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宜的教学内容是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

2009-11-11 09:18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09年9期
关键词:杨修曹操教学内容

孙 娴

王荣生教授一直强调“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认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失败、无效,问题主要出在教学内容上”(《听王荣生教授评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7页)。王教授的话令我反思了前段时间听的一节课——《杨修之死》,这是南京国际树人学校组织的一节对外公开课。教师由曹操的《短歌行》导入,将教学主体分成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通过读课文理清文章写的杨修犯曹操之忌的7件事,并请学生评点这些事例中人物的言行举止,以期达到让学生掌握通过典型事例来突出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第二部分是讨论杨修之死究竟是谁之过,课堂气氛热烈活跃。这节课紧扣语文课本,没有玩什么“花招”,也没有制作华而不实的课件,而是原汁原味地回到课文本身。评课的专家说这节课就像是道家常菜——于身体有益。回到课文本身是件可喜的事情,但这还只是起点,最终的落脚点还必须要放在教学内容上。杨修之死是谁的过错,是不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是不是可以不管答案,只要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就行?“杨修之死谁之过”是不是这篇课文合宜的教学内容呢?

教师在课堂上做了个统计,全班37位同学,有3位认为是曹操的过错,有15位认为是杨修自己的过错,余下认为是曹操和杨修两人的错。教师点评:《短歌行》中求贤若渴的曹操为什么容不下杨修?原因是杨修不明白封建等级制度,聪明好露,说了不该说的话,终招来杀身之祸。

杨修之死真的是杨修自己的过错吗?我不赞成这样的结论。回到课文中来,由“改建花园大门”“分食塞北酥”,可知杨修已从简单的行迹中揣测到曹操的心意。钟子期闻音知雅意,俞伯牙摔琴以酬知己,成就了一段千载佳话。怎么到了杨修与曹操这里却变成是杨修聪明外露该死了呢?再说“梦中杀人”,曹操杀人,却掩其行迹,杨修直言,又何错之有?至于“告发曹丕阴事”“教曹植斩门吏而出”“为曹植作《答教》三事”确实表明杨修已深深卷入宫廷斗争之中(《教师教学用书》九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90页),但自古知识分子不都是“修得文武艺,售于帝王家”吗?一旦选择定了,当然得竭忠尽智,至于结果是“成王”,还是“败寇”,又岂是事先能知晓的,这怎么能成为杨修该死的理由呢?

如果把这个问题放到文学或者伦理学的范畴里,“杨修之死谁之过”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但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把“谁之过”作为一个教学内容进行讨论时,就应该慎重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是“木秀”的过错还是“风摧”的过错?教师点评引导“是谁的过错”,是境界,也将是方向。人文性是语文课的重要特点,教师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每节语文课都应承担培养学生公民意识和时代价值观的责任。“枪榆枋而后止”的“蜩”与“学鸠”,不会有图南之志。唯唯诺诺、老成世故,喜怒不形于色的“现代人”永远不会有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中国社会永远不会形成成熟理性的公民社会。

杨修的死因是不是这篇文章一个合宜的教学内容?合宜的教学内容涉及到一系列问题,对此王荣生教授提出: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要有意识,即知道自己在教什么,以及为什么教(《听王荣生教授评课》,第197页)。那我们来问一下,我们为什么要设置“杨修之死谁之过”这一环节的教学内容?《教师教学用书》上说:这个小题(此问是课后习题)具有开放性,意在激活学生的思维,通过争论培养学生独立解读文学作品的能力(第192页)。通过对当时教学实践的观察,我们发现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小组讨论时通过对细节的补充、质疑,形成了自己的观点,但这是不是足以养成学生独立解读文学作品的能力?这节课对培养学生独立解读文学作品的能力有什么独特作用?在“总是特定阅读取向”(王荣生语)的阅读上进行讨论,囿于课本,没有新材料的补充和新的阅读方法的引进,语文学习的方法或者知识的层进作用就会不明显。也就是说,教师在《杨修之死》中的讨论与《智取生辰纲》、《范进中举》中涉及的任何问题的讨论所起的作用是一样的,那么“我”又为什么要教这个内容?

能不能把这篇课文设计成“用件”型(王荣生教授根据中外语文教材的比较和研究,在《语文课程论基础》一书中把语文教材里的选文分成“定篇”“例文”“样本”“用件”四种类型)?所谓“用件”型就是“利用选文所讲的某一点触发,使学生从事相关的听说读写的活动”(《语文课程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58页)。从教学要求上看,这篇文章属于“略读”课文;从内容上讲,可读性强,参考文下的注释不会有阅读障碍;从教学目标上讲,将之确立为“掌握通过典型事例来突出人物性格的写法”,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中不断地被提及,在这儿已属重复。如果把教学内容确立为了解历史小说的特点,那么正确认识历史人物的初步方法,会不会这篇文章是更合宜的教学内容呢?《教师教学用书》“相关资料”中就有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即把“改建花园大门”“分食塞北酥”两个故事在教材和《捷悟》篇中的记载进行比较(第195页),从彼此抵牾的地方入手,教师进一步指导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形成较为客观地认识事件、人物的一般方法,从中也可以得出对《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的正确认识。

爱因斯坦曾说,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能独立思考的个人。中学教育的目标是让每一个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知识得到训练、视野得以开拓。抛弃一些功利性要求,少一些教育的随意性,我们将会赢得更为广阔的空间。

[作者通联: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猜你喜欢
杨修曹操教学内容
1800年后读懂曹操
曹操:一个熟悉的陌生人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真正的聪明人
杨修解字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一合酥”续编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四岁让梨的孔融,为何被曹操杀了
绝妙好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