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拉帕特(M.D.Nalapat)(印度)
印度和中国的不少人不加质疑地把“欧洲文化世界第一”作为一种“时尚”学了过来,尽管他们自己的文化更为古老和复杂
我发现,中国人和印度人有一个滑稽的共同点,就是都喜欢花天价买西方名牌。
在这个一切经济行为都应当以性价比为第一考量的时代,许多亚洲人仍然愚蠢地热爱欧洲的奢侈品牌,即便这些品牌现在大多数在欧洲以外的地方制造,而且售价常常是实际价值的数倍。
6个月前,在班加罗尔,一位政界人士骄傲地向我展示了她的某著名法国品牌手包。一眼看上去,那个包跟我在孟买住过的一家饭店的免费洗衣袋差不了多少,却要卖惊人的3000美元。
每年,亚洲消费者们之所以心甘情愿地掷出数十亿美元买昂贵的包、鞋、手表、衣服和香水,是因为从内心深处,他们觉得自己的文化一甚至包括他们自己一在西方文化面前低了一等。
买车也不例外。一些欧洲汽车品牌比中国、韩国和印度产的汽车要贵出六七倍,但实际上,前者至多比它便宜的亚洲竞争者好两倍吧。如果让我做一个更理性的选择,那应该是买便宜很多、但同样舒适和优雅的其他车型,并把省下的钱用在更有意义的地方,比如在农村建一所学校。
在一些农村地区,买一辆奢侈车的钱足够建两所甚至更多所学校了。但在孟买和上海的马路上,豪华车仍然与日俱增。
那些花数十亿美元买奢侈品的人们大概并没有想过,建学校是一个更有意义的花钱方式。这与欧洲人形成了鲜明对比。在欧洲,保证基础教育的高质量长期以来都是第一要务一所以,也难怪欧洲人会觉得自己的文化是世界第一。
奇怪的是,印度和中国的不少人不加质疑地把“欧洲文化世界第一”作为一种“时尚”学了过来,尽管他们自己的文化更为古老和复杂。
我去过印度的一些村庄和小镇,在那里见过很多堪与欧洲博物馆藏品媲美的手工艺品。但区别在于,欧洲人善于发现并培养自身的才能,而我们亚洲人却总是看不见自己。
在这方面,中国比印度做得要好。中国人正在有组织有计划地寻找自己的流失文物,然后送进博物馆。
但仅仅珍惜过去是不够的。印度和中国都需要行动起来,发掘那许许多多村庄和小镇里蕴藏着的文化光芒,让那些隐在乡野田间的创意大师们像在欧洲一样被承认和尊敬。
对自己脚下这片土地的骄傲,将激励人民用一种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正是这种活力在过去6个世纪里充溢着欧洲,使这个面积不大的洲可以影响世界。
中国人在过去数年里已经自发把许多艺术宝藏运回了中国,而同时的印度呢,却一直在遭遇文物的流失。许多政府官员通过虚假报关,把真正的文物运出国外,从中渔利;还有人用赝品偷换真品。这样的情况自印度独立以来持续了60年,大概只有进行一项艰难的调查,才能查清印度文物失窃的真正规模。
放眼整个印度,老房子被拆毁,无价的古董或被盗或被以极低廉的价格卖出。如果印度不能学习欧洲那样,让自己的人民以历史为豪并保护文化,它就永远不可能有足够的自信创造一个光明的未来。
亚洲人真正应该做的,不是追逐售价远远高于实际价值的奢侈品,而是学习欧洲人的思维方式。
但悲哀的是,亚洲国家似乎更愿意“远交”。没错,欧洲文化无与伦比,但要知道,亚洲文化也是一样啊。
亚洲国家需要互相鼓励,充分认识并鼓励自己的创造才能。但大多数国家还是选了一条容易的路——把自己高超的脑力卖给欧洲人和北美人,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