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良导
摘 要:小企业在我国发展经济、促进就业、改善民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按照《小企业会计制度》划分标准,在我国全部企业法人单位中,小企业占到90%以上。为促进小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有必要对小企业会计进行规范和完善。
关键词:小企业 会计规范 浅析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9-165-02
2004年5月,我国财政部正式颁布了《小企业会计制度》,它根据小企业的特点,并结合相关会计准则的要求作出了适当简化,是规范我国小企业会计行为的重要措施,有利于促进我国小企业的发展,对于我国当前发展经济、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
一、小企业会计的重要性
1.会计反应企业的生存状况和竞争能力。会计站在企业盈亏警戒线的前沿,随着一个企业的设立,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会计要对生产经营活动用会计的方式进行记录,记录企业的所得和所耗,反映企业财务状况,计算盈余及损益情况。会计提供的这些信息资料,反映着一个企业的生存状况和其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当一个企业出现不良的财务信息时,企业管理人员应尽快着手解决这些问题。当然会计资料也会提供企业运行良好的会计信息,它反映着企业有着较满意的市场地位,有发展扩大的可能性,但仍要居安思危。
2.会计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会计依自身掌握企业关键资料的优势,提出强化企业管理,改进企业管理的建议。一个合格的会计工作者,不能只有尺牍之光。现代企业管理要求,企业会计人员不能只局限于老老实实做人,本本份份记帐,而要求会计人员积极参与企业管理。依《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有关规定:“公司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务院财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建立本公司的财务、会计制度。”因此无论企业性质如何、规模大小都要建立相应的财务制度。会计人员要对众多的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并通过这些信息主动地分析企业管理所需指标。企业的经营活动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会计人员应该在企业困难时主动地利用会计信息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积极参与企业经营决策活动。在企业决策中无论筹资、投资、新产品开发,都应有财务人员参与。如在筹资决策中,企业是发行股票、发行债券、还是从金融机构贷款,就可以借助财务工具分析使用股票、债卷、借款的各种资金成本,并且得到企业最佳资金结构的选择,从而指导企业决策部门采取下一步行动步骤。
3.会计应监督企业的经济运行。会计工作是一项程序性很强的工作,企业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将按照企业会计制度办理,通过对日常业务的程序化管理,对企业发生经济业务的合规性、合法性实行监督。
二、小企业会计存在的问题
1.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由于不能适应市场需求,部分企业经营效益不佳,不少企业的会计人员站在个人和小集体角度,不是如实反映企业经营活动,而是成为部分经营者营私舞弊,掩盖真相的“合法”工具,造成企业不按规定建帐,帐目混乱,设帐外帐,造假记帐凭证、会计帐簿和会计报表;私设“小金库”,偷税漏税;使会计工作有章不循、有法不依、隐瞒企业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会计人员素质偏低。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的设置不合法,会计人员无证上岗,会计主管不具备专业会计资格,会计机构设置层次不清,分工不明确,在会计人员的任用上,通常是采用亲属做出纳,外聘“高手”做兼职会计。
3.会计核算方法不规范。从会计数据的来源上,小企业会计只重视简单的记帐、算帐和报帐,对原始凭证控制不够严格,不合要求的发票、收据甚至白条都可以报销入帐;从资产的管理及核算上看,表现为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帐实不符、帐帐不符,影响了资产信息的真实性;从负债核算情况看,对于企业应付帐款类科目入帐时间随意性大,不符合真实性、及时性原则;在收入成本的核算上随意性大,亏损的可以做成盈利、盈利的可以做成亏损,出现了形形色色的“经理利润”、“厂长利润”,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4.会计监督不力。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是会计监督,以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内部会计监督要求企业负责人加强内部控制,会计人员也要对本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但小企业管理者经常无视这些规定,并指使会计人员作假,干预会计的工作,会计人员常常受本单位管理者或自身利益驱使,按照管理者的意志行事,使会计监督难以有效发挥作用。
5.会计制度缺失。小企业的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定额管理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务清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基本制度,总的来说是残缺不全;即使有其中的几项制度,在实际工作中也并未认真执行。部分小企业管理者虽然也认识到这些问题,但是依靠现有的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是无法建立、健全这些制度的。内部控制不健全,会给企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既损害企业自身利益,也导致外部监督有一定难度。
三、小企业会计规范的措施
1.认真贯彻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及相关法规。2004年5月正式颁布的《小企业会计制度》对规范小企业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小企业经济效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企业经营者和会计人员要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并在日常工作中,以此为准则,自觉执行国家颁布的统一会计制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营造实施相关法规有良好氛围,提高会计职业判断的独立性。
2.健全会计机构设置,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小企业要依法设置会计机构,明确会计机构的职责和权限,建立健全会计人员的岗位责任制,结合小企业自身特点,配备合格的会计人员,改变家族管理模式。同时,要通过如下办法提高小企业会计人员素质:(1)对在岗会计人员重新进行业务能力考核,包括会计制度、财经法规、会计基础知识、计算机操作能力等方面的考核,优胜劣汰,优化会计人员队伍。(2)培养复合型会计管理人才,使会计人员既懂会计知识、现代计算机技术、又要学习现代化的企业管理理论、会计手段和方法,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3)加快会计电算化和会计网络建设,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使会计信息的收集、加工、整理和分析更加合理、规范。
3.完善会计核算方法。小企业要依法建帐。要从会计基础工作入手,根据《小企业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以及各项具体制度要求建立会计帐册,进行会计核算,提供客观、真实、及时、准确、完整、科学的会计信息。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会计科目,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的内容和要求必需符合《小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不得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不得设置帐外帐,不得报送虚假会计报表。实行会计电算化的企业,所使用的会计软件和计算机生成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等会计资料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会计人员要定期进行财务分析工作。会计档案应当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妥善归档、保管等。
4.加强会计监督。小企业会计监督实行国家监督、社会监督和企业内部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其中前两种属于外部监督;国家监督由财政、税务、银行、工商等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进行监督;社会监督则是由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为主体,由其接受他人委托,对相关单位的会计工作进行审计、验资等工作;企业内部监督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进行监督,运用会计方法,抓好成本管理、资金管理以提高资产盈利水平。对企业经营业绩进行考评。通过会计核算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信息等方面的揭示,对经营者业绩进行评价。对物质利益分配的监督。只有充分利用会计信息才能评估确定各类资源的分配,达到各类资源的合理分配,有效地发挥会计核算和监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财政部.小企业会计制度,2004(5)
2.李继念.中小企业会计规范发展对策.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8)
3.张秀芳.谈中小企业会计规范化.中国集体经济,2007(5)
4.张文祥.如何规范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经济师,2007(5)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广东佛山 528200)
(责编:吕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