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史中语序变化与语法化》评介

2009-10-28 07:01黄立鹤
现代语文 2009年9期
关键词:古汉语语序现代汉语

摘 要:孙朝奋的专著《汉语史中语序变化与语法化》是国外汉语语法化研究的重要英语著作之一,该书为汉语语法历时研究构建了新的理论框架。本文对该书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评介,并指出部分值得商榷之处。

关键词:《汉语史中语序变化与语法化》 语序变化 语法化 理论框架

一、引言

我国汉语语法化研究历史悠久、成果甚丰,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引进西方当代语法化理论后,汉语语法化研究就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相比之下,国外汉语语法化的研究则缺乏系统性,相关深入研究的文献也较少,且多拘泥于某一具体词汇或结构的演变过程,主要为西方语法化理论提供汉语实例。美国斯坦福大学孙朝奋教授的专著《汉语史中语序变化与语法化》(Word-Oder Change and Grammaticalization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被法国著名汉学家阿兰·贝罗贝称为“第一本关于汉语历史语法的英语著作”,是国外汉语历史语言学研究的重要文献之一。

二、评介

本书系孙朝奋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的,由斯坦福大学出版社于1996年出版。作者一反语言学中共时、历时相分离的研究传统,以认知为基础,紧密围绕汉语历史语言学中最重要的两个问题:语序变化与语法化,综合分析前贤时哲的研究,为探究汉语语法历时变化构建了新的理论框架,将汉语纳入语言演变研究的主流中。同时,本研究运用大量汉语实例批驳了Li&Thompson(1974)关于汉语正从SVO语序演变为SOV语序的观点和Lightfoot(1984)认为部分语言演变属于由非语法因素触发的非连续过程的观点。

全书共分六章,下面简要介绍本书内容。

第一章主要介绍语法化理论及汉语历史句法研究。作者将汉语史大致分为上古汉语(公元前500年至公元200年)、中古汉语(公元201年至1000年)、近代汉语(公元1001年至1900年)和现代汉语(公元1901年至今)四个时期,并选择最具各个时期语言特色的历史文献作为研究语料,包括《左传》《孟子》《世说新语》《敦煌变文》《祖唐集》《朱子语类》《朴通事谚解》和《老乞大谚解》等,同时考虑了汉语南北方言差异的因素。作者介绍了20世纪70年代以Li&Thompson为代表的部分美国学者关于汉语正向SOV语序演变以及Lightfoot从参数设置角度考察汉语中介词短语位置变化的观点,并认为汉语历史语料并不支持这些论述。随后,作者指出本研究中涉及认知语言学的象似性规律。

第二章讨论了汉语史中介词短语位置的变化。Li& Thompson(1974)曾认为,随着汉语语序从VO向OV的变化,介词短语的位置也会从上古汉语时的处在动词之后移到动词之前,因此前者是“因”,后者为“果”。作者分析汉语历史语料后,认为两者并不具备因果关系,介词短语位置并不是判定发生语序改变的标准。上古汉语中的介词短语既可位于动词前也可位于动词后,是各种结构的语法化造成汉语介词短语位置的变化。现代汉语中“把”字结构属于OV语序,但它是汉语史上“把”代替“以”的结果。其它介词结构的演变过程包括:介词“於”作为动词后方所标记逐渐被“在”代替;连动式及“與”表示双宾语结构的出现削弱了动词后介词位置的地位;上古汉语中动词前被动标记“為”的大量使用减少了动词后介词的出现数量;“于”在近代汉语中不再位于动词后标记来源及方所。因此,现代汉语中的介词短语除表方向介词“到”“在”和表受事介词“给”外,已不再位于动词后了。

作者详细考察了被动标记“被”、比较结构、双宾语结构等的演变过程。在上古汉语中,存在包括“於”在内的三种被动结构,另外两种是位于动词前的“为”结构和“见”结构。由于语法化的“择一原则”,“於”逐渐失去了表被动的用法,“见”也最终让位于“为”。中古汉语后期,“被”替代“为”成为最主要的被动结构。上古汉语中动词之后的“於”同时也是比较结构,其使用频率直至近代汉语时才下降。在这期间,“如”和“似”曾承担比较意义,但从近代汉语起“比”发展成为唯一的比较结构。双宾语结构中的“與”在中古汉语时期语法化为介词,并在近代汉语时期被“给”替代。至此,动词后介词短语位置变化全部完成。

本章最后结合上述汉语介词短语位置变化过程,分析批驳了Lightfoot(1984)关于语法演变涉及参数重新设置因而非渐进,而在某一时期突然发生大变动并重新构建语法的观点(胡壮麟,2003)。

