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海清
摘要:中西方民族对服饰色彩的选择与使用有很大差别。因其各异的服饰文化和思维方式,最终形成了中、西方民族各具特色的服饰色彩观念。本文以婚礼服为例,从理论和实际层面上解析了中西服饰文化色彩心理。
关键词:中西服饰文化;色彩心理差异;婚礼服色彩
中、西方民族对服饰色彩的选择与使用有很大差别,这与其服饰文化和思维方式密切相关。中国服饰文化讲究整体和神韵美,而西方服饰文化讲究个性和人体美。因此,中国服饰文化崇尚包容性,是一种宽衣文化,而西方服饰文化则是一种窄衣文化。同时,中、西方的思维方式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中国的思维方式表现出整体性、形象性,缺乏严密的理论系统,不重视科学分析。与之相比,西方思维方式是一种理性的分析和归纳方式,具有源远流长的科学传统。这样的差别形成了中、西方民族各自独特的服饰色彩观念。
一、中西方服饰色彩差异成因分析
造成中、西方服饰色彩差异的原因复杂多样。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洁地分析:
1.种族因素
服饰与人的种族密切相关,原则上,人们往往以合适的服饰色彩与其天然肤色相得益彰的配合,来呈现其美的形象。其确立方法有两种:
(1)求对比强烈的服饰色彩设计。如黑种人多选择白颜色或色彩对比强烈的服装,以形成轻重、浓淡和明暗的大幅度对比,并在强烈的对比中达到服饰与皮肤色彩的完美适应和协调。
(2)求类似和谐的服饰色彩设计。白种人将白色列为最纯净的颜色,与白种人肤色极为协调的米黄色和咖啡色在欧洲人服饰中使用非常普遍。黄种人将黄色奉为帝王独有的颜色,也说明了这个特点。
2.地理环境因素
世界各民族服饰色彩习惯的形成,还受到地理环境因素的直接影响。从地理位置来说,处于南半球的人容易感受到自然的变化,因而喜欢强烈的色彩;处于北半球的人对自然的变化感觉比较迟钝,因而喜欢柔和的色调。如冰岛、比利时的服饰色彩属于清冷色系。
3.文化习俗因素
文化习俗是一个民族文化中最基础、最重要的部分,与每个人都休戚相关。每个民族对色彩都有自己的爱好甚至崇拜,而在这种对色彩的崇拜中,不同的民族在认识上常有很大的差异,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婚礼服的色彩。西方婚礼服为白色,象征着欢乐、喜悦,代表着忠贞不渝和必成眷属;而中华民族的婚礼服色彩则亲近红色,把红色视为欢乐、喜庆的象征。
二、中西方服饰色彩心理差异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一个民族对于色彩的喜好反映了其潜意识的性格特征。在中国,传统服饰色彩受阴阳五行的影响,有青、白、朱、玄、黄五色之说,这是中国人对哲学的独特思考。而在西方,曾经最流行的色彩是白色和紫色。欧洲文艺复兴以来,随着服饰奢华程度的升级,明亮的色彩受到人们的欢迎。色彩的差异,反映出了不同民族具有各自不同的心理特征。在此,我们以婚嫁礼仪中的婚礼服色彩——红色与白色为例,分析中西方服饰色彩的心理差异。
中国传统婚嫁礼仪仍然保留从古至今沿用的一整套仪式。以汉族为例,从订婚之日起就有了各种各样的礼仪,每一种礼仪又有其相应的服饰规定。从色彩上讲,中国人将婚礼服饰定义为“红喜”,即色调上习惯为鲜艳的大红色,表示喜庆、吉祥之意。婚嫁之日披红挂彩自然是少不了的,新娘要穿红衣红裙(裤),头戴红盖头,腰系红带,绣花鞋用红底等,新郎也要有用红色绸布做的大红花斜背在身上。
西方人的服饰色彩心理与中方相比、存在着很大差异。他们认为婚礼是非常圣洁、庄严的事情,色彩上,新婚是绝对不能穿其他颜色的,必须选取象征神圣、纯洁的白色作为婚纱颜色。蕾丝镶边,裙摆长及地,配白色露指手套,手握浅色花束,头戴花冠或蒙白色面纱(一般以蕾丝制作)。新郎通常会穿黑色的燕尾服,打上领结,着白色的衬衫,腰间系黑色的腰封,下穿黑色长裤。不管时尚如何变化,西方人对于传统婚礼服的社会认同却始终未曾改变。
发展到现代,中西方服饰色彩在经历了千百年的融合后,显露出了崭新的面孔。在中国,男装早已变为格调极为简单的西装,女装设计也加入了更多西方元素。但因为民族特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式婚礼服的未来发展趋势还将以红色为主调,配合其他色彩与图案的局部装饰。
总之,每一民族的服饰色彩美都是一个特殊的概念,它在本民族的具体环境中不断得到继承和发展,也会随着世界的发展向其他民族文化靠拢或者吸收有异于本民族的东西,但绝不会完全消失。
(作者单位:山东威海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