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会芳
多媒体运用至今,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和认同。但不得不承认,我们的多媒体教学还处在相当幼稚的初级阶段,在不少方面还存在着问题,特别是在农村学校更是明显的暴露出来。那么我们对它的态度,是否应该重新思考一下呢?多媒体教学在农村中存在着哪些问题呢?
一、多媒体设备僧多粥少,难逐人愿
由于现在社会大兴多媒体之风,这样便迫使农村学校不得不在缺少资金的情况下引进价格不菲的的多媒体设备。我们这所农村学校虽然拥有一间专用的多媒体教室,然而我们学校有2000多人,近30个班级,要想上一次多媒体课要排上好几个星期,轮上的时候准备好的课件可能已经过了要上的课。这种情况不单单是我们这里而是到处都存在的问题。
二、无多媒体不成公开课
虽然是僧多粥少,但是我们还是如火如荼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因为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直接影响着“评级”“评优”等各项考核,那种“非多媒体(课件)者一票否决”的不平等原则也导致了诸多矛盾和隐患。我们农村教师心有不乐却也无可奈何。为了一节评优课,我们要使出浑身解数。执教教师受客观条件和个人素质等因素的制约,不能熟练制作多媒体课件,需要动用其他教师的力量。有的帮其纹尽脑汁设计脚本,有的帮其夜以继日地泡在电脑房,苦战多日甚至是一个多月,这样才能“磨”出一个课件。而农村学生能上一节多媒体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学生都会感到新鲜,又加上是公开课,有那么多的教师来听课,所以学生都会表现出很大的兴趣。这样一来就能激发学生兴趣,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听课的教师和领导也会露出满意的笑容,奖是可以拿到的了。但在我看来,这些华丽的多媒体课其实是缺少教学价值的,不但浪费了教师的时间、精力,而且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得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样的多媒体教学是不可取的。
三、多媒体课成了独媒体课
计算机是功能十分强大的工具,传统的教学手段似乎都可以由它来代替。于是有人觉得有了计算机,黑板、粉笔可以不要了,投影仪、幻灯机、录音机、录像机也可以不要了。而这些东西在农村普遍存在,不少课都是可以由投影仪、幻灯机、录音机、录像机来辅助教学的。但是在不少人的眼里计算机就等于是多媒体的同义词,多媒体课就是用计算机上的课,多媒体课成了独媒体课。
当我们在设计课件的时候,一心想着什么环节可以用计算机,那就很容易觉得每个环节都需要用计算机。我们的思路应该反过来,应该想着什么地方可以不用计算机,首先把没必要使用计算机的地方确定好,剩下的就是可使用计算机的地方。计算机应该是能少用就尽量少用,能不用就尽量不用,能用别的工具达到预想的效果,就用别的工具。多媒体不等于独媒体,能把计算机与其他传统媒体结合得好的课,才是真正好的多媒体课。如果只是把教材、教案、图片简单地“搬”到电脑上,和放幻灯片有什么区别?重形式而轻内容,用电脑玩花样,使多媒体课件看上去像一块美观漂亮却内容贫乏的黑板报,这是农村多媒体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四、多媒体教学中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核心特征是“辅助”,即辅助教师,而不是取代教师。不坚持这一原则,计算机辅助教学就会与现代教育思想相背离。
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是包含了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师的经验、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学资源的充分合理使用以及复杂微妙的师生双边活动等在内的过程。农村教师虽然不善于制作多媒体课件,但教学经验非常丰富。一个设计精良的教学课件,一个掺入了“最先进”的教育思想、运用了某种时髦“教学策略”的教学课件,其教学效果也难以与一个经验丰富的农村教师相比。无论这个课件设计得多么精致,也不可能做到像一个农村教师那样通过他的感官从学生的体态、表情、语言和声调等方面获得大量的反馈信息,从而及时、微妙、有人情味地调整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