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语
乘坐火车去天津,时间仿佛仍旧留在民国,去天津的时候提前从天津北站下车。这显然不是茅盾小说中灰暗、冰冷的城市,不是五四那个年代浪漫主义诗人李金发描写的冒着浓烟的火车带着一个时代的理想与世故,也不是郭沫若充满“ENERGY”的城市。邓若虚从几千里之外的岭南游走到这个城市,一面写着她的文字,像是一个古代岭南的女子那样,精心地为自己的小说寻求源源不断的灵感。如果能用一个词来虚构或者比喻,那么邓若虚同学是一个安静的小说家。而写得一手灵动文字的邓若虚就是在这座城市里漫游、散步。或者你可以称之为“我们的小说家”。
天津处于的位置原来是海洋,黄河改道前由泥沙冲积形成,时间的痕迹无处不在,这恰是我们的小说家擅长表现的一个主题。我们的小说家生活在天津,爱写博客、爱上豆瓣网,看杂志,看电影,她的文字总是那样亲切,人物总是会问一些奇怪的大问题,总之,小说原来可以是这般有趣。
在中国的地图上,天津是一座古老的城市,温带季风气候吹着这座城市往时光深处走,这里的时间、生活的节奏都与邻近的京城不同。一个城市的理想与青春,痕迹与沧桑,斑斓往事,都在天津车站这雨水中浸渍着。陈旧的车站,厚重的木板,古典式的天桥,乌黑的铁轨,类似40年代装饰的灯盏。
邓若虚的小说与浮华无关,无关风月,亦无关伤痛。邓若虚的小说语气是很有特点的,灵动、风趣。她只是很友好地敏锐地提出、发现问题,引来我们关注小说里的人物的悲欢、喜怒。小说里的人儿机警、灵敏,对白里有不动声色的幽默感,但那其实是机智。比如《一个关于睡眠的无聊比喻》。这种机智带着淡淡的悲、深深的从容,让她从悲观主义者的世界里跳出来,乘火车、踩脚踏车以自己的风格在天津这座古旧城市里转来转去。总之,与我们相遇的这位,是一个不轻易谈论悲观以及人的内心各种幻灭感的小说作者。她的机智和从容,在80年代的年轻作者里比较少见了,但是坦白说,这就是她的风格,从来不是为了你喜欢不喜欢而存在的。那种极好的语感,温和地质疑,想来是令人无比怀念的,比如《小吃店的女老板》。总觉得眼看就要摊上无聊的事儿了,但总有意想不到的趣事和尴尬接上茬。所谓批评家们大喊大叫强调的本真的写作,大约就是这样。就像古代的蓟县城门下一个小吃店,小说家在那里招呼客人,我们转来转去就是不肯点菜,大家却又热闹得不行。毫无疑问,这就是我们喜欢的腔调,这种小说的写法读起来自在无比。
与沿海的广州、深圳相比,天津是一座相对安静的城市。从岭南之地到京津山海关,岭南的山野、古老天津的灯火,大跨度的穿越,这对小说家的乡愁病是一个考验。在岭南,我们的小说家一定听了太多柔软的曲调,吹了太多的海风,看了太多的山,这会儿在天津压马路方才有了灵感的时候,思乡病就犯了。这一代的年轻作者在京津的轨道上,目睹着巨大的城市天翻地覆的变化,总会变得惆怅而感慨无比。而关于天津,这是一座让你联想到黑白色照片上的爬山虎、旧门窗、胡桃树的城市。九月的时候风吹来,夹杂着草木的气息,让生活在这里的小说家们的语言都变得明净。邓若虚选择这个城市作为她的大学时代开始之地,从岭南一路赶到天津,从南国抵达北方的这座城市。
以一个小说家的身份进入这座城市,邓若虚也是一个安宁的学生,她安静地写着小说,从不用担心这个世界变得太糟糕,太疯狂、太混乱。你知道,邓若虚是聪明的,她清楚大家并没有笨到那个地步。这种描述的语言与天津北站的古旧气息混合成一种奇怪的氛围,安然、自在,让人觉得这并不是一个虚拟的空间,而是和小说家仅有一阳台之隔,可以架起画板捏着铅笔像模像样地涂鸦的。邓若虚的小说就是严肃的涂鸦,我们是爬山虎,慢慢地总能猜透屋顶的云彩在想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情。她小说里的人物用不着拯救我们的趣味而瞎操心,因为她知道读者都是聪颖无比的。而天津这个城市又较少情绪化,不愠不火,邓若虚就是这样漫步在城市里,以她固有的节奏慢慢地给我们讲故事。
邓若虚的小说,与天津的那些街头相声、岭南的曲艺也是不同。这个时代的写作的每种尝试都变得极其艰难,我们的机智和风趣需要经历这个考验,邓若虚是其中一个坚持下来的人。文字似岭南的红豆、古老蓟县的青草,是一种清新的气息。中国古代的岭南生活着许多智者,他们的生活传统一直向后世延伸,成为文化中的轻盈、空灵的智慧。这种智慧来自于对生活本身的体察和领悟。灵性的文字,有点悲的色彩,时而低沉一小下,但并不糊涂,能够让读者吊起胃口。但是它显然是具备智慧、明晰的头脑的,更多地以温和、自然的口气给我们讲述往事。而关于往事,邓若虚就是生活在此中。或者说她是一个在时间之外的人,云游四海,写一点小说,读一点书,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尘埃落定,一千年后她还是优哉游哉地出现在天津这个古老城市的人群之中后。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小说娓娓道来,世界归于平静,邓若虚的故事宛如一条河流,轻轻流淌。
大约,她当自己是云游人了。乘着智慧的云朵来到了古代蓟城之地,在山下种树、一个茅庐,绿草满院,浇花,摆一盘棋子等着你对弈。这就是邓若虚慢节奏的写作,像是智者派的那个传统。这个境界、滋味大约就是邓若虚在豆瓣网上写给自己的那个用做签名的尼尔斯·斯坦诺的句子:我们所见的固然美好,我们明了的愈加美妙,我们尚未悟彻的更是不胜其美,美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