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 鸣
在建国60周年大阅兵上,中国空军派出了历次以来最为强悍而庞大的现役战机阵容,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深切感受到了新中国60年来装备发展的飞速进步。然而,型号如此繁多的各型战机,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空军在装备更新和编制体制改革上的某些尴尬与无奈。相比之下,美国空军只用F-15和F-16两大战机家族,便承担起中国空军8个战机型号所担负的全部任务。显然,在现代化空军发展的道路上,中国空军还有相当多的问题亟待解决。
中国空军战机装备型号现状
目前的中国空军航空兵战机部队,也许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同时装备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机型的空中力量。其中,属于第一代的包括强-5系列,属于第二代的包括歼-7系列、歼轰-7A和歼-8系列,属于第三代的包括歼-10、歼-11系列、苏-30系列和苏-27系列。而在类型上,这8个系列型号家族又分属制空战斗机、多用途战斗机、前线战斗机、攻击机和战斗轰炸机,可谓纷繁复杂。
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历史遗留和现实诸多因素的制约。从历史发展上看,我军航空兵战机部队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以歼-6和强-5家族为主,辅以少量歼-5、歼-7。之后,与西方局势的缓和以及北方重兵的威胁,使得我国一方面加快国产截击机研制的步伐,一方面引进西方技术,由此诞生了歼-8、歼轰-7两个新成员。苏联解体后,我国与西方的军事技术交流因故中断,原先势不两立的仇敌反而成为友好的近邻。于是,中俄军贸大门重开,苏-27及苏-30系列涌入国门。进入新世纪,我国与西方、俄方技术交流的结果终于开放出两朵灿烂之花——歼-10和歼-11。
可以说我国用十余年的时间,完成了从第一代战机生产、第二代战机成熟到第三代战机问世的飞跃,比西方完成同一历程的时间缩短了差不多十年。但是,发展速度的加快,同时也意味着负担的加重。从第一代战机直接跨越到第三代战机,无疑在人员培训、后勤保障、部队编制和战术变革等诸多方面面临都许多挑战。因此,即使能够采购到足够的第三代战机,我军航空兵战机部队也不可能一下子全面换装。
现实因素对于我军航空兵战机部队装备体系的影响,其实比历史遗留问题更突出。首先,面对第三代战机高昂的采购费用,空军和海军想必要精打细算一番:是采购少量的三代机,还是采购更多的二代机改型,这是一个不太容易做出的选择。其次,我国航空工业在第三代战机的生产能力上,还无法满足快速换装的要求。比如成飞,现在要生产歼-7、FC-1和歼-10三个机型。国外用户就曾以该公司根本无法保证交付为由,将歼-10排斥于竞标者之外。该国外用户的这个说法尽管有托辞之嫌,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外对于中国航空工业生产能力的担忧。再者,目前部队装备的大量第一代、第二代战机尚有相当的剩余寿命。我国军方显然也没有美国军方那样财大气粗,只能物尽其用。
反思与启示
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不应该超出国家的承受能力。反过来,国家发展的方方面面,也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其军事实力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与美国在空中力量上的差距,说到底,是两国综合国力,包括社会、经济、文化乃至思想上的差距。与美国相比,我国社会经济还远未到达成熟市场经济的程度,在建军的指导思想上,也一直缺乏系统、科学的体系。如果能通过对中、美战机装备体系的对比和反思,认识到差距究竟在哪里,那么也是一个不小的进步了。
后勤保障对于战机机型的繁与简,影响最直接的恐怕是部队的后勤保障系统。我们不妨先来看看这样一则来自2008年1月4B《中国青年报》的消息:
“今天上午,随着数十架不同机型的飞机在航空兵某机场成功起降,标志着中国空军首批多机种综合保障基地顺利完成建设任务,也标志着空军航空兵场站飞行保障由一个机场只能保障较少机型,向同时具备保障多个机型转变,保障效率大幅度提升,保障模式实现历史性跨越。
