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的分析与防范对策

2009-11-04 02:33朱佐全
企业导报 2009年7期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防范对策风险

朱佐全

【摘要】 首先阐述我国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的特点,然后分析风险来源与类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我国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特点的防范对策,为促进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和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关键词】 建筑工程项目;风险;防范对策

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由于投资大、工期长,在建设过程中不可预见的因素较多,如人员、材料、设备的情况变化,投资决策、设计、建设及使用各阶段出现的诸多问题均会影响建设项目的实施,进一步说会以各种方式增加项目的风险。工程建设参与各方均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各种风险,如果不加防范,很可能会影响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甚至酿成严重后果。

一、我国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的特点

1.风险存在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作为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风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超越人们主观意识的客观存在,而且在项目的整个寿命周期内,风险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这说明了为什么虽然人类一直希望认识和控制风险,但直到现在也只是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改变风险存在和发生的条件,降低其发生的频率,减少损失程度,而不能也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

2.某一具体风险发生的偶然性和大量风险发生的必然性 。任何一种具体风险的发生都是诸多风险因素和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种随机现象。个别风险事故的发生是偶然的、杂乱无章的,但对大量风险事故资料的观察和统计分析,发现其呈现出明显的运动规律,这就使人们有可能用概率统计方法及其它现代风险分析方法去计算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同时也导致风险管理理论的迅猛发展。

3.风险的可变性。风险的可变性在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中,各种风险在质和量上的变化。随着项目的进行,有些风险将得到控制,有些风险会发生并得到处理,同时在项目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可能产生新的风险。

4.风险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建设工程项目周期长、规模大、涉及范围广、风险因素数量多且种类繁杂致使其在整个寿命周期内面临的风险多种多样。而且大量风险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错综复杂,各风险因素之间并与外界交叉影响又使风险显示出多层次性,这是建设工程项目中风险的主要特点之一。

二、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主要风险来源与类型

风险的来源表明风险事件发生的原因,而风险事件的发生将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正确地认识风险的来源,合理地进行风险的分类,有助于人们更全面地认识风险,更准确地探讨风险带来的影响。按照美国学者C·阿瑟·威廉斯(C·Arthur Williams)的表述,风险来源可以分为如下七大类:物质环境、社会环境、政治环境、法律环境、操作环境、经济环境、认知环境。

1.政治风险。政治风险是指政治方面的各种事件和原因所带来的风险,包括战争、动乱、国际关系紧张、政策多变、政府管理部门的腐败和专制等。

2.经济风险。经济风险是指在经济领域中各种导致企业经营遭受厄运的风险。即在经济实力、经济形势及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潜在的不确定因素构成经营方面的可能后果。有些经济风险是社会性的,对各个行业的企业都产生影响,如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汇率波动等;有些经济风险的影响范围限于建筑行业内的企业,如国家基本建设投资总量的变化、房地产市场的销售行情、建材和人工费的涨落;还有的经济风险是伴随工程承包活动而产生的,仅影响具体施工企业,如业主的履约能力等,

3.社会风险。社会风险是指由不断变化的道德信仰、价值观,人们的行为方式、社会结构的变化等社会因素产生的风险。社会风险影响面极广,它涉及各个领域、各个阶层和各个行业。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宗教信仰、社会治安、公众对项目建设行动的认知程度和态度、工作人员文化素质是社会风险的主要原因。

4.工程风险。工程风险意味着一项工程在设计、施工和移交运行的各个阶段可能遭受的、影响项目系统目标实现的风险。工程风险主要由以下原因引起。

(1)自然风险。自然风险是指由于大自然的影响而造成的风险,主要原因有恶劣的天气情况、恶劣的现场条件、未曾预料到的工程水文地质条件、未曾预料到的一些不利地理条件、工程项目建设可能造成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不良的运输条件可能造成供应的中断等。

(2)决策风险。决策风险主要是指在投资决策、总体方案确定、设计施工队伍的选择等方面,若决策出现偏差将会对工程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3)组织与管理风险。组织风险是指由于项目有关各方关系不协调以及其他不确定性而引起的风险。管理风险是指项目管理人员管理能力不强、经验不足、合同条款不清楚、不按照合同履约、工人素质低、劳动积极性低、管理机构不能充分发挥作用造成的风险。

(4)技术风险。技术风险是指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来的风险。一般表现在方案选择、工程设计及施工过程中由于技术标准的选择、计算模型的选择、安全系数的确定等方面出现偏差而形成的风险。

