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敏
颜渊这样评价孔子的学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 忽焉在后。”的确,一部《论语》实在是高深,难怪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今有东南亚各地掀起的“儒学”热潮,国内新课程标准改革也将《论语》作为高中语文课必选教材之一。本人恰逢第一轮教学,实属是“摸着石头过河”,幸而在摸索中渐渐找到了一点门路。《论语》教学须立足文本,由繁入简,因简而繁,细细的品味文言,方能真正读懂《论语》,读出自己心中“温暖的孔子”(于丹语),读出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的教育意义。
这里的“繁简”是针对教学设计而言,不是简单地或繁复地将文言解读成现代汉语,概括如下。
1.忽视译文注释的化简作用,研读文言的繁
教材的编排让《论语》的内容看似简单容易理解,但是实施教学的时候却是难以有效的。浙江省的教材是语文出版社的,共编入十五课,每课选入若干章,配有注释和详细的译文。学生通过阅读原文和译文基本上能够读出《论语》的字面意思,但是孔子和弟子这番对话的用意是什么,反应了孔子的思想中哪个观点,远不是这帮助理解的译文能解决的。这时候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进入对文本的研习,从简单的译文入手,多问几个为什么,离开“简单”的译文回归到“复杂”的文言理解中去。
比如孔子在评价众弟子时曾说子路“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这是为什么?子路跟随孔子周游列国不离不弃患难与共,虽然性格勇猛一些,但还不至于被诅咒“不得好死”吧。抓住这个问,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本章(11、13)的文字。学生也会产生阅读兴趣,仔细对照文白寻找答案,原来在众多弟子中,闵子、冉有、子贡皆是和乐正直的样子,只有子路是“行行如也”,很刚强直来直去的样子,于是孔子就担心勇猛的子路因有勇无谋而不能善终。至于勇猛的子路为什么得不到孔子的欣赏呢?这又需要钻研前后课文的“繁简”。
2.由简入繁,联系前面的课文深入理解文字
学习前几章的内容时以讲解当前篇章为主,相对来讲要简单些,越往后涉及的内容就多些,理解上要更复杂些,往往需要将前面的内容串联起来理解,这样就有了“前简后繁”的教学。
比如上面说的“勇猛的子路为什么得不到孔子的欣赏”的问题,就需要将前面的内容串联起来。孔子不欣赏子路的“勇”,这是为什么呢?由(11、13)上下文得知孔子是反对勇不赞成勇的,他说“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然而孔子为什么要反对勇呢?这就要参看前面所学的篇章,如在《克己复礼》中,孔子推崇周礼的根本原因是现今社会的制度被破坏了,“觚不觚,觚哉!觚哉!”春秋时期诸侯大夫因为自己的势力强大起来就不把天子国君放在眼里,随心所欲的破坏礼制,僭越上层统治者,像季康子“八佾舞于庭”,像阳虎“陪臣执国命”。他们靠的是什么,就是勇就是手中的武力,于是孔子极力反对“勇”,于是对有勇无谋的子路很少表扬多有讥讽批评,“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可见,生活中的孔子是十分生动的,他的言行和他的政治主张是一致的。通过对前文的梳理,把散落在各章里的原因找到,由简入繁,既可以理解孔子担心子路“不得其死然”的原因,又可以深刻的理解孔子的主张是贯穿整部《论语》的,是有系统的文化著作。
“义”在《论语》里经常出现,但是对“义”的定义却是不确定的,在注释中常直接翻译成义,比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就翻译成“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较为清晰地理解“义”的具体所指,需要联系前面学过的篇章。在《君子之风》中对君子的要求是“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义”是君子的本质,而儒家思想的根本是崇尚道德,如孔子认为南宫适是君子,他说“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真正的君子必须是具备仁德的,而“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儒家主张的“以义为上”也就是以道德为最高价值标准。学生跟着教师在记忆中搜索,将前后内容整合起来,对“义”的理解就比较全面也比较深刻了。
3.由简入繁,钻研文本理解核心思想
常常用一个“仁”来概括孔子的思想,但是“仁”是什么,《论语》里并没有明确的解释,未曾有过下定义的表述。假如我们只从文字的翻译中去找儒家思想的“仁”,最后只能得到一个模糊的概念,“仁爱”“仁义”“仁心”,具体的要求是什么,则需要钻研已学过的内容才能找到答案。孔子曾经要求弟子曾参用一个基本理念贯穿他的学说,曾参的回答是“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4、15)根据注解,“忠”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对人尽心竭力积极为人,然而怎么做才能符合此要求呢?需要举一些事例来形象的说明,比如为人子女,应该为父母做些什么呢?联系以前学过的篇章中孔子的观点,可以找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子夏问孝。子曰:‘色难。”“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围绕“孝”在现实生活中怎么体现的话题展开讨论,由“忠——孝——仁”将学过的内容融会贯通,加深对儒家思想的“仁”的理解。再比如,对待朋友怎样做到“忠”呢?孔子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对自己厚责即“克己”,联系前面曾学过“一旦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这样又回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仁”。
孔子教导孔鲤学习,说过“不学礼,无以立”,这句话的解释很简单,不学习礼节礼制无法立身,但是为什么呢?这“礼”与立身有什么关系?需要将前面的篇章中关于“礼”的内容串起来,《论语》对君子的要求是“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靠“礼”来实践君子的本质,而君子的本质“义”就是仁德。像上面的情况还可以举出很多,总之儒家思想的“仁”是对人立身于世的要求,无处不在,贯穿整部《论语》。通过对前后篇章的仔细钻研,举一反三,因简求繁,定可以将高深的儒家思想理解在心中。
以上是本人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点体会,从学生的反映以及教学效果和自身感觉来看,这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为把《论语》作为必选教材进入高中语文课对语文教师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如此博大精深的文化著作该怎样教才能达到预设的目的;教师自己对《论语》的理解能有多少,况且并不是人人都能理解孔子的;学生对文言文有抵触情绪,“读—译—背”模式已经让他们身心憔悴了。必须要找到一个方法,既能照顾学生对文言文的接受又能将文化著作的教育作用体现。现有的教材在编排上打散了《论语》的整体性,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将儒家思想割裂开来,而应该立足于“因简求繁”,以一个简单的问题作为突破口深入理解儒家思想的精髓,读出自己心中的孔子。就像于丹讲过的,“古今中外圣贤的意义是什么呢,就是用他们生活的历练总结出来一些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用的道理。”不走进文本怎么能走进他们的生活;没有“因简求繁”的态度,只会停留于表面而无法走进圣贤的生活。但是这“繁简”不是一味的求繁,而是教师应有的一个理念,教学不能停留在对文言的疏通上,需要在处理文本时以不怕繁的心态根据实际情况钻研教材内容。
收稿日期:2009-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