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喜
《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透露的诸多信息显示,深圳不但将走向更加开放,改革攻坚上也将迎来大动作。成为名副其实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从民间到官方都普遍认为,深圳将在更为宽泛的领域获得中央授权“先行先试”,有了中央的支持,多个领域的改革将突破阻力、推向纵深,有所作为。
方案将经济体制改革、社会领域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等四项内容锁定为改革攻坚的重点。在今年深圳市委全会上,深圳市委提出将行政体制改革作为综合配套改革的突破口。这一认识得到了多方共识,也将成为与滨海新区、浦东新区等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相比的“深圳特色”之一。
“特区在走过30年后,政策意义已越来越少。但在经过30年的发展之后,深圳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市民的整体素质都到了一个高位,开展行政体制领域内的‘特别实验正当其时。”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系主任毛寿龙教授认为,特区在率先完成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后,实验重点应更多转向行政体制改革。
在《方案》获中央批准通过后,深圳市有关方面近日正加紧研究三年分步落实规划。
据透露,深圳改革方案有三个相关文件,分别是《深圳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以及《深圳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三年(2009-2011)实施方案》和《深圳市委市政府关于落实总体方案的决定》。
据了解,3年实施方案被细化为25个类别,56个小点,涵盖领域十分宽泛。扩大“特区版图”将带来怎样的效应?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主任钟坚认为,一方面可以解决特区内可供经济开发用地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对整个城市实行统一管理,对宝安、龙岗两地重新规划和建设,增加招商引资。
深圳市社会科学院院长乐正认为,扩大特区版图比较有意义之处就在于解决深圳“一市两法”的矛盾,让特区法规可以覆盖到全市,清除人们观念上的“心理二线关”,从而实现真正的特区内外一体化。《方案》获得批准,表明中央再次肯定了深圳的制度创新,预计深圳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大好发展机遇,实现特区内外一体化有难度也有希望。
“特区版图如何扩大,国家还没有明确的说法,因此,虽然有利于深圳一体化发展,但是具体影响多大,得看国家在制度层面如何突破。实际经济活动中一体化难度不大。”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肖金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