……据空军后勤部领导介绍,目前,担负空军航空兵飞行保障任务的机场,绝大多数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按照保障第一代作战飞机作战要求修建的,只能保障较少机型起降。随着空军作战飞机性能的不断提升,这些机场凸显出保障功能单一、设施装备不配套、物资储备不足、伪装防护建设滞后、防护生存能力弱等问题,难以适应空军在现代高技术条件下作战使用的现实要求……
笔者在某多机种综合保障基地看到,运输机、直升机以及不同型号的战斗机,不时从刚刚拓宽、翻建的滑行道、跑道飞向蓝天。在飞行外场指挥室,场站领导告诉笔者,空军有关部门针对进驻机型增多、数量加大、需入库存放的物资器材明显增多,以及专业工作用房通用性能差,不能满足新型战机使用要求的情况,增建或新建部分工作用房;针对飞行后勤保障任务空前增加的情况,为多机种综合保障基地调剂了飞行员餐车、跑道清扫车、跑道抢修车、助航灯光车等专用后勤保障装备,并针对不同的机种需要不同的加油车的情况,组织力量研制了多功能管道加油车,实现一辆加油车可以为所有机型的战机加油,不仅提高了效率,也减少了装备数量;针对保障机型多,物资消耗量大的实际,按照保障战机的数量、机型及其作战强度、时间,为多机种综合保障基地补充了弹药、油料、航材和野营装备等作战物资储备,确保参战的各型飞机作战后能回到基地进行维修、补充和再次准备。”
看到这个消息,笔者不知道应该是喜还是忧。从该消息发布者的角度来看,我军首批多机种综合保障基地顺利完成建设任务,是一件值得高兴和纪念的事情。然而,反过来想,是不是在此之前我军航空兵的所有机场都不具备多机种、多机型保障能力?一旦爆发战争,面对高强度的技术兵器对抗,我军航空兵机场究竟能否满足后勤保障要求?这一切都令笔者充满了担忧。
如果说平时我军航空兵部队的训练还可以有时间进行规划和准备的话,到了战争爆发的时候,敌人是不可能事先给你时间准备的。设想一下,如果某型战机因故降落在一个没有建立其后勤保障系统的机场,那么这些战机是不是就会因此而丧失再次出击的能力。报道中提到,机场“组织力量研制了多功能管道加油车,实现一辆加油车可以为所有机型的战机加油”。想见,之前连各机型的加油系统都无法通用,更难说零部件储备和检修系统的完备了,我军航空兵部队机型繁杂的缺陷由此可见一斑。
不妨再做一个比较。假设要使用空中力量执行从制空、对地精确攻击到近距支援、反辐射等任务,并具有独立后勤保障能力,按照美军混编联队的设计,最多只需要F-16C、C-130和KC-10组成一个机队就可以了。F-16C以其优异的多用途能力,完全可以胜任各种对空
对地作战任务;C-130保障其后勤维护设备和人员能够随战机机动,KC-10则为整个机队提供空中加油,保证战机执勤和机队长途飞行。可以想象,如果要我军组织实施这样一支机队,在战机型号方面就至少需要歼-7(前线制空)、强-5(近距支援)、歼轰-7(对地精确攻击)和苏-27SK(远程截击)等4个型号的战机。余下的保障机队还需要一批运-8、伊尔-76和轰油-6给予支持。两支机队的综合作战效能孰强孰弱,不言自明。
人员培训每一代战机之所以用“代”来划分,起码说明其技术上是有着质的变化的。随之而来的,便是空勤及地勤人员能否迅速地从适应上一代战机转变到适应下一代战机上。如果这一过程不能顺利、及时地完成,无疑将极大影响部队换装后战斗力的形成。
不妨先看一下美国战机更新换代的例子。当我们从F-86一直审视到F-22这五十多年美国战机的发展脉络,自然可以发现:在喷气式战机的初期和大发展时期,美国战机型号发展频繁、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除了冷战紧张对峙因素外,应该还包括了技术尚不完全成熟时,在型号发展上遵循的循序渐进的规律。几乎无法想象,一名长期驾驶F-86的飞行员能够很快适应F-4的性能和操作习惯。如果中间依次加上F-100、F-105,无疑会更合理:F-100可以使飞行员熟悉和掌握超音速战机的操作规律,F-105则可以使飞行员习惯于第二代战机的航电系统。第二代战机时代结束后,航空技术已十分成熟并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尤其是飞行模拟技术的出现,使得飞行员在熟悉新一代战机时面临的难度大大减轻。就美国空军目前情况来看,飞行员从第三代战机转向第四代战机,在操作习惯上已不存在任何不适。由此,飞行员便可以将更多精力集中于战术的创新及战机潜力的挖掘,其形成战斗力的过程已大大加快。
