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尊重是将细节做到极致

2009-11-02 02:49闵小红
中小学德育 2009年18期
关键词:字幕卡片细节

闵小红

不久前,我有幸观摩了由台湾地区卓越教师苏兰执教的录像课《谈电影》。这一节课带给我的震撼是巨大的,我甚至忘了做笔记,可苏兰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却是如此深刻地印在我的脑海里。苏兰老师的课堂与我们传统的语文课堂有很大不同,其间的细节以及其中自然流露的教育理念让人称道。

[细节一]

上课过程中,苏兰老师叫得出每位学生的名字,而且都叫的是两个字,声音柔柔的,听来格外亲切。她每提问一位同学,总是说:“x x,你请。”而不是把全班同学一律称作“你”。

[反思]

在我们自己的课堂上,面对熟悉的学生,老师请同学回答问题,一般都是直呼其名。如果是借班上课,面对陌生的学生,我们会一口一个“请你来”,做得好的会走到孩子面前做个“请”的手势。为了表示我们心中装着每一位学生,我们在提问时偶尔也会翘首巡视后面几排,然后举手遥指某个学生,

“请最后一排那个男生”,或“那个扎着两个羊角辫的女生,哎,就是你”。我们以为自己已经尊重了学生,已经在“以生为本”了。然而,我们没有想过当自己被别人喊作“坐在最后一排的那个男老师”或是“那个披着长发的女老师”的感受,除非你天生丽质,否则多少会有些尴尬后才能进入答题的状态。而苏兰老师对学生的称呼让人耳目一新。开始觉得很奇怪,初次见面,她怎么能叫出每一个孩子的名字,而且一般只叫两个字,比如“小文、春晓、宇桐”,显得格外亲切。仔细一瞧,原来每一个孩子胸前都贴着自己的姓名,这是一个并不难做到的细节动作,然而我们又有谁想到必须得这么做呢?我想,当苏老师用特别温柔的声音很自然地叫出这些名字的时候,师生间的距离会一下子缩短,学生也会不由自主地放松情绪,愉快地投入学习,享受与老师真正平等的对话。

[细节二]

上课伊始,老师手握一叠形似书签的长方形卡片,向同学们讲明:“上课一定要积极发言,发言的同学可以得到我手中的小卡片,但不可以重复别人的发言。先讲先发,最后还没拿到小卡片的同学会很惨,那就是要回答最难的问题。”

上课过程中,苏老师问:“谁还没有得到我的小卡片?”几名同学纷纷站起来后,苏老师问:“想得到吗?那你想想,它们还有哪些异同?你可以从大小、颜色人手。”

课已尽尾声,苏老师问:“还有谁没有被老师提问?”这时,站起来四个孩子。苏老师把四个孩子请到台前,让全班同学用掌声鼓励他们。然后,苏老师问:

“‘微笑的鱼这个题目还可以换成什么?座位上的同学把你的答案写下来,我来请台上的四位同学一个一个回答。”前三位很快在老师的引导下作出了回答。轮到最后一位女生了,苏老师变换角度多方引导,小女孩还是不吭声。

苏老师转而问全班同学:

“××是不是我们班比较害羞的女孩?”

“是。”孩子们齐声回答。

“那我们用力地给她鼓掌,好不好?”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

“‘微笑的鱼还可以说是‘快乐的鱼。”终于,小女孩怯生生地回答。

“不行!已经有同学说过了,要说别人没有说过的。”

在苏老师的启发下,小女孩终于说出了属于自己的见解。

[反思]

每一位老师都希望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希望每一个学生在自己的课堂上成为积极的参与者,于是我们想尽了办法——送小红花、贴星星、允诺学生发奖品……但最后我们发现还是有部分学生无动于衷,游离在你的诱惑之外。就在上学期初,我对学生宣布每天放学前要统计课堂上发言的情况,没有发言的同学要被扣除“学习之星”。采用这样的方式,就是想调动全体学生思考问题、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特别是督促那些不爱表现自己的孩子。可话是这样说了,行动却并没有真正跟进。一星期了,我总是以没有时间为借口,为自己说了而没有做到的事开脱。久而久之,学生参与课堂的劲头又消减了。

回头再看看苏兰老师的课堂,她在上课伊始就与学生约法三章:发言即可得卡片,但不得重复别人的,最后得不到卡片的要回答最难的问题。这样的开始,既有利诱,也有威逼,保证课堂上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学习,不做学习的旁观者。而且苏老师的“规则”是“说别人没说过的”,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课上,我们时常会听到苏老师这样的话语:“还有谁没有发言?…还有谁没有收到卡片?”“还有机会,你来说。”

“把机会让给没有发言的同学。”“最后的问题了,留给你们。”……试问,有谁能像苏兰老师这样,不厌其烦地统计还有哪几个学生没有发言,真的有学生回答不出来时又不为难,而是不动声色地降低问题难度,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享受成功?又有谁能像苏兰老师这样坚持,坚持每位学生都做到“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这才是真正的“面向全体”,这才是一个老师心里真正装着每一个孩子,全力保证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课堂上展示属于自己的精彩。

[细节三]

课前,苏兰老师拿出自己的手机,对着全体老师说:“这是我的手机,现在我请大家跟我一起做一个动作:把手机关掉。”把手机放下后,她又意味深长地说了一段话,主要意思是:在前一天张树林老师的课上有手机铃声,以及手机铃声会影响学生、影响讲课的老师。

在看完动画片《微笑的鱼》后,屏幕上开始滚动播放字幕。这时孩子们开始左顾右盼,苏兰很耐心地对孩子们说:

“每部影片都是摄制组辛勤工作的结果,而且这些动画片都是幕后的导演及工作人员辛苦做出来的,所以我们要尊重他们,把字幕看完才对。”于是她陪着每个孩子和每位听课的老师看完了所有的字幕。

[反思]

我们经常教育孩子要学会尊重他人,但是我们带给孩子的常常是大道理与口号式的套话,真正落到实处,恐怕我们自己也不能真正践行。我们带领学生去电影院看电影,常常是一出现字幕,就领着学生出去排队,谁曾想到这却是教育孩子学会尊重的大好时机?而苏兰老师在这样的大型公开课上身体力行,课前请每位老师跟着她关掉手机铃声,甚至不惜花上宝贵的课堂时间陪着学生把字幕看完,这样的两个细节是不是使“尊重他人”这种价值观的引领更自然、更具体、更深入骨髓呢?

尊重孩子,才有资格教育孩子;尊重孩子,才会细微地体察孩子;尊重孩子,才能真正地理解孩子。有了真正的尊重,才有真正的教育,而真正的尊重不是在口头或笔端发出几声呼吁,而是不厌其烦甚至不怕引起质疑地将细节做到极致i

(作者单位:南京市溧水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李红霞

猜你喜欢
字幕卡片细节
卡片排一排
健忘卡片
电视剧字幕也应精益求精
水往高处流
快速搜寻和下载电影字幕文件
自己动手 调整错乱的影视字幕
关注48个生活细节
简单快捷提取视频文件中的字幕
细节取胜
时尚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