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 玫 张亨明
摘 要:文章从新型工业化的国内外研究的概况,新型工业化的研究方向和内容设计,新型工业化研究的理论和应用价值,通过节能减排优化产业结构及如何处理调整与发展的关系等几方面进行了论述,对安徽新型工业化政策研究有一定的价值。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 政策 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9-258-02
一、新型工业化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我国在工业化中面临产业结构升级和增加就业、经济增长和环境恶化、高消耗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高度依赖外贸和贸易条件恶化等诸多矛盾。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已鲜明提出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经济发展之路。国内外的研究的文献主要集中在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和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两大方面。
1.新型工业化的内涵。(1)在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上,工业化和信息化之间的关系是前提和发展,源泉和载体之间的关系;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有人对此提出异议,认为信息化与工业化应是互动与融合。从作用机理来研究信息化如何带动工业化,认为信息化从技术、资源、管理、市场等多方面提高传统产业的效率。(2)工业化与人力资本,有人认为新型工业化下更应注重提高就业者的专业化素质;有人认为应选择适宜技术,以免技术排挤劳动。(3)工业化和技术,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和约翰·内比斯特的“大趋势”都提出了信息技术带来的产业革命。新型工业化应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加快高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4)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能够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工业化。
2.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最核心的三大战略是科教兴国战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新型工业化不仅要搞城市工业化,也要发展农村。新型工业化应做到三个方面:应发挥劳动力比较优势,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正确处理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之间的关系。新型工业化应推行清洁生产,实现生产方式转变,并从法制上得到保证。从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机制、人力资本投资等政策方面提出一些建议。新型工业化的实现就是运用信息化、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现代服务业做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型工业化的实现需要做好现阶段主导产业的选择,提出信息化带动新型工业化的具体措施。新型工业化道路应把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结合起来,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发展方式上强调经济的协调发展与稳步增长,将农业的工业化作为新型工业化不可缺少的内容,以对外开放为典型特征。新型工业化应坚持市场主导原则,不断完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转变政府职能,合理确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通过市场竞争来促进微观主体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笔者分析了安徽工业化的现状和发展差距,从资源开发、产业结构、区域经济、政府职能等方面努力找出安徽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二、新型工业化的研究方向和内容设计
1.本文研究方向是寻找影响安徽省新型工业化推进的制度因素和经济因素,了解不同政策对安徽省工业经济的影响,为安徽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政策建议。
2.研究内容。根据研究方向,本课题组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1)安徽省工业信息化程度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安徽省工业信息化发展状况、影响信息化的因素、相应提高信息化的政策等;(2)安徽省先进工业技术应用调查。包括先进技术的研发、应用,环保技术的使用、技术扩散和应优先提升的技术;(3)安徽省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分析。了解安徽省规模以上企业经济效益,并与发达地区和中部地区进行比较,以此知道安徽省目前工业发展潜力;(4)安徽省新型工业化的基础性条件研究。包括市场化程度、教育科研基础、劳动力素质的提升、提高城市化等;(5)推动安徽省新型工业化政策研究。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将分别从信息化、技术升级、可持续发展、提高经济效益、改善新型工业化基础条件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和可行性研究。
三、新型工业化研究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新型工业化研究的理论价值主要体现在为我国地方政府,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省级政府,如何运用地方政策和本省工业经济基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一种研究方法,反映地方经济新型工业化的自身特点,以此丰富新型工业化理论。应用价值体现在:安徽省正值工业强省之际,并提出东向战略,防范本省与相对发达的东部省份经济差距拉大,就必须提高工业经济水平,增加第二产业劳动力,推进城市化。现阶段完成工业化不能再走传统工业化之路,而应走新型工业化之路。东部相对发达省份处于较高的工业化阶段,在市场化程度、地理位置、金融市场等方面优于安徽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也相对顺畅。安徽省工业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缺少哪些条件,政府应采取哪些政策,如何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是本课题组的主要研究任务。本课题的研究报告期望能够解决以上问题,以便使安徽省在传统工业化无法可持续增长的情况下,运用新的经济政策能使安徽省工业企业更具竞争力,从而促进工业扩张,提高工业化的发展速度。