反观我军航空兵部队,如果说从歼-6换装到歼-7难度还不大,那么从歼-7换装到歼-8,甚至苏-27、歼-10,无疑将面临太多的不适。尤其让人感到心酸的是,据某位著名试飞员回忆,其刚刚接触到苏一27时,竟然对平显这种现代战机必备的机载设备感到陌生。连接触最前沿技术的试飞员都是如此,普通飞行员能达到什么水平也就可想而知了。现在,我军航空兵部队现役战机的技术跨度都不小,至少比美军当年更新换代时要大得多,比如歼-6和歼-7基本上只能近距格斗;到了歼-8F才有真正意义上能够用于空战的机载雷达,并开始初步接触超视距空战;歼-10基本属于制空战斗机,近距和超视距空战都要熟练;苏-30系列的要求则更高,不仅能空战,还要执行对地精确打击。我们不妨数一下,这其中有多少个曾经在世界航空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技术门槛:以“一平三下”为典型代表的座舱综合航电系统、高性能机载火控雷达、超视距空战、以头盔瞄准具配合第三代格斗导弹的近距空战、对地精确打击等等。这些门槛,美国人从F-4开始便一个接一个地跨过,期间经历数十年,不仅使空勤和地勤人员有充分的适应时间,而且相应的战术设计也相当成熟。与之相比,我军航空兵部队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真正接触第三代战机,至今不过十余年时间,在空勤和地勤人员的培训上,以及相应战术规范的制定上能达到怎样的水平,笔者实在无法感到乐观。况且期间美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历经多次局部战争的考验,其作战经验之丰富足以令大多数国家难以望其项背。这些作战经验给航空部队带来的深刻影响,又岂是跟踪和模仿所能达到的。
军工企业重组相比美国空军和海军战机的更新换代,美国各大军用航空企业之间的搏杀完全可以用血雨腥风来形容。可以说美国空军和海军战机型号的变迁,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美国军用航空企业优胜劣汰之巨变。
看完上表,我们会发现:曾经在活塞式战机时代傲视群雄的北美公司(代表机型为P-47)和共和公司(代表机型为P-51)消失了,曾经以F-4和F-15两代重型主力战机占据美国空军和海军绝对霸主地位的麦道公司也消失了;老牌公司格鲁曼被迫与同样境遇的诺斯罗普合并,以避免被洛·马兼并的命运。美国军用航空公司之间的竞争,几乎可以用残酷来形容,很多情况下一个机型的命运就可能对公司前途产生重大影响。比如共和公司推出F-105击败北美公司的F-107A后,力图向美国空军推销一型亚音速近距支援攻击机。却不料美国空军已沉迷于超音速的快感里,哪里瞧得上亚音速战机。陷入困境的共和公司被费尔柴尔德公司收购后,却意外迎来了越战后美国空军对于近距支援攻击机的迫切需求,其旗下的A-10至今仍在美军中服役并不断改进。真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相比之下,麦道公司的失败则源于其过大的野心和不加选择的收购。上世纪80年代中期,麦道手中握有F-4、F-15和F/A-18三种美国空军和海军主力战机的生产线,可谓风光一时。但是,急剧扩张也令麦道初现颓势,此时它却决意收购休斯直升机公司,意图在军用直升机领域大显身手。最终,1994年收购康维尔公司的失策以及在MD-12客机上的失利,成为压倒麦道脊梁的最后一根稻草。它所有的收购行为,不过是为凭借民机占得上风的波音增加与洛·马竞争的筹码而已。不过可惜的是,在一向以研制轰炸机和大型客机著称的波音手中,麦道的“鬼怪”团队似乎一下子失去方向,忘记了如何讨得美国军方的欢心。于是,在ATF和JSF两个美国空军最重要的军机项目上,波音接连失利,最后只能不断挖掘“大黄蜂”的潜力,艰难地分一杯羹。
回头看看国内各大航空企业的境遇,似乎比美国同行安逸太多了。国内各大航空企业自成立以来,还没有哪家被另一家合并或者兼并。曾经所谓的中航一集团和中航二集团,也不过是“中国第一航空部”和“中国第二航空部”的别称,连LOGO都几乎一模一样。所谓没有竞争、没有优胜劣汰,就不会产生真正的强者。看看今日的洛·马、波音和诺·格,哪个不是经历多少风雨、顽强生存下来并壮大的,而且他们中的每一个都横跨陆、海、空以及电子信息等多个领域。仅洛·马公司一家的科研生产实力,就足以令整个中国航空工业和电子信息工业汗颜。
更为重要的是,当今中国航空工业基本上依旧延续计划经济体制,各安其职,等着天上掉皇粮,不仅对军方战机机型的简化毫无帮助,反而会进一步加剧机型的增多。各个企业都希望自己能在军费中分一杯羹,而国家为了保证其生存,也不得不有所照顾。结果,早该淘汰的机型依旧在生产,部队急需的却得不到。加之科研力量分散、没有明确、统一的远景规划、彼此间还存在技术壁垒等诸多弊端,中国航空工业的腾飞谈何容易、我军航空兵部队机型繁杂的局面何时才能改观?!
