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未人
随着家乡布依族年轻一代出外打工,婚姻已经不再限于族内;婚俗不同了,盘歌赖以生存的沃土也就渐渐贫瘠。盘歌,还能一代代的往下传吗?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序号:549类别:民间文学
编号:1-62
项目名称:布依族盘歌
发布时间:2008年6月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盘县
简介:盘歌为布依族传统民歌。以歌唱来盘问对方,展现歌手智慧。内容极为丰富:从对方姓名、住址到人类始祖、天文地理、布依族源、四季农作、礼节道德、婚嫁建房、丧葬祭祀等。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人生一乐。而能在行路中遇到智者并得以交流,那就更为幸事了。盘县羊场乡之行,就给了我这样的体验。这里是布依族盘歌最流行之地,我见到了极有天赋的两位老歌师和两位年轻的歌师。
两位年轻的歌师都毕业于大专院校音乐专业,现为中小学音乐教师。他们民间音乐的资历不浅。小罗从小学习布依族民歌,在当地的各种舞台表演过。他常常带学生出外演出,去年的布依盘歌组合还参加了省里“多彩贵州”原生态演唱的决赛。他说,下一步的目标是全国“青歌赛”。然而,当我把希冀的目光投向他时,小罗看看两位老歌师,却有些羞赧。小罗说:“我虽然是音乐老师,但唱起盘歌来,老歌师们能唱三天三夜‘不翻豆杆。我们只学得了老歌师的一小点,不知哪年哪月才能学好他们的那么多歌……”
年轻歌师学歌,不像老一辈歌师那样死记硬背,可以用笔记。有了文字的依赖,记忆的弦似乎就有所松懈了。加上他们不会布依文,只能用汉字来记布依发音;这样往往不准确只有自己看得懂。
65岁的潘歌师那出口成章的本领令人惊异。他只读过一年书,见到我们,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沉思。然后用嘹亮得如同歌唱的嗓门,背出了一段汉语“欢迎词”。他从布依族的来源说起,口头介绍本地农事和盘歌,还特地申明哪里加“小标题”、“括号”等,最后用几句话来概括周边人群的特点:汉人有钱,起房盖瓦、买牛买马;布依有钱,爱玩爱耍……原来,这是他打腹稿后的即兴之作。
歌师的记忆力是无与伦比的。潘歌师到了十七八岁,还从来没有上场唱过歌。一天,他在江西坡下,跟上一辈的吴德明老歌师学了一晚、唱了一晚,到鸡叫时,他脑子里已经留下了数不清的歌。没想到这次牛刀初试,就在歌场上有了收获——一位姑娘托了相熟的后生前来约他去“玩表”。从此他信心十足地开始了盘歌生涯。他最引以为自豪的,是在歌场上自己把媳妇“唱”回了家。
盘歌的过程曲折多磨,也充满了情趣。年轻男女在定情并确定大喜日子后,男方就要着手请歌师,准备到女方家唱盘歌了。往往要提前两三个月预约。因为一个歌师一个月只能接受一家的约请,而农村的婚礼大多在秋收以后。这种相对集中的婚礼时间,让歌师成了大家争相邀请的大忙人。歌师接受邀请后,就要悉心准备做足功课。因为女方家会设下三道关卡相拦。盘歌可以从明洪武年间盘起,前朝后代不能有丝毫差错;而具体到接亲,也要一一接受盘问。
潘歌师回忆起二十多年前自己在普安县窝沿乡王家陪亲的一次经历,至今记忆犹新。他到了姑娘家,程式化地先从宴席上的菜碟唱起,唱酒令歌,唱长桌上的鸡鸭鱼肉。而主人家这次却“杀”出了一招——突然抬上一钵从没见过的“菜”,是谷革配洋芋。这个“菜”,就把自己原先的思路全打乱了。而女方家从寨子上的二三百户人中,挑选了最佳的盘歌手来和潘歌师对阵。潘歌师沉着镇定,从容应对。双方从这道“菜”唱开去,引申到春秋四季的年节礼仪、岁时农活、营造婚嫁,简直无所不唱。盘歌一直进行到第二天日出三竿。潘歌师终于没被唱倒而为男方家迎回了新娘。这是他特别开心的一次盘歌。
潘歌师和吴歌师是一对无往而不胜的最佳组合。他们现在却不无忧虑,随着家乡布依族年轻一代出外打工,婚姻已经不再限于族内;婚俗不同了,盘歌赖以生存的沃土也就渐渐贫瘠。我们的盘歌,还能一代代的往下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