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岳生
摘要:在理解英语教学规律的基础上,高职国际商务交际课程可以通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分解教学内容,营造职业场景,以学生为中心来完善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并通过融合素质教育和人格本位教育,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高职;国际商务交际;教学
作为一门选修课程,国际商务交际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作为一门融合文化背景知识、交际技巧和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学生理解课程目标的难度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笔者在经历了学生上课觉得枯燥、没有收获,自己也感觉吃力、教不好学生的状况之后,通过不断摸索,对教材(白莉、赵敏懿:《国际商务交际》,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进行了反复研读,从学生的特点和当前职业教育教学法的发展趋势出发,结合英语教学的规律,不断尝试各种教材处理办法和教学方式,逐渐摸索出适合高职国际商务交际的教学方法,希望对大家改进教学有所裨益。
一、按职业流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将教材各个主题内容分解成工作任务
一般认为,按职业或者工作流程来理解教学内容比较适合于对操作能力要求较高的工科类专业,但是,如果将这种教学思想引入交际课程的教学中,同样能够收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从实际看,学生选择国际商务交际的目的,主要是希望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解决以后从事外贸工作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商务交际问题;同时,我们也可以将解决一个商务交际问题当作工作过程。由此通过对工作过程的分解,融合教材内容,以此实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方式。
以教材Unit 4“会议”为例,这个单元包括三个小节,分别是“会议准备”“主持会议”和“参与会议”,每一个小节主题都是一个工作过程。倘若按照常规的教学方式来处理,经过阅读、填空和讲解等步骤以后,学生可能还是对会议工作处理毫无办法。但如果通过分解职业流程方式来对教材内容进行处理的话,效果可能就不一样了。譬如说在“会议准备”一节的教学中,我们采取的方式是:首先,分析“会议准备”工作的特点、工作要素和内容,让学生形成对会议准备工作的基本认识,理解“会议准备”到底是什么、会议到底要怎样准备,并安排学生做教材中相关内容的练习题,完成进入会议工作的热身运动;其次,布置一个主题会议的基本内容,请学生根据对会议准备的理解,将给定的会议内容进行分小组讨论,准备相关的材料;最后,要求每个小组推荐一位同学来展示该组对会议的准备工作,特别注意的是必须很清晰地讲述会议准备工作的过程,有哪些困难,应该怎么样解决,通过这种方式接受教师和其他同学对会议准备工作的“质询”,并要求同组同学根据会议内容和情境需要布置“会场”。
在Unit 3“陈述、讲演”中,我们采用了同样的方式,将一堂原本以为是枯燥的课转变成同学们争相表现自己所做工作的机会。上课时,一个基本思想就是学生应该通过这一堂课程的学习,掌握“演讲”的基本技巧,并能独立围绕某个主题进行准备和实际讲演。我们是这样来做的:首先,介绍一些最基本的知识,让学生理解什么是“presentation”,在完成这项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强调哪些是重要事项,并将一些讲演辅助工具的使用进行演示;其次,我们给定一个大致的主题,让学生对照“presentation”的要求,设计围绕主题的讲演内容,内容可以在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并对讲演的时间有一定要求;再次,草拟演讲的大致内容,必须按照大纲的方式,将内容在“cue card”上进行列举,不允许念稿件,但欢迎同学将讲演的内容做成PPT,对照PPT来讲;最后,进行实际操作,要求同学到台上讲演,其他同学当堂点评。这次课程的最大收获是:学生纷纷表示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能够在台上那样面对别人来演讲,而对于将从事商务有关工作的他们来说,能够在课堂上预演今后工作中随时可能碰见的产品推介、个人陈述等情形,这种课堂锻炼对学生的益处是很大的。
二、努力营造教学与工作融合的情境,使课堂变为职场
学生在课堂所学习的理论性和技能性的知识,目的都是将其用于今后的工作情境中,而教学情境的“工作仿真性”越强,就越有利于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构建。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努力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职场的氛围,让学生在真实体验中积累知识,提高能力。
以教材中Unit 6 “求职交际”为例,因为求职是每个学生都会经历的过程,学生对这个尤其关注,笔者在设计这个单元时,一个基本的思想就是“在面对考官时,如何让学生能最好地展示自我,最好地将自己推介给别人”。所以,在熟悉这一部分的一些基本内容之后,笔者就将课堂的重心进行了转移,注重的不仅仅是学生所呈现的内容如何,而且关注了外在的课堂形式。我们将教室改装成了求职时的“面试间”,5名同学作为“面试官”,其他同学依次按编号进行“面试”,“面试官”手头上收集了来自全班同学用英文写好的各种面试问题,对进门、打招呼、坐姿、自我介绍、问题回答、面部表情等各个部分都有严格要求。虽然每个“求职者”都很认真地对待,并在课前做了准备,而且面对的都是平时生活、学习都在一起的同学,但是很多同学还是表现出紧张、怯场的情形,暴露出了平时教学和实际需要的差距问题。
这个单元教学的时间相对较长,但是效果非常明显,学生体验了坐在5个“考官”面前那种如坐针毡的感觉,也在台下认真观看和反思了其他同学的表现,思考别人在面试时出现的问题和精彩之处。通过这样的尝试,很多学生都感慨“没想到一个自我介绍能这么难”“要给考官留下好印象恐怕并不那么容易”,仿真的情境不仅仅是知识运用上的成功,更能很好地弥合知识能力和实际能力间的差距。能够在具备职业场景特点的课堂进行学习,学生能更好地感受到现实职场气氛,并在这个过程中建构属于自己的实践智慧,遇到实际的问题时,才能有更好的处理能力。
