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RBC理财公司有一句针对加拿大华裔的广告词“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形象说明了理财在加拿大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绝大多数加拿大家庭都拥有自己的理财账户或理财顾问。
和美国人不同,加拿大人理财思路偏保守,他们很少将大量资金投入错综复杂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但投资股市或国际汇市者也大有人在。和中国股民习惯于独立开户、自主炒股不同,加拿大“股民”几乎都是委托专门的股票经纪操作,账户由经纪代开,操作也通常在经纪的指导下进行。因为美、加股市拥有成千上万个上市公司,无数的股票品种和交易方式,且北美股市既没有涨跌停板,入市、退市也是家常便饭,投资者凭一己之力,别说选股,浏览一遍也多半会头晕眼花,而有经验的股票经纪则可凭借专业知识和工具,从众多股票中选出推荐股,并提供操作指导和股票分析。因为经纪实在太重要,故而口碑好的经纪,开户门槛会提得相当高,温哥华地区某些名牌经纪已打出“100万加元以下谢绝开户”的牌子。
绝大多数加拿大人更倾向于投资债券或基金,并求助于银行或专业理财顾问公司。加拿大主要商业银行都有自己的基金组合,有偏股型、稳健型、平衡型等多种结构,既有美元的,也有加元的,如果是在银行的投资顾问处直接开设基金账户,则这种理财账户和银行账户是相通的,用户可以直接在二者间进行转账、购买基金,也可委托理财顾问代办。专业理财顾问公司则主要代理各银行和其他机构发行的债券,优点是选择余地广(银行只能买本行的基金),缺点是风险增大。
加拿大人的一个重要理财途径,是半福利性、半投资性的专项基金,如退休养老基金(RRSP)和儿童教育基金(RESP)等,这些专项基金需要满足一定条件方能购买,如RRSP通常需要全职工作领薪满1年方有购买资格,并根据工作年限、工资水平的差异,每年给出一个限购的上限,而RESP则是从婴儿出生到成年,每年均能购买一定限额内的金额。据悉,卑诗省的RESP,只要开户政府每年就会向该账户存进100加元的学费津贴。值得一提的是,专项基金的盈利比率、甚至盈利与否,都不是固定的,投资者同样可以选择银行、大型理财顾问公司或个体执业的经纪人,去购买专项基金,甚至分在几处购买,只是总额不得过限额。一般而言,银行或大型理财顾问公司提供的基金方案,都是将顾客购买基金的钱用于较稳妥的投资,如稳健型基金,投资者也可选择银行推出的最稳健方案——100%定存。但通常投资者会选择半定存、半基金的混合方案,也有少数人会选择纯基金、甚至纯股票的冒险投资方案,因为证券市场的波动很大,他们可能获得更大的回报,也可能盈利极少甚至还会倒贴。
和美国不同的是,加拿大大多数地方的房地产投资并不火爆,这不仅因为加拿大地广人稀,土地、房屋资源不算缺乏,更因为加拿大金融业作风谨慎,始终未开展美国十分风行的“次贷”按揭业务,在金融危机爆发后,房贷尺度收得更紧,零首付已绝迹,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炒风的蔓延。近年来,加拿大不少大中城市房价升幅同样可观,但主要动力来自于移民和急需购房年轻人的购买需求。
总体上看,加拿大人的投资风格偏向保守,由于是福利国家,贫富差距相对较小,税收相对较重,许多加拿大人更注重家庭生活质量。理财的主要目的是改善生活品质,以及为养老、子女未来教育提供保障,这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加拿大人的投资风格。▲
本报驻加拿大特约记者 陶短房
加拿大人理财偏保守
编者的话:“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这话没错,但面对国内数量和种类都远没有西方丰富的理财投资产品,中国民众沸腾的热情和单打独斗的方式,多少显得有些盲目。本报记者对欧美几个国家民众调查后发现,对老百姓理财来说,保守和理性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