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家玲, 刘 丰
(中国矿业大学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江苏 徐州 221008)
2008 - 08 - 28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8SJD7400035)
关家玲(1974-),女,硕士,中国矿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
刘丰(1960-),女,硕士生导师,中国矿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
转喻的关联理论阐释
关家玲, 刘 丰
(中国矿业大学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江苏 徐州 221008)
转喻是人类重要的思维方式,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和丰富语言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出发,结合认知和语用因素,对转喻现象进行了全面的阐释。转喻能够促使交际双方最大可能地寻求关联,传递和理解相关信息;转喻的使用能有效地平衡认知努力和语境效果的关系达到话语的最佳关联;关联理论能够有效地解释转喻参与交际过程的工作机制。本文的研究将有助于人们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更加全面地认识转喻现象。
关联理论;转喻;工作机制
传统修辞研究一直把转喻看成是日常交际中间接指称的语言手段,是借用与本体事物有着现实联系的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本体事物。从20世纪70 年代末以来,转喻研究从语言修辞的层面深入到认知的层面,其研究范围逐渐拓宽,涉及了许多热点问题。如:Blank[1]和Radden & Kovecses[2]2研究了转喻的认知定义,Panther & Thornburg[3]334-336和Radden & Kovecses[2]29-43研究了转喻的认知分类,Radden[4]和Barcelona[5]探讨了隐喻和转喻的关系,Ruiz de Mendoza[6]和Ruiz de Mendoza & Hernandez[7]分析了转喻与意义推导,Panther & Thornburg[3]335-336和Stefanowitsch[8]论述了转喻与间接言语行为等。
国内对转喻的研究相对滞后,但目前一些学者也开始关注转喻并对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任鹰论述了语法转喻的形成机制及其对语言运用的影响[9];刘正光探讨了隐喻和转喻的连续体关系及其建立机制[10];李晓丽[11]、刘世英[12]等利用转喻理论探讨了词汇意义的发展;张辉、孙明智论述了概念转喻的本质、分类和认知运作机制[13];马瑞贤从间接言语行为的角度研究了转喻现象[14]。
认知语言学家对转喻的研究表明,转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概念现象,是人类重要的思维方式,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和丰富语言的重要手段。研究转喻为我们研究语言使用和语言结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窗口。本文将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出发,结合认知和语用因素,对转喻现象进行全面的阐释。
关联理论是Sperber 和Wilson在其专著 《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中首先提出来的[15]。关联理论强调人的认知在语言使用中的作用,认为人们是根据人类认知假设去理解话语的,而人类认知假设的条件是关联原则,即根据相关联的信息认知事物。关联原则是交际双方在交际时都试图遵循的原则。对说话人来说,他应提供与对方(听话人)的认知语境相关的信息,以便使他明白和理解自己的意图,实现成功的交际;对于听话人来说,他是寻找与新信息相关的语境,以便对话语进行有效地解释,以取得语境效果。
1. 语境效果与认知努力
按照 Sperber 和 Wilson的理论,语境效果(contextual effect)指新信息与旧信息相互作用产生的语境含意,即在交际中通过改变已有的认知语境,产生新的认知语境,它是话语关联的重要条件。新信息常常以下面三种形式影响现时的认知环境,听话人需要付出努力才能求得语境效果:新信息加强现时的认知环境;新信息与现时的认知环境产生矛盾,或该信息足以否定现时的认知环境;新信息与现时的认知环境综合在一起,产生新的语境暗示。如:
(1) It will rain in Beijing Tomorrow.
假设某人打算明天去北京,而且已经猜想到北京会下雨,那么此句的内容将会加强他的认知环境而产生语境效果;相反,假如他打算明天去北京,而且期望天气晴朗,那么,如果他相信这种天气预报,此句将会与现时的认知环境发生矛盾并以此产生语境效果;最后,假如他打算明天去北京而且准备了防雨的工具,那么,此句传递的新信息将与现时的认知环境综合产生语境效果。
如上所述,当新信息与头脑中的已有信息,即现有的认知语境发生联系时,新信息的语境含义就得到了加强,使人能以这两种信息为前提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即新信息产生了语境效果。如果新信息与已有信息发生矛盾,不能产生语境效果,听话人在推理过程中会根据情况改变、调整以及选择认知语境假设,排除无关的信息,补充与新信息相关联的信息,直到新信息在语境中产生尽可能大的效果。在同等条件下,一个信息的语境效果越大,关联性就越强,反之亦然。
但是语境效果并不是决定关联程度的惟一因素。语境效果是通过说话人对信息的加工处理而获得的,而信息加工需要消耗时间和精力。在其他条件等同的情况下,加工和处理一个信息所消耗的时间和精力即认知努力(processing effort)越多,关联性越小,反之越大。如:
(2) A: What time is it?
