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 辉 李晶晶
《盛京时报》是日本在华创办的影响较大的中文报纸,被称为“东三省日人报纸之领袖”。该报为日人中岛真雄创办,发行达38年之久。学术界对《盛京时报》虽有论述,但对其与九一八事变的关系研究却暂付阙如。作为日本在华宣传的重要报纸,《盛京时报》是如何报道和评论这一事件的,这一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一、偏袒日本的倾向性报道
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先后发生了“万宝山事件”和“中村事件”。两次事件中,《盛京时报》竭力为日本辩护,对事件性质颠倒黑白。在“万宝山事件”中,该报指责中方称,“是中国官员和地主的压迫虐待鲜人所致”。在“中村事件”中,该报则连续发表“中村大尉虐杀事件,日侧急速解决方针”,“日上院与虐杀事件,各派均重视该事件”等消息,叫嚣“此次虐杀事件,为中国对日本傲慢态度之结果……切望当局(指日本当局1采取断然之处置”为日本侵略张目。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该报在9月20日报道了事件过程,是最早报道该事件的中文报纸之一。《盛京时报》身处事变发生地,其报道被日本视为“权威”和“详实”,为日本关东军侵占东北辩护。对事变经过,该报以“北大营兵炸毁南满路、寻致南满各地成战场”为题如下描述:“18日晚间,北大营一部分官兵炸毁柳条沟附近之南满铁路,因而引起中日两军之大冲突。”在另一则报道中该报又以“炸路之华兵,曾被击退一次”为题报道称:“18日午后,北大营西方,突然有中国正规军,依将校指挥之下,炸毁南满铁路,并向日本守备巡逻兵一齐开枪攻击……华军遁走于北方”,“华军后又大举逆袭,亦被日军击退尾追,直冲北大营”。在近百字的事件描述中,《盛京时报》的文字耐人寻味。首先“炸路华兵”作为报道关键词被以大字方式突出。其次,报道强调此事件是“将校指挥”下的北大营“中国正规军”所为。最后报道称日军是在抵抗中国军队“逆袭”中,才冲人北大营的。无论是文字编排形式还是内容,都意在说明九一八事变为中国军队有计划、有组织的寻衅行为,而日本的军事行动是出于“自卫”,为日本占领沈阳提供了“合理依据”。
二、倒蒋反张,诱逼中国接受“直接谈判”
九一八事变后,《盛京时报》力图离间蒋张,用舆论动摇张学良和国民党在东北的统治基础。《盛京时报》把“蒋、张”二人视为中日冲突的祸首,该报称:“九一八以前,中日悬案……达三百余件之多,交涉停顿,解决无期”,“时军阀与党人勾结,狼狈为奸,眼中并无日本,谓须将日本在东北之势力,彻底驱逐,诉诸武力,亦所不辞。”对日本“中国方面早已取绝交之态度……迫使日本出于武力解决之一途”。该报连篇累牍地批评蒋介石和张学良“丧城失地”,“不负责任”,“拱手无抵抗断送东三省”,“让国人蒙羞”。事变中张学良、荣臻等地方将领也以“不抵抗为唯一护符,丝毫不负责任”。对日政策是“无抵抗、无责任、无办法”。《盛京时报》批评蒋、张的目的旨在搅乱国内政局,利用舆论压力迫使蒋张下野。1931年底。国联提出“锦州中立”案,日本诱逼中国直接谈判。排斥国际干涉愿望更加迫切。此后《盛京时报》对张学良的攻击更加激烈。当张学良电令荣臻组织锦州防卫后。该报称“小张之左右军阀,在遁逃之余……在锦州设立偏安的省政府”,“长此以往,彼此冲突,不可免,学良采取抵抗主义……锦州兵力只有五万,而在北平用以自卫之军十五万”,暗指张学良拥兵自保,锦州防卫不过为“蒙蔽国人”,用道听途说的谣传,破坏抗战将领的政治形象。
三、契合国人心态的“放言高论”
