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的第二个战役,是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进行的。淮海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发起,到22日为战役第一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华东野战军在碾庄地区歼灭黄伯韬兵团10万人,中原野战军也完成对徐州的战略包围。11月23日到12月15日,为淮海战役第二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中原野战军及华东野战军一部,在宿县西南的双堆集地区包围并歼灭黄维兵团11万人,华东野战军主力在杜聿明指挥的徐州国民党军三个兵团25万人向西突围时,将这股敌人合围于永城东北的陈官庄地区,并歼灭其中的孙元良兵团约四万人。12月15日到1949年1月10日,为淮海战役第三阶段。1949年1月,华东野战军发起对杜聿明部的总攻,全歼邱清泉、李弥两个兵团10个军约二十万人。淮海战役中,人民解放军经过66天紧张艰苦的战斗,以伤亡11万余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55.5万人,使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基本上获得解放。
(亲历)“猪肉粉条”劝降敌军两个师
亲历者:张学才
1948年12月,淮海战役进入最后阶段。
2日下午,家住萧县杭子村,时年19岁的我正在村后拾柴火,被两个离队到村上抢东西的国民党兵抓住,不由分说,两个大兵把子弹袋子都套在了我的肩上,逼迫我为他们做事。此时,华东野战军已把杜聿明集团三个兵团铁桶一般围在了以青龙集、陈宫庄、李石林为中心的狭小区域内。
杜聿明集团从徐州逃跑时,规定每人带七天干粮,却在陈官庄地区被华东野战军围困了近40天,断粮断炊,于是便抢老百姓的小麦、杂豆、山芋。到后来,把拖大炮的骡马都杀掉煮了吃,最后,只得到田野里挖麦苗、茅草根,扒冻坏的红薯,捡拾干红芋叶充饥。
老天也和他们作对,1948年12月中下旬以后,北风刺骨,大雪飞舞,天气出奇寒冷。蒋介石虽然每天派飞机空投食品,但对于几十万大军来说却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由于缺少吃的,又大多在旷野里露营,许多士兵都冻饿而死。他们脸色发黑,身躯僵硬,也无人过问,其状惨不忍睹。
我在青龙集东南庙台子国民,党军队的工事里,经常能听到东南方向解放军阵地上用手摇发电机带的大喇叭播出的劝降广播。
解放军和国民党军阵地相距较近的,解放军就用自制的铁皮、纸筒广播,向敌方阵地喊话:“蒋军弟兄们,解放军已经把你们包围得像铁桶一样,你们再也逃不脱了。”“愿意当解放军的,我们欢迎,想回家的,发给路费……”
解放军开饭的时候,便敲着瓷碗和搪瓷盆向敌军阵地上高喊:“蒋军弟兄们,开饭了,这有做好的猪肉粉条,雪白的馒头,欢迎你们来吃饭。”解放军的炊事人员少,忙不过来,就发动后方的群众帮助蒸馍,做菜。
饿极了的蒋军士兵不顾生命危险前来抢食饭菜,有的甚至一鼓作气跑到解放军阵地,加入到解放军的行列。
一次,解放军吃午饭时向国民党军阵地喊话:“对面的弟兄们过来吃午饭了。”姓刘的老兵带着三四个士兵不要命地向对面跑去,一军官端起枪就要打,旁边的几个士兵一齐求情:“长官,您就叫他们逃个活命吧!”军官方才住手。
解放军兵不血刃,采取攻心战术,为国民党军送饭的做法既削弱了敌人的抵抗力量,又减少了我军的伤亡,瓦解了国民党军的斗志。他们纷纷弃暗投明,有的部队甚至成班、成排、成连地向解放军投诚。我也在不愿为蒋家王朝卖命的机枪班班长耿全忠、上等兵张万香的带领下摸出工事逃回了家乡。
