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剑英的中医情结

2009-11-09 03:35
健康必读 2009年9期
关键词:叶剑英医务西医

叶剑英元帅的老家广东地处亚热带,气候炎热潮湿,居住在那里的人最容易上火。所以广东人都要定期喝凉茶,以清除体内积存的热气、湿气,因此中医在广东十分有市场。叶剑英读书时就十分喜爱中医方面的书籍,对医学有浓厚的兴趣,参加革命后,经常用中草药为亲人为部属治病,据他的女儿凌子回忆:“记得有一次他自己说:‘我若是学了医,一定是个好医生。我相信这话。有时,我真觉得他应该当医生,而且相信他会成为一个名医。”

他还常常以“叶大夫”自喻,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党的文献》编辑部编的《红书简》第3册记载,1970年夏天,叶剑英收到儿子叶选宁、儿媳钱铃戈写给他的信后,知道儿子手伤得很重,便给儿子复信两封,信中他称自己是“叶大夫”、“老大夫”,还对如何医治儿子叶选宁的手伤提出原则性的意见,体现了他对病中儿子关心和爱护。

叶剑英还常对家人说:“医生的话不能不听,也不能全听。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于他人的地方,要学会自己去摸索……”叶剑英对在医学上不懂的东西他都会怀着好奇心,进行观察、试验、实践。一次,他在广东考察工作时,听说他的女儿凌子在北京患了鼻窦炎,他根据自己的医学积累,专门在广东挖了一些“鹅不食草”的秧苗,种在两个花盆里,千里迢迢带回北京,哪知道女儿患的不是鼻窦炎,而是一般的过敏性鼻炎。据他的女儿凌子回忆,父亲叶剑英“亲自操作来给我治病,结果为了他的美意,害得我鼻涕眼泪齐流,喷嚏咳嗽不断,一连数日,全家不宁。”在叶剑英的影响下,后来凌子也学起了医学。

叶剑英除了给自己的家人治病外,还给其他人看病。“文革”前期,林彪主持军委工作,叶剑英被“冷藏”在长沙,居住在蓉园宾馆,当时,宾馆的一个炊事员的妻子患了严重的哮喘病,叶剑英知道后,亲自为他开处方、采药,很快就治愈了。

1970年,叶剑英在湖南期间,患了肺病,湖南军医大学医生潘令嘉给叶剑英治病,经过一段时间的打针、吃药后,叶剑英的病慢慢好一些,但还是咳嗽。后来,他们知道叶剑英喜欢中药,便请了附近医院的一位老中医,这位医生与叶剑英是广东梅州同乡,两人很谈得来,老中医用一些“矮地草”等草药,叶剑英服了后效果十分好,他高兴地对身边的人说,“中药很重要,长征时没有西药和西医,就全靠中药治病。自己有个小本本,记有好多重要偏方,我如果不搞军事,就可能学中医当医生了。”不久,一位服务员的母亲患很严重的支气管炎,叶剑英很热心地给他开了中药方,并亲自配了药,这个服务员的母亲吃了药后,果然管用,真是药到病除。

此外,作为党和军队的一个领导人,叶剑英十分重视医学人才。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叶剑英就向各兵团首长发出指示:“医务人材培养过程很长,而且技术不易学且高深,我军医务建设在技术上进步不大,今后应尽可能地吸收大后方与广大沦陷区技术水平高深的医务人材,不惜其津贴予以任用,政治上作非党干部看待,生活上作专门家待遇之。”叶剑英还是较早主张中西医结合的人,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春,叶剑英作为国共和谈北平军干部的中共代表,在撤回延安前,他与前来道别的北平的九三学社成员、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著名药学家薛愚说:“光有中医和光有西医都不成。只有中西结合才能成为真正的名医。”

建国初期叶剑英主持中南区工作期间,他十分重视医疗卫生工作,尤其关注中医的发展。1958年他还亲自为《中医简史》一书撰写了序言,序言中还发表了自己对中医的研究见解,序言说:“这几年我也是和疾病作斗争的一员,病中深深感觉,对一种病症,采用中西并用、内外夹攻的方法是我国医药界最新的、因而也是最进步的治疗方法……中医必须学通西医,西医必须学通中医,才算名医。中医、中药在中国人民中数千年来流传着,可是中医、中药在近百年来在学术界被压抑着。这分明是‘数典忘祖的谬误了。把中药知识和药材加以科学整理、把中药提高到更高的水平,这是青年一代医师们的庄严工作。”“作为一个病人,我十分关怀中医中药的发展与成就。”

晚年的叶剑英依然关心医药事业的发展,1978年6月12日,他为医药卫生事业的题词中写道:“加强中西医药卫生科学研究,保健灭病,强壮人民体质,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猜你喜欢
叶剑英医务西医
叶剑英半夜调换皮箱
Two angels for teens amid pandemic 疫情下的青少年天使
惟愿共克时艰 战“疫”必胜
两手
致逝去的医务者
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务社会工作服务模式
叶剑英74岁学英文
洪昭光:中西医将相和
叶剑英(上)
蒙西医结合治疗对宫颈癌术后中性粒细胞及CD4+/CD8+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