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正宇
摘 要:备课得从解读文本开始,要让学生进入文本,教师首先要进入文本。走近作者,才能走进文本;如何才能让学生进入文本,需要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关键句。透过这些关键的词句,去打动孩子们的心。
关键词:怀念母亲;备课心得;解读文本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9)07/08-0056-02
备课得从解读文本开始,要让学生进入文本,教师首先要进入文本。翻开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六课《怀念母亲》,认真读起文本来。
一、与文本的第一次碰撞
自古以来,母爱就是名人骚客笔下永恒的主题。选定这篇文章,就是因为被这篇文章里透露出的情感所打动。
“母亲、弃养、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孤儿、终天之恨、泪流不
止……”
我一遍一遍地读着,每读一遍就有新的收获、新的感动:我仿佛看到一位青年默默地站立在异国小城的阁楼上,沉寂地站在窗前,任太阳落山,任黄昏来临,眼睛里流露出浓浓的思乡情,心里萦绕不去的是那淡淡的凄凉!仿佛看到他躺在床上,听着风从窗外吹过,听着雨从风中落下,辗转反侧,不能入眠。遂翻身起来,写下那篇《寻梦》……
那么,作者为何说“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对母亲怀着敬意自然是应该的,可为何要加上崇高?对母亲的爱自然也是应该的,可为何是爱慕?作者为何要这样说?
另外,作者是谁?备作者,也是备课的重要内容之一,倘若对作者不了解,作为教者,怎么可能理解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情感呢?教者都无法理解作者的情感,又怎么奢望学生能明白。于是,我对文本的解读的正确性产生了怀疑。因为解读文本的要求是:要正读勿误读,要准读勿偏读。刚才的解读只是基于自我内心感受的一种理解,只是文本所描写情境在脑海中的一种再现。
二、走近作者,才能走进文本
于是,求助于网络,查找关于季羡林的资料。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在百度上输入“季羡林”三个字,居然找到1,170,000个网页!
季羡林,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我国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有诸多的各类作品,总计上千万字。被称为“国学大师、学界泰斗”,是“国宝”级的人物。
……
对于这样一位老人,我居然未闻其名,未读其文!我不禁为自己的浅薄而愧然了。如果不是上这一课,我岂不是到华发满头的时候也不知道季先生?
一部部作品、一篇篇文章被我找了出来,下载,品读。这时候,我不再想着教学设计,我只想走近季先生,走近季先生的内心世界。因为我相信,在读过这么多季先生的作品以后,教学设计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要想让学生有一碗水,教师应该有一井涌动的水,一河奔流的水!
三、与文本的再次碰撞
对季先生和季先生的文章有了更多的了解,听了上海青年名师戴建荣的教材解读后,再来读《怀念母亲》这篇文章,又有了新的感受。
季羡林先生的母亲是一位农村妇女,不识字,没文化,然而为了这个家,季先生的母亲付出了全部。这样的母亲自然是值得尊敬的,如果没有这样无私的付出,怎么能得到一份博大的崇敬?
季羡林先生与母亲相处不过短短六年时间,但季先生与母亲的感情却是深厚的。母亲弃养了,这是季先生心里无法言说的痛!痛到“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
季先生对母亲怀有强烈的感情,而且这种感情没有因时间的推移而减弱。在德国留学期间,母亲依然频来入梦,让季先生后悔自己与母亲相处的时间太短。赋得永久的悔!这个“悔”代表了季先生对母亲最真实的情感。
作者初到德国,语言不通,虽然季先生在哥廷根这个小城里遇到了良师益友,但并不能缓解季先生对祖国的思念,正如日记里写到的这样:“我现在还是想家,想故国,想故国的朋友。我有时想得简直不能忍耐。”季先生还说:“一想到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我就心潮腾涌,留在国外的念头连影儿都没有。”
可以看出,在作者心里,两个母亲的形象是重合的:生身母亲怀着殷切希望,把幼小的儿子送离家乡去求学;祖国母亲也怀着殷切希望,把青年的季羡林送去德国求学;生身母亲一生多难;祖国母亲也正处于战乱之中,人民饱受流离之苦……所以,对于季先生来说,两位母亲密不可分。正因为季先生已经永久的失去了亲生母亲,所以,季先生比一般人更觉祖国母亲的可贵,他再不会允许自己失去祖国母亲。
终于,我解决了心中长存的困惑,也找到了引领全篇的中心句和突破点: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两个“同样”说明了两个母亲在季先生心目之中的位置,“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正是季先生最真切的感受,这种感受是发自内心的,非得用上“崇高”与“真挚”这两个词,才能说明季先生的情感。
四、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毫无疑问,季羡林先生这篇文章注重强烈情感的表达。这种表达不是虚假的,而是真实的;不是淡淡的,而是强烈的;不仅可以细细品味,而且还可以直接触摸的。
但学生年龄还小,特别是现在的学生对亲情的淡薄,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态度和方式,能否顺利体会到这种情感?又如何带领学生一步一步走进这种情感?应该让学生体会这种情感到哪种程度?再则,学生对作者的不了解,又该通过哪种方式去解决?仅仅是布置查阅资料,因学生家庭情况,学习习惯的不同,怕是不能落到实处。靠教师个人进行信息的搜集,向学生讲解?学生怕是不会感兴趣,而且也没有起到让学生真正走进作者,了解作者情感的目的。三则,语文教学,字、词、句、段、篇的训练,如何做到无痕……太多太多的目的,却不知在课堂上如何一一实现。
再次向戴老师请教,戴建荣老师一语点醒了我:“在解读文本时,我们要全、准、正,但并不意味着需要学生都去理解这些。毕竟他们的生活体验、生活经验还不丰富。你需要从文本里走出来,还原到课堂上去。要用语文的手段来解决语文的问题。”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取哪一瓢?还得学生说了算。真正有效的课堂,必须是建立在对学生的充分尊重和对学情的充分了解之上的!学生虽然年龄小,虽然自我观念严重,但毕竟对亲情,对母爱是有切身感受的。当学生进入了文本以后,必然会产生一定的情感共鸣,在课上,教师就一定要抓住并放大这种共鸣。
如何才能让学生进入文本?还得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关键句。透过这些关键的词句,去打动孩子们的心。这些句段要一遍遍地读,一遍遍地悟,做到读悟结合。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我们读一篇东西,无论诗歌词曲,总要像吃东西一样,细细咀嚼……把它的滋味辨出来。”这种细细咀嚼、辨别滋味的过程,就是读悟结合,也就是训练朗读、培养语感的过程。
学生因条件限制,不能做到每个人都去查找资料,那就老师精选与文本有关的资料与他们共享。
季先生是值得尊敬的,通过这节课,在学生心底留下一颗小小的种子,然后静静地期待以后能慢慢发芽生根,再开出更加艳丽的花朵。
在实际上课的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流逝,学生们的脸上露出了凝重的神情。在交流中,我们仿佛在透过文字与季先生进行着情感的交流。学生们的回答也极为精彩,可以看出,这篇文字深深打动了他们的心。
要想上出一节好课,从备课开始。要想备出一节好课,从解读文本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