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生林
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师组织下。同学们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时至今日,合作学习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和“热点”。在我听过的展示课中,很多教师都设计了这个教学环节,但是,他们在使用这一学习方式的过程中却存在许多问题。同学们虽然喜欢课堂中的热闹场面,但是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我对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一些应对策略进行了分析,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合作学习的目标不明确,内容设定不合理,忽视了同学们的独立思考
有的教师在安排合作学习前没有把握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没有确定合作学习的目标,内容设定也不合理。因此,他们组织的合作学习就像明星作秀,仅仅是为了合作学习而进行合作学习。教师一说合作学习,教室里立刻响起一片讨论声。从表面上看,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自主性很强,事实上同学们根本就没有独立思考。
2合作意识差,参与面不广,课堂纪律欠佳
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同学们相互配合,明确各自的分工和责任,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关系。但是,在实践活动中,有的同学缺乏合作意识,有的同学不愿意参与讨论,小组成员间常常会产生一些争议,甚至发生矛盾,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的现象。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同学们互动的多,互助的少;盲目讨论的多,合作交流的少;表现自私的多,友好分享的少。这些情况都影响到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
此外,由于课堂气氛宽松,同学们积极讨论,教师又不能随意打断同学们的发言,一些调皮的同学就趁机捣乱,影响了课堂纪律和教学进度。
3评价轻个体、重团体
在听课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教师对小组活动的评价多倾向于团体。有的教师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应该以团体的成绩作为评价标准,这是正确的。但是,教师对小组活动的评价过多的倾向于团体,这可能导致教师忽略个体的发展。虽然合作学习是同学们的团体活动,但是这个活动的成果也属于每个小组成员,我们也应该注重个体的评价。
二、应对策略
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新事物。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中出现一些问题是正常的。我们要通过理论学习和研究,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应有的作用。
1更新教育理念,营造宽松的合作氛围
语文教育改革是一个整体,教学组织形式是其中的一个部分。课程标准提倡的是既要全面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又要尊重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就要求教师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师的角色,确立同学们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搞好合作学习。
2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确定合作学习的目标,组建合作小组
并不是每个教学内容都需要同学们合作学习,教学中,有的内容适合同学们合作交流,有的内容适合同学们独立思考,有的内容适合同学们动手操作,有的内容适合教师动手演示。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及训练要求,对涉及知识面过多的、有争议的、有一定思考价值的问题,组建各具特色的合作学习小组,让同学们开展合作性学习。此外,在课外阅读和语文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同学们感兴趣的问题,组织大家进行合作学习。
3建立正确的评价机制,处理好组内成员的关系,促进全员参与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要让同学们都参与学习过程,共享成功的喜悦。但是如果教师处理不好优等生与差生的关系,不但达不到目的,反而会加剧两极分化,导致优等生更优,差生更差。为此,教师要深入研究、改善分组方式,对小组合作学习加强指导,使同学们之间的合作学习取得预期的效果。
美国著名教育评论家埃利斯曾说:“如果让我举出一项符合‘改革这个术语的教育改革的话,那就是合作学习,因为它建立在坚实的实践基础之上。”实践证明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合理地组织同学们进行合作学习,这样既能培养同学们的团结合作意识,又能使大家自觉地采用这一有效的方式进行语文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