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 予
我们把别人创造的生活方式、衣服款式和价值推向极致的时候,可能就有人在你看不见的角落里偷偷地笑你。
法国电影CocoavantChanel,法文直译《香奈儿之前的可可》。可可,是香奈儿在没有暴得大名前给自己起的名字,那时候她常出没于酒吧,靠卖唱为生。朋友建议我一定要看。我看了,于是知道他们为什么要推荐这部电影给我。
一定是考虑到中国观众更感兴趣的是香奈儿这个名牌,法国电影的中文译名变成了《时尚先锋香奈儿》。既没“之前”,也没有“可可”,这个翻译对中国市场的味。就像当年WaterlooBridge的汉语译名是《魂断蓝桥》,因为大部分中国人都不知道“滑铁卢桥”在哪里,“魂断蓝桥”你一听就知道上演的是缠绵悱恻的爱情。译名有讲究,至今适用。
影片的导演很聪明地找到了《天使艾米莉》里大眼睛的天使奥黛丽·塔图。塔图是有个性的法国演员,在本土成名后,被好莱坞请去拍戏,接片不多,很快又回到法国。她说,法国比起好莱坞更让她放松。这个法国味很浓的女人看上去像个没有发育好的小姑娘,身材娇小、面容妩媚,据说外形很像可可本人。
从修道院的孤女到裁缝到时尚女王,可可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她1883年出生,1910年建立了香奈儿这个品牌。出名要趁早,因为接下来可可要用大把时间去谈情说爱、创造财富、参与竞争,所以,香奈儿最有故事的人生阶段是在她成名后,非要拍之前的故事,即便找到塔图出演,恐怕也不会那么好看吧?
况且名人电影拍成经典的很少。算得出的有限几部也是好莱坞的产品,而且绝大多数是政治人物,因为有社会内容,环境复杂,拍成电影要比现实好看很多。传记电影和传记一样,难免迹近说教,所以必须有一个主题,比如甘地的宽容和坚定、伊丽莎白一世的果断决绝、巴顿将军卓著的军事才能和疯狂的性格……电影必须拍得符合人们对这些人物本身的想象,也符合人们喜欢看传奇故事的期待,要节奏简洁明快、情节容易打动人心,总之,来自现实是手段,超越现实是目的,不然观众为什么会久久难忘呢?
可是香奈儿之前的可可有什么可说之处呢?她的童年没有简·爱那么困苦不堪,她的爱情没有玛拉那么曲折动人,她的奋斗还刚刚开始,比不上马里昂·歌莉娅饰演的艾迪特·皮雅芙那么传奇和好运,成功之前她展示给人的会是什么呢?
电影结束在香奈儿早期的一场时装秀中。那场秀结束后,香奈儿坐在舞台的一角看着观众,咧开了她的嘴唇。预示着她的时代将要来到。然而,那个可可,我们没有看到的人生,没有传记片常有的对智力、才华、性格的表现,她所深爱的男人只是不成功的的演奏员,深爱她的男人只是一个裁缝和作坊主。
她的人生如果没有后来的巨大成功,以及这个品牌被其他人一直维持到如今的奇迹,可可是最容易被遗忘的那些人。她童年时代被亲人遗弃在修道院,成年后没有结婚也没有子女,虽然成功,这个世上有谁会记得她呢?在如今香奈儿品牌如日中天的时候,香奈儿给人无限想象的空间,但看看这个创造它的女人,给人的感觉不是传奇,而是荒谬。
很多年前我第一次去上海的城隍庙,看到南翔小笼包店前面的食客们蜿蜒的队伍,毫不犹豫地加入进去,等待了两个小时。吃到了第一口包子后,我决定告诉朋友们,为了这口包子,等候再长时间也是值得的。往后去城隍庙看到长长的食客队伍时,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因为朋友的推荐,才决心在那么拥挤的道路里排那么长的队。他们很快会像我一样,吃到乏味到极点的包子后,为长久的期待感到不值,同时又恶作剧地怂恿别人来排队。
我们把别人创造的生活方式、衣服款式和价值推向极致的时候,可能就有人在你看不见的角落里偷偷地笑你。
香奈儿与城隍庙的小笼包很多时候也真没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