从1948年12月16日到翌年1月5日的20天中,就有14000余人向解放军投诚,约等于敌军两个师的兵力,在数量上削弱了敌军,为解放军尔后全歼正面之敌创造了条件。
一炮打下一辆坦克
亲历者:迟浩田
1949年1月6日,我军向杜聿明集团发起总攻。我们9纵担任西面和西北面的主要突击任务。在第73团的阵地上,7连掩护三营进攻。国民党军的坦克喷射着火舌,向7连阵地扑来。战士们急中生智,在战壕前挖了一些小坑,堆上高梁秆、玉米秸和干草,燃起浓烟。国民党的坦克兵闹不清这是什么战法,我们则趁着敌人的“乌龟壳”畏缩不前时,加紧修复掩体、工事,把战壕连成一体,有的战壕挖到了国民党军阵地中,打起了“地道战”,逼得国民党军只好步步后撤。
1月10日拂晓,天刚放亮,凛冽的寒风使劲儿地刮着,空气中夹杂着浓浓的火药味和国民党军施放的毒瓦斯气味,极度疲劳的战士们,正在战壕里抱着枪熟睡。我担心国民党兵偷袭,和连长轮流值夜班,一连几夜熬得眼睛又红又肿。查完一遍哨后,我找到一片洼地想“方便”一下,这时,突然从远处传来“轰隆轰隆”的马达声,我意识到是国民党军的坦克来了,急忙喊司号员吹号。
国民党军的坦克共有二十多辆,在我军层层阻截下,冲到我们团阵地时还剩下11辆。大家对打坦克感到很新鲜,情绪高涨,一点也不害怕。我说:“蒋介石送来了坦克,让我们尝尝‘啃坦克的味道。几十万敌人都被消灭了,剩下几只‘乌龟壳还能让它跑掉?我们的穿甲弹就是它的‘克星,一定能打它个底朝天!”战士们个个兴奋地大叫着:“打,打,打它个底朝天!”
我带着班长陶仁祥和战士李洪各、李彪,抱着火箭筒和炸药包冲上去堵截。国民党的坦克兵连忙开炮轰击,可慌忙之中哪还有准头,我们机警地避开敌炮火,几下快速的匍匐前进,就靠近了坦克,然后沉着冷静地以坐射的姿势端起火箭筒。只一发穿甲弹,就击中了坦克的右前侧。随着剧烈的爆炸声,坦克里冒出一团浓烟,但它还在挣扎着跑。陶仁祥火了,他赤手空拳冲到坦克跟前,“噌”的一下子爬了上去,大喊一声:“缴枪不杀!”
坦克盖掀开了,四个国民党兵双手举着枪,钻了出来,战战兢兢地喊着:“别打了,我们缴枪!”为首的一个高个子,向我乞求说:“长官,我们投降,我是战车一团三连连长陈荣基。我们已经好几天没吃饭了,肚子都饿瘪了,能给我们弄点吃的吗?”其余几辆国民党军坦克吓得逃之夭夭。我们团立即集中所有的火箭筒,乘缴获的汽车紧紧追赶,我也带了几个战士,坐上一辆汽车,瞅准一辆坦克追去。在兄弟部队的配合下,终于将敌人的坦克全部截住。
(现场)活捉杜聿明
1949年1月10日,淮海战役的最后一天,在华东野战军4纵11师卫生所附近的山芋田中,出现了十几个人影,鬼鬼祟祟。见到一个老百姓过来,其中一人便走上前问:“老乡,附近有解放军么?”“这方圆百里之内都是解放军。”那人一听连忙从口袋中掏出一枚金戒指,往老乡手中一塞,说:“你拿
着吧,不要告诉别人。”这位老乡又惊又疑,便报告给卫生所。
卫生所派出两名通信员问话,因为他们自称11师押送俘虏,但是答不出师长的姓名,便将他们全部扣押。通过询问,这十几个人中,一个自称是中央日报社记者,一个说是汽车司机,一个穿着普通士兵服的高个儿,自称是军需处长。其余都是当兵的,穿着与普通士兵不同的美式军装,拿着美式军械。
时任师政治部主任的陈茂辉听说了这个情况,便命令把“军需处长”、中央日报社记者和汽车司机带到他这边来。
陈茂辉回忆,当这三个人被带到他办公的屋子时,自己就命他们坐下,并递给“军需处长”一支解放区的“飞马”牌香烟。没想到那个“军需处长”没有吸,反而从大衣里掏出美国的“骆驼”牌香烟吸了起来。这个细节引起陈茂辉的注意。”
询问中,“军需处长”自称叫高文明,在13兵团,于是陈茂辉就让他把13兵团所有处长的名字写下来。但当“高军需”从大衣口袋里掏钢笔时,一伸手,就露出了洁白的手臂,手腕上还戴着一只高级游泳表;掏了半天,掏出的是一包美国香烟;再掏,又一包香烟;再掏,掏出的是一包牛肉干……最后,才掏出一支派克金笔,可是只写了“高文明”三个字后就写不下去了。