B1: It’s ten o’clock.
B2: The postman has come.
很明显,理解B1不需要复杂的推理,付出的认知努力小,其关联性就大;相比之下,理解B2的内容需要付出更大的认知努力获得相应的语境效果,其关联性相对较小。如果问话人不知道邮政人员通常到来的时间,他就不会推断出目前的时间。
所以,语境效果与认知努力是制约关联性的正反两个因素。在同等条件下,语境效果越大,关联性就越强;处理时所付出认知努力越小,关联性就越强。
2. 最佳关联
对于交际者来说,要想取得交际的成功,实现其交际意图,必须寻求一种最佳关联(optimal relevance)。根据关联原则,每一个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本身具有最佳关联性。当话语具有足够的关联性,值得听话人付出努力去理解,特别当话语具有最大关联性、说话人又愿意并且能把它说出来时,那么这个话语就是具有最佳关联性的话语了。话语具备最佳关联的标准,是看听话人是否用最小的认知努力就能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最佳的关联性来自最好的语境效果。请看下例:
(3) Jones has bought the Times.
此话语在没有语境的情况下,可以有两种解释: Jones has bought a copy of the Times ;Jones has bought the press enterprise which publishes the Times。但在特定的语境中,其含意就容易确定。一种语境是发话者和受话者都知Jones 是个工人,并不富有。在这种情况下,发话者认为他采取了最佳相关的方式,并期待受话者的第一种解释是最佳相关的。假如在另一种语境下,即双方都知道Jones 是个企业家,尽管从逻辑上讲,Jones 可能买了一本杂志,也可能买了杂志社,但受话者认为第二种解释与语境为最佳相关。如果发话者在此语境中期待的是第一种解释,他就没有采用最佳关联的方式,也就达不到交际的目的。要想达到目的,就必须改变他的话语方式。
语言交际受相互竞争的信息最大化和经济最大化原则支配——信息最大化原则要求说话人尽最大可能准确地传递最多的信息,而经济最大化原则要求说话人尽最大可能简捷地传递信息,因此,人们习惯于用一个更容易表达的或容易理解的方面去代表整个事物以协调、兼顾信息最大化和经济最大化原则,这种概念能力是人们在说话中经常使用转喻的理据。本文作者将用实例阐释关联理论对转喻的解释力。
1.转喻:解释性的语言
转喻是一种解释性的语言表达(interpretive language)。在交际过程中,说话人通过转喻示意自己的说话意图,阐释自己的某种思想。转喻参与交际过程涉及到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说话者有意识地选择使用转喻来表达和解释自己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帮助听话人理解话语的最相关和最确切的思想;另一方面,为了得出最为合理的解释,听话人首先需要识别话语中蕴涵的转喻表达式,识别更多地依赖解码意义;其次,听话人需借助于认知语境对话语进行语用推理,获取说话人暗含于转喻中的意图。在此交际过程中,说话人选择使用转喻是为了传递和解释最相关的信息,而听话人对转喻的理解也应以寻求最佳关联为目标,因此,作为一种解释性的语言,转喻的使用与关联原则相吻合。如:
(4) Pearl Harbor still has an effect on our foreign policy.
(5) Watergate changed our politics.
此两例中的喻体Pearl Harbor和Watergate都是“地点代事件”的转喻类型,并为其代表的本体提供了心理通道,即本体内容分别为 “a major defeat in war”和 “a public scandal”。这种转喻表达是一种语用策略。说话人有目的地选择使用了转喻,意在传递和解释最为相关的信息,帮助听话人识别其思想意图。Pearl Harbor和Watergate所代表的地点不是说话人想表达的真正内容,更重要的是,提及它们能够让人联想起与这两个地点相关联的事件,即:“战争中的惨败”和“丑闻”。后者是说话人真正想表达的内容也是他的交际意图所在。对于听话人来说,读到这样的句子,首先需要识别这种转喻的用法,然后根据语用环境寻求最为相关的信息,获取最为确切的含义。由此可见,为了寻求关联,说话人有意识地使用转喻解释更加丰富的含义,同样,听话人在寻求关联的过程中可以识别并推断出转喻的真正所指,理解说话人的交际意图以达到成功的交流。再如:
(6) The ham sandwich is waiting for his check.