第三章主要探讨“把”字结构及其语法化。作者从现代汉语“把”字结构入手,首先分析介词短语“以”字结构,认为它是“把”字结构语法化的触因。作者将“把”视为高及物性标记,并指出“把”字结构的语法化过程并不表示SOV语序的形成,原因有二:第一,“把”字结构是替代“以”字结构演变而来的(有学者对此持不同态度,参考何亚南,2001);第二,从中古汉语起,实际使用中包括“把”字结构在内的OV语序结构不到现代汉语句法的10%。另外,直到19世纪后,“把”才从完全动词和动词前主位及受事标记语法化为高及物性标记。本章同时从自主律(integrity)、聚合变化(paradigmatic variability)、关联(bondedness)、辖域(scope)等角度考察了“把”字的语法化。

第四章主要探讨“了”的演变过程。作者首先区分现代汉语中两个不同语法功能的“了”,一个是后缀体标记,另一个为表完成体的句末附着词。前者语法化过程为:“了”(liao)在中古汉语时期为表示“完成”义的动词,构成“VO了”语序。到近代汉语时期(公元10至14世纪),“了”开始语法化并逐步演变为后缀体标记,语序变为“V了O”。后者是汉语史上不同时期位于句末的“了”“也”“来”互相交替的结果,最后由动词“来”语法化而来。虽然两个“了”语言形式相同,但语法化来源相异。

第五章主要探讨“得”的演变过程。现代汉语中“得”的用法十分丰富,保留了汉语史上各时期“得”字结构的用法。作者认为可从“连续统”(continuum)的角度解释这一现象,即现代汉语中“得”字不同用法是其不同语法化阶段的产物。“得”最早出现于古代青铜器铭文,为“获得”义动词。之后,“得”获得“可能”义,在上古汉语中已经有31%的“得”在“得V”结构中以情态助动词的身份与其它动词共现,并在7至9世纪形成新的“V得V”和“V得S”结构,自近代汉语起“V得V”逐渐成为“得”字结构最普遍的用法。作者认为“得”的语法化具有跨语言参考意义,即认识情态(epistemic)来源于根情态(root modality)。

第六章在前五章考察汉语史实的基础上,探讨其中的理论蕴含。作者首先对Lightfoot和Kroch的观点提出挑战,认为前文考察的汉语语料并不支持关于在句法变化中区分语法变化和非语法变化、非语法变化不可测定研究的观点。汉语介词短语位置变化及“把”、“了”、“得”的语法化是在句法和语义互相作用下共同触发的,其中涉及的“重新分析”与特定语言系统中的象似性有关。语法化现象本质上是一个漫长的渐变过程,其中体现了分层(layering)、分离(divergence)和滞留原则(persistence)。以“得”的语法化为例,现代汉语中仍保留古汉语中“得”的用法,这些都是对Lightfoot所谓语法变化具有突发性、彻底性等观点的有力反驳。作者认为在语法化过程早期,说话人对某些表达的重新分析和类推具有一定的突发性,但其不属于语法变化的本质特征。另外,作者通过对汉语介词短语位置变化的考察证明了语法变化与语言参数重新设置之间没有直接关联。

作者还探讨了语法化与象似性的关系。纵观“得”“了”“把”的演变,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语义象似性触发了它们的语法化过程。同时,语法化不同阶段及其在共时语言系统中的反映,也呈现象似性规律。

三、结语

本书为汉语语法演变的历时研究构建了理论框架,并从新的角度如认知语用学象似性等探讨语法化动因,将汉语语法历时研究纳入跨语言研究视野,成为国外为数不多的重要汉语语法历时研究英语文献。同时,本书还介绍了大量国内前贤时哲的研究,对国外汉语语法研究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本书也存在部分值得商榷之处。如判断《朱子语类》是否体现汉语北方方言问题上,作者认为由于弟子来自全国各地,朱熹只能采用当时教育阶层使用的北方方言交流,因此判定《朱子语类》是早期汉语口语(北方方言)的重要文献。但有学者认为,朱熹主要生活在今福建、江西等南方地区,其语录应当体现南方方言特点(Wadley,1997)。另外,在考察汉语被动结构时也没有涉及“叫、让、给”等重要语法化过程。

参考文献:

[1]Kroch,Anthony.Reflexes on grammar in patterns of language change[A].Language Variation and Change,1989.

[2]Li,Charles,and Sandra A.Thompson.The semantic function of word order:A case study in Mandarin[A].In Charles Li (ed.).Word Order and Word Order Change. Austin: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1974.

[3]Lightfoot,David. The Language Lottery:Toward a Biology of Grammars[M].Cambridge: MIT Press,1984.

[4]Wadley,Stephen.Book Review of Word-Order Change and Grammaticalization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by Sun Chaofen[J].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1997,Vol.56,No.3.

[5]何亚南.汉语处置式探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5).

[6]胡壮麟.语法化研究的若干问题[J].现代外语(季刊),2003,(1).

(黄立鹤 上海 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 200092)

猜你喜欢
古汉语语序现代汉语
一起来吹牛
“大力士”纸片人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高等师范院校古汉语教学改革的思考
标话词汇限定成分的后置
谈古汉语主语隐去对韩国语教学的启示
论“以”在古汉语中的介词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