(5)责任风险。责任风险是指由于项目管理人员的过失、疏忽、侥幸、恶意等不当行为造成财产毁损、人员伤亡的风险。

5.法律风险。法律风险是指法律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相关法律的内容的频繁变化,法律对项目的干预,可能对相关法律未能全面、正确理解,工程中可能有触犯法律的行为等。

三、发展我国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的防范对策

1.加强合同的风险管理。建筑工程合同既是项目管理的法律文件,也是建筑工程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的主要依据。项目的管理者必须具有强烈的风险意识,学会从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的角度研究合同的每一个条款,对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有全面深刻的了解。否则,风险将给项目带来巨大的损失。合同是合同主体各方应承担风险的一种界定,风险分配通常在合同与招标文件中定义。

2.进行有效非计量风险的防范。非计量风险意味着政治、经济、自然环境等不可抗力的风险。由于政治风险发生的概率 较小,但是如果一旦发生将导致灾害性后果,常常被作“致命风险”。对于政治风险,只能作定性分析与预测,建筑工程项目的承包商应在投标决策阶段加强调查研究。经济风险一般不可避免,应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研究。对于若干种经济风险预测的数学方法,由于置信度较低不宜作为项目的决策依据。

不可抗力引起的建筑工程项目风险主要包括超过合同规定等级的地震、风暴、雨、雪及海啸和特殊的未预测到的地质条件和泥石流、泉眼、流砂等。按照一般合同条件,这类风险应由合同主体共同承担,建筑项目工程承包商一般只能得到工期延误的补偿。

3.通过工程索赔将风险转化为利润。工程索赔是一种权利要求,其根本原因在于合同条件的变化和外界的干扰,这正是影响项目实施的众多变化因 素的动态反映。没有索赔,合同就不能体现其公正性,因为索赔是合同主体对工程风险的重新界定。工程索赔贯穿项目实施的全过程,重点在施工阶段,涉及范围相当广泛。比如工程量变化、设计有误、加速施工、施工图变化、不利自然条件或非乙方原因引起的施工条件的变化和工期延误等,这些都属于可计量风险的范畴。我国《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关于工程索赔也作了相应的明确规定。这些索赔条款可以作为处理工程索赔的原则和法律依据。利用合同条款或推断条款成功地进行索赔不仅是减少建筑工程 项目风险的基本手段,也反映项目合同管理的水平。

4.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机制。建筑工程项目风险包括工程延期、费用超支、工程质量不符合原定标准以及项目中途流产等几种情况。风险管理的核心就是采用经济和法律手段合理分配风险、有效控制风险。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采用法律和经济手段,引导和调控工程风险管理,并且尽量避免行政干预。同时也应注意到,在我国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尚属新生事物,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应尽快完善工程安全管理法律体系,构建既适合我国国情又符合国际惯例的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模式。

5.密切联系市场、加快信息化进程。建筑工程建设的发展离不开市场信息,工程建设企业要发展壮大,必须走以专业队伍为主、信息化方式运作、规模化集团推进、实体化具体实施的具有特色的发展路子。只有形成信息、资产、人力、物力的规模效应,发展才会实现质的飞跃。企业充分掌握、利用市场信息显得尤为重要。企业要及时了解外界信息,并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有选择地多渠道、全方位展开经营活动,不仅可以大力开展合作经营,分包施工、配合施工,而且还能有效保证规模效应及良好的收益。同时通过适时地掌握我国的新政策、新动向,与技术进步相联系,提高专业化水平,强化资源的最佳配置,也是追求规模经济效益最大化、实现风险转移和控制的有效途径。

风险与收益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理智决策者对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投资决策的意愿是选取收益相对高,风险相对小的项目。目前在工程项目管理领域强调严格执行项目监理制、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和投资风险约束机制等,强调工程项目必须严格执行建设程序,确保工程质量,减少风险损失,提高投资效益,以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完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模式,加强政策环境研究,将会对降低工程项目风险,减少损失,增加风险控制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戚安帮.项目管理十大风险[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2]张海贵.现代建筑施工项目管理[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1

[3]余志峰.大型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和工程保险[J].建设监理.1994(2)

[4]夏祖华.国际工程投标策略与风险防范[J].石油工程建设.1997(5)

[5]姚小刚,凌传荣.工程项目决策阶段的风险管理[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0(2)

猜你喜欢
建筑工程项目防范对策风险
施工技术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浅析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控的措施
建筑工程中项目分包商管理方略谈
油田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与防范对策
试析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挣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