中午时分,草草地吃了几口午饭后,“高文明”提出要休息一下,陈茂辉便将他安排在了村口一间四周无墙的磨房中。
当日黄昏时分,在村子广场的俘虏中,传递着一个惊人的消息:总司令死了!陈茂辉说,他当时觉得奇怪,这个总司令是谁呢?然后马上联想到那个关在磨房中的“高文明”,于是立即派人去检查。原来那位“高文明”趁哨兵离开时,用一块小碎砖砸破自己的脑袋,弄得满脸是血,躺在地上装死。
陈茂辉一面命人把“高文明”送往卫生所,一面把那个“中央日报社记者”带来。
“高文明是什么人?你自己是什么人?你立即交代,如果你坚决反动,不肯坦白,马上就枪毙了你!”陈茂辉有些声色俱厉。
“记者”马上跪下说:“我交代!我交代!他是杜聿明……杜长官,小的是他的随从副官!长官饶命啊……”听到这个消息,陈茂辉一阵狂喜,马上从4纵联络部拿来了杜聿明的照片,并到卫生所再去看这位所谓的“高文明”。
“你叫什么名字?”陈茂辉笑嘻嘻地问。
“你已经知道了,何必再问呢?”“高文明”有些垂头丧气。
陈茂辉对比了一下照片,除了八字胡剃掉了和头上缠着纱布外,这位“高军需”和照片上的人一模一样。而在照片的背后,清清楚楚地写着:国民党中央委员,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战争罪犯杜聿明。
中央没打算发动淮海战役
1948年初,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并没有发动淮海战役——在江北打大歼灭战的打算。
在当时的中原战场上,刘(伯承)、邓(小平)中原野战军,陈(赓)、谢(富治)的豫西兵团,与陈(毅)、粟f{谷)的华东野战军兵团摆开了呈品字型的战略格局。
而国民党军队在中原也布下了强大阵势,集结了25个整编师(军),57个旅(师),敌我双方呈反复拉锯的僵持状态。
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张震时任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副司令员(后任华东野战军副参谋长),他说:“当时国民党军三个兵团集中,以一个为核心,双方交战的话,我军一个晚上啃不完对方,还没等到第二天天亮,敌军增援就来了……”
显然,这样的仗不太好打,毛泽东和中央军委认为,此时中原不宜打大的歼灭战。中共中央决定,由华东野战军主力组建东南野战军,执行南进战略任务,陈毅任东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粟裕任副司令员兼副政委,同时兼东南野战军第一兵团司令员兼政委。
毛泽东与陈毅商定,先由粟裕率第一兵团三个纵队于1948年夏季或秋季渡江南进,执行宽大机动作战任务,随后,由另外三个纵队组成第三兵团于次年二三月间渡江作战。毛泽东、陈毅与中央军委的意图,是以此迫使敌方改变中原兵力部署,以粟裕之兵力吸引敌20个至30个旅回防江南,以扭转中原战局。这是中央对全国军事战略的一项大的调整。
“斗胆直陈”改变中原战局
1948年1月27日,中共中央军委电令粟裕,要他率领三个纵队渡江南进,执行宽大机动作战任务。对中原战局的一时之困境,粟裕一直在思考中。
就在五天前,即1948年1月22日,粟裕向中央军委和刘邓发出了一封长长的电报,第一条就谈到了他对中原战局的设想,他建议“三军(刘邓、陈谢、陈粟)在今后一个时期,采取忽集忽分的作战方式”,“如能有两三次歼灭战,则(中原)形势可能变化。”
按照电报地支代月、韵目代日的惯例,1月22日称“子养”,此即为著名的“子养电”。在“子养电”中,粟裕写下了“斗胆直陈”四个字。