四、通过节能减排优化产业结构
按照“十一五”所确定的节能减排目标,素称“华东能源基地”的安徽省决定,把节能减排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刚性指标,重点抓好“四个一批”推进节能工作。淘汰一批落后小火电、小冶炼、小水泥厂。2008年,全省工业生产的污染排放强度下降,多数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控制。COD、氨氮、烟(粉)尘排放量同比分别削减2.5%、39%、9.1%,吨钢综合能耗降至717千克标煤,“固废”综合利用率达91.14%,厂区环境质量指标基本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生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与此同时,全省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成效显著,万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3.44%,由2002年的1.53吨标准煤降至2008年的1.17吨标准煤,降幅位于全国前列;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由42%提高到55%。县以上工业废渣综合利用率由2002年的76.1%提高到2008年的81.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20个百分点。
皖北九个市中,煤电、化工、建材等传统耗能行业所占比重较大,节能降耗仍面临着较大的压力。能源城市淮南、淮北以企业为主,着重抓重点用能企业的降耗问题,推进节能技术进步。其中淮南市去年投入100亿元,全面实施开发利用瓦斯的计划,并成立了我国第一个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全市的瓦斯利用率已达到50%,初步实现了瓦斯利用的产业化。2008年5月9日,在即将投产发电的淮南田集发电厂的烟囱上,工人们对脱硫和除尘装置进行了最后调试。这套装置可以使脱硫率达到90%以上,烟尘去除率达到99.8%,达到国内一流、国际领先水平。2008年六安市关停8户钢铁企业、3家水泥厂、12家小造纸厂。皖南地区的节能减排工作也取得较好效果。2008年,铜陵市全社会能源消费量为460.9万吨标煤,比2007年增长10.1%;单位GDP能耗为2.17吨标准煤/万元,比2007年下降5.2%。安庆石化炼油、化工和存续三大板块新鲜水耗量比2007年减少了165万吨。热电厂粉煤灰回收率达到99%,年节约冲灰水250万吨。马鞍山市政府加大对重点用能单位、高耗能企业、公共设施的用能情况监督,定期公布情况,大力支持马钢完成节能技术建设,并取得很好效果。
参与全球经济分工体系是“工业强省”的重要内容。“十一五”期间,全省工业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工业经济外向度明显提高。2008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450亿元,比2002年的185亿元增长1.4倍。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三资”企业已达496家,实现工业总产值744亿元。全省有841家工业企业的产品走出国门,实现销售产值1251亿元,占全省总额的34%。2007年,安徽的进出口额依然稳居中部榜首,其增长速度高于除浙江以外的东部沿海省市和除河北以外的环渤海地区。
五、如何处理调整与发展的关系
调整是为了拓宽发展的道路,尤其是当原有的产业结构难以适应新形式新政策要求的情况下,发展必须以调整为前提。
1.环境承载力和资源有限性的限制。目前,安徽土地和劳动力低成本优势正在减弱,而生态治理的成本却在加大,其表现:(1)中等城市工业园区的成本价普遍在15万/亩以上,但是为了吸引好的招商项目,许多园区不得不把宝贵的土地资源“零地价”出让。如果再上那些有违产业政策发展或对当地生态资源有影响的项目,仅土地一项计算就极不经济。(2)城市熟练工人的供不应求已成现实,而一些偏远县域也正在出现“招工难”问题。霍山县为吸引青年务工,政府每年投入大量财力免费培训工人;无为县高沟镇的工人工资“十一五”期间大幅上涨,仍然存在“用工紧张”问题。
2.经济水平对环境治理的限制。进入2000年后,我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大,2008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已达5118.2亿元,占GDP的比重高达3.05%。与此同时,我国的虚拟治理成本(将排放到环境中的主要污染物全部去除所需要的成本)和生态保护投入越来越大,但相对工业污染的影响依然杯水车薪。为保护巢湖水质,政府投资1亿元建湖边湿地,但是相比流入湖中的污水污染,“湿地”对水质的保护作用微乎其微。
3.国际规则和国内政策的限制。我国“低成本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越来越多地受到国际社会舆论抨击和贸易壁垒。与此同时,国家也加大了环保经济的执行力度。尤其是国家在价格、税收、财政、信贷、收费、保险等领域正在酝酿出台的一系列新政,如绿色税收、提高排污收费、建立绿色资本市场、加大生态补偿等等,这些政策的目的就是要使与环境不友好的投资得不偿失,因此我们需要用新思维新眼光重新审定新上项目。
4.资源依赖型工业发展的限制。依赖当地资源发展工业确实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产业规模扩张,但是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这种发展模式的不可持续性。依赖资源所建立起的生产体系往往高耗低产,与节约型、友好型产业政策要求相差甚远,容易遭遇政策限制的困境和产业转型的巨大成本。
调整是为了长远发展的需要,但是从短期利益看势必会受到影响;如果不愿牺牲眼前利益,只做一点不得已的调整,那么,在原有发展模式的惯性作用下,产业结构会很快恢复原状,已做的调整也前功尽弃。为了避免调整不到位的反复调整,要允许和承认产业转型任务较重地区为此支付的成本,把“转型成本”列入政府考核范围。改革改制和环境治理等成本概念已为人们接受。为什么产业结构调整必须支付的成本难以进入人们的观念和政策,表现为不愿降低发展速度,缺乏财政支持力度。
参考文献:
1.[日]石川资.发展经济学的基本问题[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2.[美]艾伯特·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3.[美]基思·格里芬.可供选择的“经济发展战略[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4.张培刚.农业国工业化问题[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1.
(作者单位:安徽省化工研究院,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经济所 安徽合肥 230001)(责编: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