难深重的历史,珍惜安定和谐的生活。

致奥巴总统的一封信

◎徐煜涵

尊敬的奥巴马总统:

您好!首先祝贺您成功创造了属于您也属于美国人民的奇迹。衷心地希望您在接过扭转国家乾坤的重担后,能在百忙之中到下面这些地方去看看。

到伊拉克去看看吧!我想您一定不会忘记是谁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吧!战争给伊拉克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悲痛。那里到处都是废墟,随时都可能发生爆炸,老百姓无家可归,到处都是孩子们的哭声。满脸惶恐的母亲紧紧地抱着尚不谙事的孩子,不知道该往哪里逃……您就任美国总统时说过:“朗等邻国,形成了新的难民潮。”而贵国一轮猛似一轮的军事打击,更使本已十分严峻的阿难民问题雪上加霜。你们总是说在拯救苦难深重的阿富汗人。可是请您看看英国BBC2008年11月25日的这则报道吧:“阿富汗居民的健康状况是世界上最差的国家之一,

人口平均寿命为43岁。大约1/5的儿童活不过5岁。大多数妇女,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在怀孕和分娩期间享受不到专业的健康保健服务,该国是世界上母亲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比例大约为1/50。”

到加沙去看看吧!2009年1月3日,以色列突然对加沙地区发动军事行动,并且封锁了边塞。自2008年12月27日以军开始对加沙展开军事行动以来,以军与哈马斯的激烈冲突使本就遭受长期封锁之苦的加沙居民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缺电、缺水、缺食物、缺医少药、缺乏安全感……许多地方到了夜晚一片黑暗。没有电,供水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都无法正常工作,街道上常常污水四溢,加沙市民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人道主义危机……号称世界和平坚定维护者的美国,此时又在做什么呢?

尊敬的总统先生,我相信您一定了解战争带给人类的苦痛!“铸剑为犁”的塑像已在联合国总部大厦前伫立了40多个春秋,但战争的硝烟仍然弥漫在一些国家的上空,和平的交响乐时常被隆隆的炮声所替代。让我们坚守和平的心愿,放飞手中的白鸽,看着它融入前方的那一片湛蓝!

祝一切安好!

此致

敬礼

徐煜涵

XX年X月X日

[简评]

作者采用书信的形式本不新奇,但作者却能从说教的框框中跳出,用生动的笔触展现世界战争地区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将其呈现在奥巴马总统的面前,以充满情感的叙述替代苦大仇深的说教,匠心独具。而在文章的结尾,小作者又以诗意的笔调抒发对世界和平的祈愿,富有打动人心的感染力。

为何而维和

◎王培佩

2009年1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2008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中说,中国人民解放军自1990年以来共参加了18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官兵11063人次。截至2008年11月底,中国有1949名维和官兵在联合国9个维和任务区和联合国维和部执行任务,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部队最多的国家之一。

为何而维和?面对某些国家别有用心的质疑,我们也不禁在思考……

为了世界的和平。战乱、传染病、危机四伏的热带丛林……只要看看中国维和部队所到之处,就能知道我们的行动不是为了哗众取宠、沽名钓誉。从有“世界火炉”之称的苏丹、疟疾肆虐的刚果(金),到战火纷飞的黎巴嫩,不论在哪个任务区,往往是环境最恶劣、条件最艰苦的地区。而中国维和官兵始终以过硬的素质、出色的业绩,圆满地完成联合国赋予的各项任务。他们扎实的作风和良好的风貌更赢得了联合国机构、各国政府和当地民众的广泛赞誉。

为了正义的尊严。为了维护人类正义的尊严,为了维护人道主义的精神,中国维和部队的官兵们往往在克服极端艰难的生活条件,忍受父母妻儿思念的同时,更要冒着生命的危险去执行任务。他们本可以在国内享受平静的生活,却为了和平不远万里奔赴硝烟弥漫的异国去工作,甚至献出生命。2006年7月26日,以色列军队对黎巴嫩进行大规模空袭,坚守在联合观察哨里的中国军人杜照宇不幸牺牲,他只有34岁,儿子还不满2岁。他是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牺牲的第八位中国军人。试想,若不是为了崇高的信念,还有谁能傻到无谓地献出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为了祖国的形象。中国永不称霸,但要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18年来,中国派出的维和部队先后勘察、修筑道路7 000多公里、桥梁200多座,接诊、收治病人4万多人次,运输人员、物资累计行程470多万公里,排除地雷等各种不明爆炸物7 000多枚。在部分维和友军爆出丑闻的时候,联合国期刊上登出题为“中国维和部队为何远离丑闻”的文章,称赞中国维和部队“官兵平等、和谐共处、充满活力”;在维和任务遭遇困境时,驻利比里亚的联合国维和部队总司令公开训诫说:“去看看中国运输分队是怎么做的!”

为何而维和,这或许是一个不须要多作解释的问题,因为西哲早有名言:事实胜于雄辩。

[简评]

习作标题新颖,中心突出,层次井然,论据充分,论证有力。文章开头引用一组数据,看似入题缓慢,实则为下文论述中国维和部队所做出的成绩进行铺垫。行文紧扣中心,分3个层次论述了中国维和的意义所在,叙议结合,有理有据,让人信服。文章的结尾简练有力。凸显主旨。

猜你喜欢
维和部队维和和平
维和亲历记
维和女兵
海外维和
博弈·和平
联合国维和行动与中国维和部队
期盼和平
海地大地震重创维和总部
Five Hundred Times五百遍
“遥远的和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