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寇
我所想说的是,无论张昌华们的,还是此时此刻我们针对季羡林先生的,这份美好的情感足以使我们还呼吸于当代社会的这些人感到悲伤,而绝非荣耀。
曾几何时,民国掌故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热门话题,相关人物则应之成为“时代的宠儿”。那些长袍马褂在北国严冬袖手而行的先生,那些梳着分头西装革履漂洋过海的绅士,那些革命先驱,那些乱世佳人……他们的学识才情、人格魅力和道德光泽有时甚至被这个时代作为某种标杆和典范来加以推崇。这种推崇是确实源于真相,还是类似于中世纪士大夫们对尧舜的无尽怀念?
张昌华通过他独特的途径获得的一手资料为我们描绘的正是这些民国人物的肖像,除了他的文体所特有的趣味性之外,史学价值是毋庸置疑的。有时,它们可以作为人物大传的脚注和补充;有时却是商榷、不敢苟同的姿态。尤其是后者显得更有价值。这或许才是张昌华作品深受读者喜爱的缘故吧。
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张昌华在人物肖像描绘上对立体、准确和真实做了力所能及的努力。但依我看,作为文史普及型文本,事迹和人物仍未脱一定程度的单一性和脸谱化。当然,严格意义上,张昌华并非训练有素的传记作家,我以为他的写作方式有《容斋随笔》的遗风,此其一;另外,我所想说的是,上述的推崇情感一直在发挥作用。也就是说,张昌华并非以反思、批判的眼光来重新审视一即修史者所谓的平视——他笔下的数十位民国人物(都是大人物),亦非极“左”时期愚妄的俯视(批倒斗臭),而是一种基于文化情感、缘于知识分子血缘的对先贤的仰望。
这不是个例。同类图书里,充斥着张昌华们这样的情感。
多么遗憾,我们无法驳斥张昌华们的深情。事实比白纸黑字更清晰地放在我们面前,无论哪个方面,那都是个大师辈出的时代,当鲁迅、胡适这些人的头像被PS在一起时,我们何尝不可以联想到《雅典学院》那幅名画?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他们在石柱间彼此欣赏,交谈争论。
除了大师,那个时代的真相还包括现代化的奠基工作。古老的学说被证明已经失效,绵延数千年的秩序被打破,走向共和、成为宪政国家成为所有人的共识。在科技和文化层面上,大量的年轻人被送往国外。在这些人里,钱学森、邓稼先和钱三强后来为共和国制造了“两弹一星”。
还有一个叫季羡林的年轻人,他到了德国,主修印度学和梵文。然后回国,由陈寅恪推荐到时为傅斯年执掌的北大担任教学工作,直至2009年7月11日逝世。他的高龄一方面是多寿之福,另一方面也喻示着他的师长和同代人早已纷纷离世。虽然他生前力辞“大师”、“泰斗”之类也许并不合适的桂冠,但仍然被视为“国宝”,被誉为“民族的智慧”。有评论认为,他的逝世带走了一个时代,这个时代就是还有大师与我们共同呼吸的时代。现在,他们都成了古人,大面积的哀悼或悲痛由此而生。这大概也是一份美好的情感吧。
我所想说的是,无论张昌华们的,还是此时此刻我们针对季羡林先生的,这份美好的情感足以使我们还呼吸于当代社会的这些人感到悲伤,而非荣耀。最终,我们或许只有摩挲张昌华的《民国风景》,仰望大师们划破夜空继而陨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