五天后,中央军委仍向粟裕发出了“渡江南进”的指令。粟裕立即率部准备渡江,同时思考改变中原战局的方略。经过三天的缜密思考,他又写了一份长达2000字的电报,于1948年1月31日上报中央军委。电报中,他设计了渡江南进时机、地点和方法的方案,同时重申了他在“子养电”中的观点与建议。,
时任粟裕秘书的刘祥顺至今仍被粟裕当时的大气魄所折服:“有了他这个建议,中国革命战争的进程改变了。”
接到粟裕的第二封电报,毛泽东特意把原定于2月1日返回部队的陈毅留下来研究,结果是部队渡江南进的战略决策依然不变,但中央采纳了他关于渡江时机、地点、方法以及“忽集忽分”战略的建议。
向中央立下军令状
面对中央军委的来电,粟裕仍然没有停止自己的思考,而且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自己的计划与设想。在此期间,他两次把自己的想法向陈毅汇报,陈毅甚是意外,但仍同意粟裕将建议上报中央。1948年4月18日,粟裕再次向中央军委建议:华东野战军3个纵队暂不渡江南进,而集中兵力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几个大规模的歼灭战。
三个月内,粟裕的三封电报,引起了毛泽东等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毛泽东约粟裕当面相商。4月30日,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在河北阜平县城南庄听取了粟裕的详细汇报,当即研究决定,在既定战略方针不变的前提下,同意华东野战军三个纵队暂缓渡江南进,留在中原地区大量歼敌。
“粟裕当时在中央实际上是立了军令状,因为毛主席提出在四至八个月时间内,必须歼敌五六个到十一二个正规旅。”回想当年粟裕“斗胆直陈”的结果,张效林——南京军区人民前线报原社长仍然面色凝重。
当时,中央军委给粟裕来电指出:“以歼灭邱清泉的第五军为夏季作战中心目标。”但此时粟裕得到了一个重要情报,开封城国民党守军兵力薄弱,他立刻设计了一个“先打开封,后歼援敌”的作战方
案。
张震回忆:“当时情况很紧急,我们一方面向毛主席报告,一方面下命令,毛主席很快就回电了,‘情况紧急时,你们应该独立处置,不要请示。”6月17日,华东野战军第三、第八纵队突然兵临开封城下,只用了五个昼夜就攻下了开封,三万国民党守军被全歼,赶来增援的国民党军队也被消灭了一万人。随后,粟裕命令部队主动撤出开封,隐蔽集结于睢杞地区,等待战机。
此时,国民党军邱清泉兵团、区寿年兵团增援开封,邱清泉兵团贪功冒进,而区寿年兵团却在睢杞地区犹豫徘徊,两兵团一夜之间拉开了40公里距离。
粟裕及时抓住了这一战机。华东野战军主力部队迅速切入两兵团之间,围歼战斗力较弱的区寿年兵团。激战六天后,歼灭区寿年兵团司令部、整编七十五师师部和第六旅一个团。前来增援的黄伯韬兵团也遭受了歼灭性打击,此役共歼灭五万余人。两场仗打下来共歼敌近十万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豫东战役”。
胸有成竹气吞黄淮
有了豫东战役垫底,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对粟裕有了信心。1948年7月,中央军委连续发出七份电报,要求许(世友)谭(震林)兵团在10日内夺取济南。分析敌我双方情况后,粟裕认为,攻占济南的条件还不成熟,他向中央军委建议:集中华野全军执行作战任务。按照这个部署,华野各个兵团向山东集结,在攻济打援战场上,华野参战兵力达到15个纵队,兵力达32万人,超过敌方27万人的总人数。9月16日,济南战役拉开序幕。经八个日夜激战,全歼济南守军10万人(其中两万人起义)。
9月24日,济南战役已到尾声,粟裕发电请示中央,建议发动淮海战役。第二天毛泽东就回电同意了。