应当看到,《盛京时报》之所以能在九一八事变前后“崛起”。既不是它偏袒日方的倾向性报道。也不是对日本占领“合法性”的种种宣传,而是该报在此间利用国人对国民党统治的不满。“适时”地引导和利用舆论,对国内政治和社会问题“放言高论”。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人面对内忧外患的社会现实,开始深刻反省国难成因,一时形成思潮。在讨论中《盛京时报》将国难形成的原因主要归咎于国民党政治败坏。该报指出:“中国不幸乃官吏风气太恶”,“一切祸源,由此而生”,“现在吏治,较清末尤败”。而吏治的败坏在于国民党一党专政,不能容纳异己,开放言论。该报指出,“常年戒严之下,言论丧失自由,官吏藏私狼藉。而社会莫不敢言”:民国政府“税收奇重,亲民之官皆以民为鱼肉,尤须登报颂其政绩”,但当“天灾一至”则又“不负责任,无人敢言”。该报还激烈抨击国民党政府执政能力低下,指出:“近年来有军而无党,吏治腐败更在想象之外”,国民党“以改革为号召,动辄以建设廉洁政府为言,政权之责任在谋国家与人民之谋利,而仅日廉洁则置木偶与殿座廉洁有何用?”针对政治改良的对策,该报提出:一、要言论自由,在舆论的监督下“贪官无利,赂有所畏,而俭达”;二、开放党禁“唯有容纳反对派”一切政党“请按竞争。各寻正轨……许其存在对立,互相督责”;三、要“以法治国”,“与一切腐败,作殊死战”,“人人有怀刑之惧,则贪官污吏鲜”。唯有如此,才能“创立新风气,表现新精神”。值得注意的是,《盛京时报》将改良国内政治与对日问题联系在一起。该报对国民党中的亲日分子颇为重视,指出目前国家面临“空前的压迫和外交困难”,若不实现派系和解,则“中华民国的寿命也要断送”。派系和解方式是让国民党亲日派胡汉民、汪精卫等人分享政治权利,对“广东国民政府”,应一体“公正”对待,实行“廉洁政治”。
四、九一八事变与《盛京时报》的扩张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利用《盛京时报》报业规模迅速扩张。据统计,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在东北创办各类报纸近20家,而同一时期国人自办的报纸也有20家。如考虑到日本报刊中部分为日文报纸的因素,国人自办报刊在数量上应略占优势。事实上,早些年《盛京时报》在东三省扩张势力曾遭到中国报人的抵制。1922年,《盛京时报》在哈尔滨开办《大北新报》,哈埠报界联合呼吁“不租房给该报馆”,“禁送贺词”,“不看该报”,“不充当其员役”。在华报竞争下,1921年《盛京时报》发行量仅2.5万份,难以垄断东北报业市场。到九一八事变后,《盛京时报》则挟日本侵占东北之势,迅速扩张。事变发生前,奉天发行的华文报纸《东三省民报》、《新民晚报》、《东北民众报》、《醒民报》等报纸就收到不许发表反日言论的恐吓。事变后这些报纸或是关闭或被捣毁。其中《新民晚报》作为《盛京时报》在奉天的主要竞争对手,曾驳斥过其不真实电讯。九一八事变中该报即被日军接管。日军占领吉林后,吉林省军政机关报《吉长日报》也因销量大减而关停,其市场空间被《盛京时报》所挤占。1931年冬,《盛京时报》原会长佐原笃介与日本关东军司令本庄繁会晤,指出“目前满洲舆论界正处在危险时期”,希望本庄繁能采取对策控制东北舆论。此后日本成立统管新闻宣传的机构弘报会,依靠《盛京时报》“向四千万民众晓以建国的理想,使其对未来抱希望”。在弘报会领导下,1937年《盛京时报》兼并《大亚公报》、《民报》、《奉天公报》、《奉天日报》、《民生晚报》等华文报纸,成为东北第一大报纸,销量达18万份,对东北报业形成了垄断性控制。
结语
九一八事变前后《盛京时报》的言
论和报道充分表明该报是实行日本文化侵略的殖民机构。它契合国人心态的舆论宣传极具迷惑性、隐蔽性和鼓动性。根本目的是搅乱国际视听,颠覆国民党的政治权威,在民众中制造思想混乱,从而为日本扩大侵华战争服务。
编校:杨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