此句中,The ham sandwich是说话人传递给听话人的明示信息,也是一种转喻的用法。通常,在餐馆里服务员会用这种方式与同事交流。基于餐馆这样的语境,听话人会迅速地推断出The ham sandwich代表的是某个人,因为在餐馆中,顾客所点的食物是服务员传递的最为相关和直接的信息,对于听话人来说,这种理解也最具“可及性”(the most accessible),可以帮助他迅速有效地处理相关信息,得出最佳结论。
事实上,类似的转喻在人们的生活中普遍存在,普遍到人们似乎意识不到是在使用转喻。如,教师经常使用转喻指代某个学生:Would you please read this paragraph for us, the striped sweater? 教师用the striped sweater(带条纹的运动衫)指代穿这种衣服的学生。观众也常用转喻指代某个球员:No. 8 is angry with the shouting goalkeeper。此句中No. 8转喻为8号运动员。
以上的论述表明,转喻是一种解释性的语言,转喻使交际双方最大可能地寻求关联,解释和传递说话人的某种思想,同时帮助听话人理解最相关的信息,使双方的交际得以成功进行。
2. 转喻与最小认知努力
前面谈过,认知努力是制约关联性的一个反面因素。在其他条件等同的情况下,处理一个信息所付出的认知努力越大,关联性越小,反之越大。转喻表达能够经济快捷地传递思想,帮助听话人用最小的认知努力获取最相关的信息,符合关联理论的省力原则。
(7) a. It’s time for my gall bladder’s medication.
b. It’s time for Randolph’s medication.
两句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但在医院这个语境下,即便医护人员知道病人的姓名“Randolph”,转喻表达式my gall bladder (胆结石) 要比直呼姓名更具有关联性。因为在医院,病人的疾病比他的其它特征,如:姓名、身体特征、教育背景等具有更大的关联性。因此,a 的相关度要比 b 高,而且a既符合语言使用的场合,又符合语言的经济原则。
(8) A: How did you get to the railway station?
B: I waved down a taxi.
A 之所以能理解 B 的话,是因为他们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关于旅游的认知模式:a. 前提条件:拥有交通工具;b. 开始:登上交通工具; c. 过程:乘坐交通工具到达目的地的全过程;d. 结束:交通工具停止行驶,旅行者从中出来; e. 目的地:旅行者到达旅行的目的地。此对话中,B 的回答使用了转喻,用waved down a taxi 代替去railway station的整个过程,即用转喻理想化认知模式(ICM) 中一个部分代替整个过程,最大可能最简捷地传递了信息,以便 A 付出最小的认知努力获取相关的信息。
由此可见,在很多情况下,转喻的使用与关联理论的最小认知努力原则一致,能够达到话语的最大关联。
3.转喻与最大语境效果
话语的关联性与语境效果成正比。在同等条件下,一个信息的语境效果越大,关联性就越强,反之亦然。在交际过程中,转喻可以加强语境效果,丰富语用含义,增加话语的关联性。
(9) a. The Chicago Bulls were able to nail down the 5th championship in game 6.
b. The Chicago Bulls nailed down the 5th championship in game 6.
a句中的were able to nail down是转喻的用法:“能够赢得比赛”转喻为赢得比赛这一真实发生的事件,遵循概念转喻“POTENTIAL FOR ACTUAL”(行动的潜力指代事实)。这一概念转喻的生成原理为:潜在事件(如做某事的能力、可能性、许可、义务)与事件的真实发生之间存在着转喻关系。虽然b 表达的同样是赢得比赛的意思,而且形式上更加简洁,但a句中转喻表达were able to nail down隐含了比赛时的场景,诸如激烈、艰难、紧张等气氛,这是b 所没有的。a 更加符合比赛的语境,能产生更大的语境效果,因而比 b 更加相关。
(10) The Iraqi War occurred. Has CCTV entered Baghdad?
句中用“中央电视台”代指“中央电视台的记者”。在很多场合,人们即便知道某记者的姓名,有时也不会直呼其名,而是选用转喻性的语言,意在突显中央电视台的社会地位,其语用含义自然要比记者的姓名丰富得多。
以上例子说明转喻话语能够构建出与当时情境更加贴近的认知语境,产生更好的语境效果。
4. 转喻与最佳关联原则
话语是否具备最佳关联,取决于听话人是否用最小的认知努力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笔者将阐释转喻与最佳关联的关系。
(11) a. I am bugged.
b. The place I am staying at is bugged.
此例中, a是 b的转喻表达。在某种程度上,两者可以描述相同的情形,即“我所居住的场所被安装了窃听器”。另一方面,a句在形式上更为简洁,而且a除了包含有b句的含义外,更能表达自己被窃听后的愤怒心情,这也是说话人意欲传递的最相关最确切的思想。此处,转喻的使用不仅使语言经济简练,更能取得更大的语境效果,帮助听话人更好地获取相关信息使话语达到最佳关联。
(12) A: What did you do when facing the robber?
B: I took up a kitchen-knife.