三、坚持行动导向、学生中心的教学思想
“行动导向”教学并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以行动或工作任务为导向的一种职业教育教学指导思想与策略,是由一系列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所构成的。(徐涵,2007)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国际商务交际要求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成为积极的行动主体,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无疑将导致课堂的失败。在具体教学设计和备课中,笔者总是尽可能地突出学生的参与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更多表现自己的机会,教师讲课的时间尽量压缩,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参与课堂上。这种教学方式的效果是明显的,学生的热情和课堂的气氛都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在上文提到的“求职面试”一课中,有的学生突发奇想,即兴进行了才艺表演,以期打动台上的“考官”,完全蜕去了平时在课堂上那种畏首畏尾的形象。
在这个过程中,笔者发现了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①如何突破学生传统的“乖孩子”心理。“乖孩子”心理即课堂上只做乖巧的听众,而很少发言,更不会对教师所教的内容有所质疑。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积极行动的精神,使他们参与课堂、独立思考,这是坚持行动导向的首要之义。②思考“行动导向”的边界在哪里。一方面,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是按照职业能力的成长规律进行重新建构的,所以行动导向并非百用百灵,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需求和课堂实际进行具体的设计;另一个方面,把握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平衡点,并有效地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才可能成功实践行动导向教学思想。③作为一种“舶来”的教学思想,“行动导向”教学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适切性值得我们深思,并不是所有先进的思想、先进的理念都能够为我们所用,脱离了我们的实际,结果必将失败。我们长期以来形成的本土教学文化对其“的来”教学文化的拒斥、“行动导向”教学思想本身的缺陷等问题都应该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所要积极考虑的。
四、突出素质本位,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
当代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突破狭隘的“职业能力本位”,而注重在更宽广的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建构学生的完善人格和继续学习能力。首先,因为现在的用人单位将一名毕业生的基本素质(如道德水平、诚信、时间观念等)看作考虑是否录用的重要因素;其次,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接受一定的通识教育也是必要的;最后,随着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知识更新和岗位转换也非常频繁,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高职的学制相对较短,不适合开设专门课程来培养学生的上述素质。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合提升高职学生素质的内容成为我们的探索重点。
在国际商务交际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我们树立的一个思想是将跨文化意识融入教学,在教材知识之外,根据实际需要,我们添加了如餐桌礼仪、晚宴礼仪、着装等方面的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的学习,并通过播放一些短片来具体说明。我们还不断提醒学生要在学习异文化的过程中,理解和消化异文化的精髓,同时保持自己的文化个性,不至于出现“文化迷失”或者被浅层同化的情形。其次,我们将商务英语相关职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伦理与课程的内容结合起来,如在“Employment Interview”和“Presenta-
-tion”过程强调诚信问题,在外商接待中强调适度交往问题,结合具体情境的职业道德教育就能更好地避免德育空泛化的问题。最后,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我们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并向学生推荐了部分专业课程以外的书籍,鼓励学生多读多写,成功地营造了上进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明白,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毕业时那份必要的工作,而更多地是为了自身的快乐与自我成就。
在不断的探索中,通过国际商务交际教学的不断实践,我们的教学取得了一些进展,学生的满意程度不断提高,对专业的认识程度也在不断加深。每一门课程,只要我们结合实际,不断尝试,不断反思,每一次的课堂就会有新的发现,高职教学质量也就在这一次次的新发现中得到完善。
(作者单位:岳阳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