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法律服务将越来越职业化、市场化。我国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的既懂外语又懂法律的复合型人才。为了适应这一需要,高校法学专业正在积极探索引入双语教学这一新的教学模式。文章对法学专业双语教学目标的科学定位、实践方式以及具体实践进行了探讨,以期能促进法学专业双语教学的开展和科学化。
关键词:双语教学 科学化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9-118-02
外语作为工具,在经济全球化和法律全球化时代愈加重要,法律职业者要熟练地运用外语处理法律文书、用外语直接交流,而不能再借助于“翻译”。这样,法律实务要求法学教育必须与之相适应,其双语教学势在必行。①这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这一需要,高校法学专业正在积极探索引入双语教学这一新的教学模式。本文对法学专业双语教学的目标定位、实践方式以及具体实践进行了探讨,以期能促进法学专业双语教学的开展和深入,使之更趋科学化。
一、法学专业双语课程目标的科学定位
双语教学指用外语(主要指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作为课堂用语进行非语言学科的教学活动。双语教学作为法学学科专业教学,最根本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取应有的法律知识,培养相关的能力。但因为汉语外的另一种教学语言对我们来说是外语而不是第二语言, 而且学生在多年的外语学习中也缺少通过外语学习其他课程的训练,所以教学中难免存在外语运用上的障碍,这就决定了在我们的双语教学中,外语在承担本应具有的教学媒介语言作用的同时,也是学生学习掌握的对象。因而,对于学生应通过双语课程的学习实现专业和外语学习的双重收获。
检验双语教学效果的标准应该是考查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的法学学科知识内容以及是否能通过外语交流知识和信息,甚至能够在处理涉外案件上大显身手。对于教师应通过教授双语课程和借助先进的原版教材,把自己培养成为既能紧跟专业前沿,又能用外语熟练表达专业业务的国际化人才。双语教学的目标大致分为:
1.知识目标,即掌握扎实宽广的法学理论知识和技能。随着入世后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提高,需要大批熟悉法学理论知识,通晓国际贸易法律和惯例,拥有娴熟的国际贸易法律操作技能以及善于处理涉外案件的人才。通过双语教学,学生可以借助英语这一国际通用的语言,紧跟国际发展趋势,学习和掌握最新的法学理论知识,培养与各国进行经济贸易法律合作与交流活动所需的技能,掌握办理涉外案件的能力,造就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国际化法律人才。
2.语言目标,即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外语的能力。法学专业中,运用外语进行专业知识的教学, 使学生能读懂该学科的外语资料,并能用外语就该学科的问题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在国际经贸活动中,要顺利地完成和外商的谈判磋商、签约履约、解决争端,都离不开外语的熟练运用。办理涉外案件更是需要娴熟的外语和广博的专业知识。因此,法学专业人才必须具有很强的外语综合运用能力。而实践是掌握一门语言的最重要途径,通过使用外语进行法学专业知识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增加学生运用外语的机会,使他们利用外语这个工具,在学习、吸收和掌握先进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综合运用外语的能力。
3.思维目标,即同时使用母语和英语进行思维,能在这两种语言之间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进行自由切换,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双语教学是探索素质教育的一次新的尝试,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双语教学的终极目标。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特别是在当今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时代,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将是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标志。法学专业的学生将在全球化的市场和国际范围的竞争中运用自己所学习的法律知识和外语技能解决发生的法律问题,因此,需要通过不断增强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来提高综合运用外语和法律知识的能力。双语教学使学生站在学科发展前沿,在世界范围内获取信息和知识,以广阔的视野思考专业问题,在持续的学习、思考和创新中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这三个目标中知识目标是第一位的, 双语教学中“教学”是首要的,其目的是学习专业知识。“双语”只能是“手段”,是学习先进科技知识的桥梁。这一点必须与专业外语课区分。同时要注意目标不能定得太高。如果要求学生一开始就要像用母语一样使用外语,甚至用外语进行思维,从心理学和教育学角度来看,成功遥不可及,容易对学生造成心理抑制, 影响学习兴趣。②
二、法学专业双语教学实践方式的科学选择