对未来空中作战形态的探讨人们
对于未来,最难的是预测,最容易的是想象。正如威尔斯和凡尔纳都曾在自己的小说中幻想了颇有预见性的空战和轰炸,而美国的军事专家们却没有料到F-4在越战中的失利。这里,我们也不妨幻想一下未来空中作战的形态,从而审视一下我军战机装备体系的发展方向。
如果我们将眼光主要聚焦在未来十五年内,那么可以想象,除了美军战机部队有可能发生质的飞跃,我国周边国家的空中力量与现在相比,差距应不会太大。针对目前美国空军诸如将F-22临时派驻东亚地区和准备部署“全球鹰”无人战略侦察机等一系列行为,我军和国内航空工业不可能无动于衷。我国采取的最具针对性的措施,恐怕就是研制第四代水平的新型战机了。而对于未来空中战场态势的预测,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国新一代战机的技术状态。
笔者以为,美国空军和海军战机部队的未来发展,必然以有人战机与无人战机的组合作战为基础:有人战机实施指挥和监控、灵活应变,无人战机则冲锋陷阵。那么,一旦将来我军与美军爆发空中作战,我军战机将很可能面对美军的无人战机。即便到时候我军第四代战机已经批量服役并形成战斗力,当其面对在隐身、机动、信息网络等各方面均占据优势的美军无人战斗机时,究竟胜算如何,笔者感到并不乐观。因此,到底是否需要研制一型所谓的第四代战机,笔者并不以为然。况且目前我军空防体系还远未成熟、完善。如果未来十五年内我军能够下大力气精简战机型号、充分挖掘现有第三代战机的潜力,以建立起高效、立体的现代化空防体系,真正做到系统作战、网络化作战,那么应该要比单纯研制一型第四代战机要好得多。
当然,修盾不等于不要矛。我们应该意识到第四代战机最精髓的思想就是做“踢门人”和“点穴者”,而能够同样完成使命的并不一定要用类似的战机。完全可以发挥我军在航天技术方面的优势,锻造出一只精锐的长矛。只要让潜在的对手明白其空中力量的驻地完全在我方火力范围之下,且根本无法有效防御,便能够达到震慑的目的。也就是说针对超级大国优势明显的空中力量,我们不应笃信所谓“以地制空”的谬论,而应当大力发展“以空制空”的坚盾,并强力打造“以天制空”的利刃。
大国空中力量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体现着相互间的较量。美国全力发展第四代战机,意图使其战术机队具有战略打击的效能,且不免有误导之嫌。那么我国的应对之策就不应该被它牵着鼻子走,而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跳出对手故意设下的“游戏规则”陷阱。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战场上占得先机。
美国空军并不是一诞生就是强者。从1916年算起,美国空军90余年的发展历程固然有凭借综合国力崛起的优势,但是其更多的在于理论的创新和科学的发展观,而且其战略指导思想明确、坚定。如果没有领悟到这一点,那么中国的空中力量在未来将永远仰视着、远望着他们的背影,且越来越远。
(编辑一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