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汽车库通风与防排烟设计

2009-11-04 08:04赵红燕
科技传播 2009年18期
关键词:汽车库排烟口排风

赵红燕

摘要 根据对有关规范的理解,文章阐述了地下车库通风与防排烟系统设计要求及措施。

关键词 地下汽车库;防火分区;防烟分区;送风;排风;排烟

中图分类号 TU92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4-6708(2009)05-0027-02

1概述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的中、小型汽车保有量正在飞速增长。因此,停车难的问题就急显突兀,地下停车场、车库的建设也就随之而发展。作为地下车库,解决通风和防排烟问题是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所谓车库的通风,也就是要排除汽车尾气和汽油蒸汽,送入新鲜空气,以便有害物(这里主要指CO)的含量稀释到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要求;防排烟也就是满足火灾时的排烟要求,以保证火灾发生时迅速排除滞留烟气,限制烟气的扩散,保证人员和车辆安全撤离现场,减少伤亡。地下汽车库的通风方式为全面通风方式,即按划分的若干个防火分区,有若干个送、排风系统,这些系统同时兼做火灾时排烟系统。

2设计依据

1)地下汽车库一般应设机械排烟系统,排风量应按稀释废气量计算。如无计算资料时,可参考换气次数计算,一般排风不小于6次/h, 送风不小于5次/h。

2)面积超过2 000m2 /h地下车库应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机械排烟系统可与人防、卫生等排气、通风系统合用。设有机械排烟系统的汽车库,其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超

2 000m2,且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

3设计要点

地下汽车库要求有平时的送风系统,又要有火灾时的送风系统;既要有平时的排风系统,又要有火灾时的排烟系统。如果将上述四个系统均独立设置,风管道将占用很大空间和机房面积,风系统的一次投资也大,很不经济。因此,在不影响各系统使用功能的情况下,我们在设计中采用以下措施:将平时的送风系统和火灾时使用的进风系统合为一套系统;将排烟系统和排风系统合为一套系统。上述系统既能满足使用要求,又可大大的降低工程造价。

4其它应注意的问题

1)排烟口、排风口的设置

(1)排烟口的设置

每个防烟分区均应分别设置排烟口,排烟口距本防烟分区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0m。排烟口的设置应使烟气流动方向与人的疏散方向逆向,并应设置在顶棚上或靠近顶棚的墙面上。有吊顶时,排烟口上部应紧贴着吊顶或设在吊顶上;无吊顶时,应设置在挡烟垂壁以上,结构梁的下部。排烟口平时关闭,如遇火灾时仅开启着火层防火分区的排烟口,当任一个排烟口或排烟阀开启时,排烟风机应能自动开启,排烟口应设有手动和自动开启装置。

(2)排风口的设置

上部排风口应排除1/3的风量,下部排风口应排除2/3的风量,下部排风支管应沿墙或柱敷设。排风口可采用单层排烟风口。

(3)排烟口、排风口为一套风口系统时,排烟口(排风口)平时开启,发生火灾时,排烟口处于开启状态;排烟口、排风口分别设置时,排风口平时开启,排烟口平时关闭,当发生火灾时,关闭排风口,排烟风口打开。

2)挡烟垂壁的设置

划分防火分区的挡烟垂壁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制作。机械防排烟系统的风管、风口、阀门及通风机等必须采用非燃烧材料制作,排烟管道的钢板厚度不应小于1.0mm。安装在吊顶内的排烟管道应采用非燃烧材料进行保温。

3)送风口的设置

应注意使送风口尽量靠近疏散出口,使气流方向和人流的疏散方向相反,以利于疏散人员能直接吸入新鲜空气。送风口可采用双层百叶风口。

4)烟气排出口的设置

应根据建筑物所在地的条件(风向、风速、周围建筑物以及道路状况等)来考虑,既不能将排出的烟气直接吹在其他它建筑物上,也不能妨碍人员进行灭火及避难,同时还不能让排出的烟气再被风机进风口吸入,对于特大型的建筑不得让排出的烟气再被送风机、空调机组等吸入。

5)排风风机、排烟风机的设置

排风风机、排烟风机通常选用一套消防高温排烟双速风机。平时排风:根据地下车库车辆的多少,由值班人员控制风机低速或高速运行,进行通风换气;发生火灾时,手动开启或由火灾探测器报警,经消防控制中心确认后排烟,排烟风机高速运行。当烟气温度超过280℃时,排烟防火阀和排烟风机连锁关闭。下图即为郑州卷烟厂地下车库排风、排烟系统图,排风与排烟合用一套系统。

5结论

在进行地下车库的通风防排烟设计时,应严格执行现行有关规范的规定,现行的国家规范和过去的规范有较大的出入,详见下表:

猜你喜欢
汽车库排烟口排风
地铁隧道排烟口无量纲结构参数与局部阻力研究*
隧道侧部排烟口优化方案研究
建筑排风隔热外窗冬季结露机理与防治
隧道侧向排烟口尺寸对排烟效果的影响研究*
建筑内疏散走道机械排烟口合理设置的探讨
地下汽车库防火设计常见问题及策略分析
住宅建筑地下汽车库排烟设计中问题探究
基于STM32的室内有害气体自动检测与排风系统
地下汽车库的通风系统和防排烟的设计问题
排风热回收对地铁空调机组性能提升的仿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