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苗苗 张 伟
摘要:在健美操教学中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身体协调能力,对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及发挥个体最佳运动水平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健美操;协调性;教学培养
健美操在我国各大高等院校的体育课中已得到广泛的开展,作为一名健美操教师,作者通过自身的实际教学经历,简单论述了在健美操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协调性问题。
一、影响学生协调性的主要原因
健美操的动作复杂、要求精细,对动作协调性的要求很高,如上下肢动作的配合等。因此,只有加强动作的协调性、调和性导引,才能对学生锻炼身体起到导引的作用。在健美操中,影响动作协调的因素很多,如遗传、生物年龄、运动素质、心理特征等,都会对动作的协调性产生影响。从健美操运动的特点和要求来看,影响动作协调的因素,主要取决于以下两个方面:
1.对健美操动作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在健美操运动中,学生对健美操动作的理解程度,以及对动作运行路线、技术规范和习练方法的掌握程度,都是影响动作协调的重要因素。大众健美操的动作要求上下肢配合较多,对学生的要求较高。以“大众一级锻炼标准的第四个组合”动作为例,健美操动作要求学生在做后退的动作时,手臂上举交叉,往前走的动作要求手臂在身前交叉。可见,对动作的熟练掌握是确保动作协调的重要前提。
2.动作的熟练与音乐的配合
音乐是健美操的灵魂。音乐使健美操成为有声有色、有情有形的艺术体育项目。音乐给健美操带来了生机,使健美操兴旺发达,经久不衰。富有魅力的音乐给人以启迪,陶冶美的情操,使人奋进、向上。因此,无论是大众健美操还是竞技健美操,音乐都是健美操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语言的指挥作用和练习中的口令作用。
二、提高动作协调性的主要方法
在教学中运用的方法主要有:①教师要遵循教学规律,善于运用讲解、示范以及联系过程中的各种教法措施等,使学生正确地感知动作,建立正确的肌肉感觉,形成正确的感觉;②应科学合理地安排新旧教材的教学顺序,一般先复习旧教材,再学习新教材;③对于多关节、多部位的复合性动作,通常采用分解法和带领法,使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和掌握身体部位、动作方向、动作路线、身体姿势等变化;④教授动作后,应进行反复练习,使学生承受一定的负荷,但负荷量不宜过大,应侧重于动作技能的掌握;⑤教授动作时,一般先采用口令节拍指挥练习,由慢速度到正常速度,待动作基本掌握后,再配合音乐进行练习;⑥可采用分组教学的形式进行练习,可分组轮换,也可“一助一”地进行练习,这样易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动作和纠正错误的能力,同时还有利于教师实施个别指导,检查学生掌握动作的情况;⑦教师应对教授的动作可能出现的错误制定预防措施,一旦出现错误,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纠正;⑧在复习时,应进一步强化动作的技术要点及规格,对练习中出现的动作方向、路线和姿势等错误,教师应采用慢动作领做或固定姿势等方法,加以纠正;⑨在授课中可采用一个同学或一组同学进行表演、相互观摩、评比的方法,以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和改进动作技能。
三、提高动作协调性的注意事项
1.课前准备与课堂教学的一致性和灵活性
在健美操教学中,授课方案一旦制定就应该严格执行,按授课的各个部分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一般不能随意更改。如果发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预计的有较大出入,则可根据当时的情况对教学作一些局部调整。例如,本次授课目标要求是初步掌握成套动作,而实际上学生已能熟练地完成成套动作,教师可对学生提出新的要求,如提高动作的质量,增强动作的表现力等。总之,既要保证课堂教学与课前准备的一致性,又要注意灵活调整不当之处,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同时,这也有助于对学生协调性的培养。
2.在练习中要避免流于主观的现象
健美操动作的创编,对整套操的动作、路线、方向及音乐的配合要求非常严格,这实际上都是在强调协调性。在整套操中只强调动作与音乐的配合,这就流于主观,是教师在教学中易犯的错误,其实整套健美操的动作、路线、方向及音乐的配合,只是在整套操中体现的方式不一样。因此,学生的协调性练习应符合健美操创编的基本规律。
3.在练习中要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增强针对性
在教学中,要坚持从简到繁,由易到难,并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年龄、性别、身体状况、运动素质等因素,选择适合学生的练习方法和运动量进行练习,以达到培养和提高协调能力的目的。
综上所述,身体协调性发展尤为重要,协调性是其他身体素质的基础,体育教师要始终把协调性的发展纳入体育教学中。
(作者单位:山东丝绸纺织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