考虑到各年级学生的英语水平和重视参与程度的不同,双语教学工作应该放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后的学习阶段来进行,这样可以保证学生有较强的语言接受能力,使双语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在法学专业双语教学过程中实践方式的选择应当注意如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渗透式阶段。在正常的法学专业学科教学中适当穿插使用英语。其中,有的是使用一些常规的课堂用语,有的是将一些名词术语讲给学生,并适当辅以汉语解说。这种教学方式的优点是简便易行,一般来说,在某一门课程起始时较为适用,也较为有效。这一阶段以中文教材为主,适时逐渐增加英语的使用频率,提高学生的英语感受力和接收率,为下一步加大英语信息量的教学做好心理上和能力上的准备。这一阶段的课堂英语信息量占10%左右为宜。这种方法对于学生接触到一门新的学科来说能够形成对该学科较为系统的认知。因为就双语教学运行模式的重点而言,首先是学科内容,其次是外语。我们不能为双语而双语,必须让学生掌握好专业知识。这一阶段的教学时间占学科总课时的50%左右为宜。比如,我们在信托法的教学过程中,信托法理论部分约占总课时的1/5,我们就采用了这种方法。在P0WERPOINT教学课件中适当运用中英文对照的方式,这样,学生形成了对信托法的总体认识的同时,掌握一些重要的常用专业术语。③这一阶段对教师及学生的英语水平要求都不十分高,中级英语水平足以胜任。特别是现行法学专业教材一般在前言、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目录以及正文中的专业术语都有对照的英语翻译,这就为渗透阶段的法学专业双语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从教学效果上看,学生容易形成系统的以中文为媒介的知识体系,而英文掌握的只是零散的一些专业词汇。
第二阶段,整合阶段。以英文教材为主,适当辅以中文解释和说明。经过第一阶段的教学准备过程,学生的专业英语接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适时把握时机,根据教学内容调整教材。同样,这一阶段的教学时间也占学科总课时的40%左右为宜。比如,在信托法的教学过程中,笔者编写了信托法的英文教材。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就主要将汉语和英语整合起来,以英文为主,适当地运用中文解释,特别是英文长句及一些不常用的词汇,对学生提出的难句和生词进行中文释义。
第三阶段,思维阶段。这一阶段的双语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学会用英语来思考解答问题,使学生在学习使用英语的过程中形成英语思维,能够在英语环境中学习、工作和生活。这一阶段的英语教学一般主要采取纯英文教学方式,这是对专业学生英语能力的强化训练和全面提升,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也十分严格。在经过前两阶段的教学后,学生的专业英文使用能力已经有了较大提高,为了让学生真正感受英文环境,有必要也有可能进行纯英文的专业教学活动。根据我们现在的实际教学状况,这部分内容比例不宜过大,一般在20%左右为宜。比如,在信托法教学实践中,受托人的权利与义务这一章就采用了这种教学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受托人的权利与义务这一章并不是信托法教学中最后的内容,但是经过了信托法理论部分渗透阶段的教学以及整合阶段的教学,加之这部分内容的难度适中,所以较适合采用思维模式的教学方法。这就较为灵活地体现了渗透式综合型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教学实践证明,法学专业双语渗透式综合型教学模式既符合师生的实际情况,又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实现了外语促专业及专业促外语的良性互动,达到了双赢的教学目标。双语教学的最高目标是在专业文献的使用上、专业实务具体操作上能够做到双语自由转换。那么,经过这三个阶段的双语教学,是完全能够实现法学专业双语教学的目标的。
在法学专业双语教学过程中实践方式的选择应当注意如下问题:
1.精心选择或编写教材。双语教学要取得实效,必须精心选择或编写外语教材,用外语进行讲授,其根本目的在于不仅使学生在课堂上把专业知识、技能学得更精、更深、更透,而且还要为学生拓展获取专业知识、技能的空间,为他们在本专业未来的发展夯实根基。因此,在双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既要克服忽视专业内容教学的错误做法,又要克服认为运用外语教学可有可无的不良倾向。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以学生掌握最新、最先进的法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为出发点,通过教与学,能够达到掌握法学学科知识的目标。这要求教师精心选择、编写、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可以选一本合适的国外原版教材为主,一本国内教材为辅,教师上课前结合本课程的教学目标,科学组织讲授内容进行备课。教学内容要坚持少而精的原则,侧重本课程的重点、难点内容,以及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通过查阅国内外的相关书籍、报纸杂志、网站等,补充一些最新的知识和案例,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2.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通过以信托法双语教学实践为例,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法学专业渗透式综合型双语教学模式。教学方式的选择应以学生理解和接受讲授为宗旨。一门课程可以先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以点带面,逐渐扩展,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循序渐进地增加课堂上英文的使用比重。譬如,以信托法中的trusts为中心,逐渐扩展至对其定义的理解,在理解定义的基础上,引申出信托关系的内容,然后将其更广泛地扩充。在整个双语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花少量时间对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精讲,留下大量时间给学生进行案例分析、讨论,以及师生间的互动,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鼓励学生尽量用英语提出问题,表达想法,与人交流,甚至可以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 完成一篇文章等等。总之,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把注意力和精力集中在获取和掌握专业知识上。
