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仁璘 李银发 王 坚
它们有着莫西干式的发型,朝天的小鼻子,动人的红唇,慑人心魂的眼神。这就是生活在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白茫雪山自然保护区的国宝——滇金丝猴。
9月3日一大早,我们沿着香格里拉滇金丝猴国家公园林间小道,穿越茂密的原始森林,去探访这些自然的“精灵”。
“滇金丝猴只栖息在我国喜马拉雅山南缘横断山系云岭山脉的滇东北地区。”滇金丝猴救护站工作人员说,滇金丝猴是中国特有的一级珍稀濒危保护动物,与大熊猫一样被称为中国的“国宝”。目前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及其邻近地域有12个滇金丝猴种群。今天我们要探访的,是生活在保护区最边缘的猴群,约有120多只左右。
阳光已经变得炙热,可依旧不见滇金丝猴踪影。就在已经不抱希望的时候,拐过一道弯,在一块平地上我们和猴群不期而遇,人与猴的距离不足5米。猴群看到陌生的来访者,纷纷跳上高大的冷杉,警惕地看着我们。瞬间猴子的叫声,树枝、树叶的摩擦声打破了原始森林的寂静。树下的我们不知所措,人与猴四目相望,却不能亲近。
一阵混乱过后,看到没有危险,猴群大大咧咧的“从天而降”。猴群通过“先到先得的原则”,分出了家庭界线。滇金丝猴家庭是典型的“妻妾成群”,只能有一只成年公猴,被称作家长。取食时,总是家长占据中心位置,母猴则围住一块环状领地。此时猴群就在我们身边若无其事地喝水、觅食、嬉闹。面对记者的镜头,这些猴子从容不迫,很有“明星”架子。大约10多分钟后,吃饱喝足的猴群在一阵呼啸声中,攀上枝头,如退潮水般退去,瞬间留下空空的山林。
“在过去,人和猴群想如此近距离的接触几乎是天方夜谭。”中国滇金丝猴保护协会秘书长吕丁全向我们介绍,过去在200米之外能看到滇金丝猴已属比较幸运。这是因为过去还未禁猎时,在村民眼里,打死金丝猴与打死麂子、野猪没有区别,所以金丝猴闻到人的气味就跑了。
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的,1983年保护区建立,但保护工作对社区群众而言,不是一个单纯的观念问题,而是具体的生产、生活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保护区采用了“社区共管模式”,把社区建设发展和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社区开展修建水利、修路、建沼气池、太阳能、用水泥板替代房头板等项目建设,推广科学种田和科学养殖工作。随着社区经济不断发展。群众生活逐步得到改善,社区群众生产、生活对保护区内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得到缓解。这些项目的开展,增强了社区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以及参与资源保护的责任心。
在保护区工作人员多年的努力下,目前保护区内滇金丝猴的数量已经从2000年的1000只上升到1500只,约占世界种群数量的70%。
把自然保护区看作“雷池”为保护而保护。不是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本意,没有开发不可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保护,只要是科学开发、科学保护,保护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据悉,香格里拉滇金丝猴国家公园将于今年十月开门迎客。香格里拉滇金丝猴国家公园区内拥有达摩祖师洞,千年银杏树王等主要景点。目前,香格里拉滇金丝猴国家公园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如门禁系统、景区公路、观景栈道、观光缆车、餐厅、酒店等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正在顺利推进,塔城景区的门景系统、滇金丝猴救助中心、专家楼等设施建设已于6月初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