本句B的回答中,初始事件took up a kitchen-knife指代同抢劫者进行搏斗的整个事件。这种转喻表达不仅阐明了搏斗使用的工具,更能向听话人说明搏斗的紧张和激烈。通过对话语相关信息的加工处理,听话人能够用尽可能小的努力获取更大的语境效果。
由此可见,转喻的使用能使说话人传递最为相关的内容,同时可以帮助听话人以最小的认知努力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达到话语的最佳关联,同时可以实现语言经济,加强语境效果,增强修辞效果等语用功能。
5.关联理论下转喻的工作机制
基于上述内容,笔者总结了下列图示说明转喻参与动态交际过程的工作机制:
对于说话人来说,他根据自己的目的,根据他对听话人认知语境和对当前情景的了解,有意识地选择使用转喻表达式传递最为相关的信息,以取得预期的效果。对于听话人来说,他是在说话人最佳相关的语言基础上,首先通过解码识别转喻用法;基于转喻传递的语境效果,通过最小的投入激活最为相关的语境,寻求一种最为相关的理解,推断出话语的隐含信息即转喻含义。在此过程中,交际的双方都试图遵循关联原则,而且转喻能平衡认知努力与语境效果之间的关系以达到话语的最佳关联。这正是转喻参与动态交际过程的工作机制,同时证明了关联理论可以有效地解释转喻现象。
本文用关联理论对转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释。转喻能够促使交际双方最大可能地寻求关联,传递和理解相关信息;转喻的使用能有效地平衡认知努力和语境效果的关系达到话语的最佳关联;关联理论能够有效地解释转喻参与交际过程的工作机制。
[1] Blank, A.. Co-presence and succession: A cognitive typology of metonymy. In K. Panther & G. Radden (Eds.), Metonymy in Language and Thought [M].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9: 174.
[2] Radden, G. & Kovecses, Z.. Towards a theory of metonymy. In K. Panther & G. Radden (Eds.), Metonymy in Language and Thought [M].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9:21-43.
[3] Panther, K. & Thornburg, L.. The potentiality for actuality metonymy in English and Hungarian. In K. Panther & G. Radden (Eds.), Metonymy in Language and Thought [M]. Amsterdam /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9: 334-336.
[4] Radden, G.. How metonymic are metaphor?. In A. Barcelona (ed.), Metaphor and metonymy at the crossroads: A cognitive perspective [M]. New York /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2000: 93-108.
[5] Barcelona, A.. Clarifying and applying the notions of metaphor and metonymy with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 Update. In R. Dirven & R. Porings (Eds.), Metaphor and metonymy in comparison and contrast [M]. New York /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2002: 207-277.
[6] Ruiz de Mendoza, F.. The role of mapping and domains in understanding metonymy. In A. Barcelona (ed.), Metaphor and metonymy at the crossroads: A cognitive perspective [M]. New York /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2000: 109-132.
[7] Ruiz de Mendoza, F. & Hernandez, L.. Cognitive operation and pragmatic implication. In K. Panther & L. Thornburg (Eds.), Metonymy and Pragmatic Inferencing [M]. Amsterdam /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3: 23-49.
[8] Stefanowitsch, A.. A construction-based approach to indirect speech acts. In K. Panther & L. Thornburg (Eds.), Metonymy and Pragmatic Inferencing [M]. Amsterdam /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3: 105-126.
[9] 任鹰.“吃食堂”与语法转喻[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0(3):59-67.
[10] 刘正光.论转喻与隐喻的连续体关系[J]. 现代外语,2002(1):62-70.
[11] 李晓丽,郝如莉.浅论隐喻和转喻与词汇意义的发展[J].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4):98-99.
[12] 刘世英,曹华. 隐喻、转喻和词义发展[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57-59.
[13] 张辉,孙明智. 概念转喻的本质、分类和认知运作机制[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3):1-6.
[14] 马瑞贤. 论对间接言语行为的转喻解释[J]. 衡水学院学报,2005(12):45-47.
[15] Sperber, D. & Wilson, D..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M].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2001.
InterpretationofMetonomyfromRelevanceTheory
GUAN Jia-ling, LIU Feng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 Xuzhou 221008, China)
Metonymy is a way of thinking used widely in people’s daily life and an important means for people to know the world and enrich the langu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levance Theory, combining cognitive factors with pragmatics in communication, this paper make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metonymy. Metonymy can make both sides of communication try to seek relevance, sending and understanding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 metonymy can achieve optimal relevance by balanc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textual effects and processing effort; the working mechanism of metonymy can be accounted for reasonably by Relevance Theory. This paper intends to help people understand metonymy more comprehensively.
Relevance Theory; metonymy; working mechanism
H315
A
1009-105X(2009)01-014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