3.处理好母语与外语的关系。在双语教学中,教师必须善于充分发挥母语在双语教学过程中的辅助或桥梁作用。对于外语教材表述的基本概念、原则、规范、法则等必须遵照原文,要原汁原味;对于那些一时主观难以弄清的表述或借喻旁证性的内容,在双语教学伊始阶段,教师则可借助母语引导学生化难为易。④
三、法学专业双语教学的实践
语言教学专家Tsushima.T.W所提出的双语教学“有益论”的观点及语言教学专家Peal.E对双语教学所作的被认为是双语教学的里程式的实验,证明了通过在双语环境中学生的能力的测定比在单一的语言环境中培养的学生要优秀。⑤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语言学习和法学知识的学习来认知双语教学的规律和专业学习的规律,有计划、循序渐进地开展双语教学工作。同时,就法学专业实施双语教学的学科而言,应选择在国际交流中内容涉及较多的学科先行一步,如商法、合同法、金融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国际经济法、国际人权法、资源与环境保护法等等。选择这些学科实施双语教学,便于学生日后进入相关领域的国际交流。
法学专业双语教学课程应安排在高年级的学生中讲授。这些学生经过几年低年级的学习,外语有了一定的基础,一般都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有些同学通过了六级英语考试,个别同学还参加过其它一些英语的培训,例如,口语训练、专业英语考试等,他们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这就为我们实施双语教学扫清了外语的拦路虎,奠定了外语基础。实行双语教学,外语还只是教学的一种工具。各法学专业双语教学课程毕竟都是专业课程,要有很多先行的专业课程为其做好专业基础知识的铺垫。许多外语单词都是多义的,在公共外语教学中,为了照顾大多数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所选的内容一般是不带专业性的普通知识内容,其外语词汇的意义也主要是日常意义。所以即使一些词汇在大学英语中接触过,但学生只知道其一般意义,而不清楚其法学方面的专业含义。如:单词Bill,通常理解为账单,但如果用在国际经济法中的Bill of Lading时,表示提单的意思;又如单词Policy,通常理解为政策,但如果是在保险法中life insurance policy则表示人寿保险单的意思。另外,还有许多常用的英语缩略语,在法律中有特殊的含义,而且法学英语中有大量的拉丁语词,这就要求学生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并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把普通词汇扩展到专业词汇。高年级学生良好的专业知识为我们的双语教学打好了专业知识的基础。一些法学课程中大量涉及实际操作性的知识,如合同法中涉外交易合同的草拟,这些合同有些是中外文对照的,这些中英文对照合同正好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特别有利的条件。一方面,用实际涉外合同说明了我们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了学习的动力;另一方面,为我们真正掌握合同法中各种专业词汇的专业含义提供了精确的模式,为我们以后阅读、草拟全英文的合同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在法学专业双语教学的实践中应力图做到如下方面:
1.教师应当用流利的英语进行知识的讲解,但不排除汉语的使用,即便是思维阶段的双语教学,也应避免由于语言滞后造成学生的思维障碍。
2.教师讲解法学学科内容时所使用的英语必须能使学生容易理解。
3.教师应注意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4.将法律专业知识与英语的学习紧密结合起来。
总之,经过多年的法学专业双语教学的探索和实践,渗透式双语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此种教学模式可以进一步地推广。今后在法学专业双语教学的实践中还将继续不断地总结经验, 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的全面提升, 使双语教学更好地推动法学学科、专业、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本文为湖北省教学项目之中期研究成果之一(20060192)]
注释:
①张文显.入世与法学教育改革.http://www.edu.cn/20011221 /3014828_1.shtm
②刘振前.中国外语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与出路.山东外语教学,2004(3)
③刘亚丛,石景峰.法学专业双语教学模式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3)
④胡庆江,杨瑞静.对搞好双语教学的探讨.北京教育(高教),2006(2)
⑤Peal.E.Relationship of bilingualism to the intelligence,Psychological Monographs(1995).P.1-231
(作者简介:陈雪萍,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法学博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研究方向:民商法学。湖北武汉 430074)(责编: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