原粟裕秘书、《粟裕传》编写组长朱楹介绍:“淮海战役发动前的1948年10月31日,粟裕向中央军委建议:‘此战役规模很大,请陈(毅)军长、邓(小平)政委统一指挥。(陈毅当时已经调到中原野战军工作)11月1日,毛泽东复电同意。次日,陈邓复电:‘本作战我们当负责指挥,惟因通讯工具太弱,故请军委对粟、谭方面多直接指挥。”
战争重任更多地压到了粟裕肩上。在淮海战役打响的第二天,即1948年11月7日,粟袼与张震彻夜长谈,分析全国战略态势,认为应该将淮海战役发展为南线战略决战。回忆那个夜晚,张震依然很激动:在起草这份给中央军委电报的过程中,我深深被粟裕同志的深谋远虑所折服,他不仅想到了下一战、下两战怎么打,而且想到大军渡江后在江南的仗该怎么打,也想到了全国解放后江南的恢复问题。”次日早晨7时,两人的建议化成电波,传向中央军委,这就是著名的“齐辰电”。由此,淮海战役演变为南线战略大战役,成为日后轰动中外的大决战。
链接:淮海战役第一功
淮海战役创造了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迹。中国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相比较,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都是以多胜少,惟独淮海战役是以少胜多。所以,斯大林听到淮海战役胜利的消息,连称:“60万战胜80万,奇迹,真是奇迹!”
中国和外国都有人把淮海战役与滑铁卢会战联系起来,称之为“蒋介石的滑铁卢”。但是,任何比喻都是不准确的。就这两次战役对于蒋介石和拿破仑的命运来说,确有相似之处。滑铁卢一战,拿破仑指挥的法国军队丧失殆尽,随即宣布第二次退位,“百日拿破仑政权”覆灭。淮海一战,蒋介石赖以生存的“命根子”——80万主力部队被消灭,接着在内外交困的政治危机中宣布“引退”,不久持续22年的蒋家王朝土崩瓦解。
但就战争规模和战争指导来说,淮海战役则远远超过了滑铁卢会战。滑铁卢会战,惠灵顿和布吕歇尔指挥的联军13万人;对拿破仑指挥的法军7.2万人,联军歼敌7.2万人,战争规模和歼敌人数不及淮海战役的五分之一。而在战争指导上,不论是战略决策还是战役指挥,更是大大超过了滑铁卢会战。
在创造这个奇迹中的过程,在战略决策和战役指挥两方面,粟裕都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毛泽东在1949年的一次谈话中说:“淮海战役,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事实雄辩地说明,这是一个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历史结论。
(背景)小车推出来的胜利
淮海战役是在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的广大农村地区进行的。战役规模空前,作战时间长,战区面积大,军用物资的供应量和伤员的运送量都很大。淮海战役发起之前、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就一再指示要充分发动群众,做好战役的后勤准备工作。地方各级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将一针一线、一块铜板、一粒粮食节省下来,集中起来,送往前线。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淮海战役期间,先后有12个纵队在徐州东南作战,每天需要粮食150万公斤,后来随着战事的演进,每天需要250万公斤之多。前线和后方的解放区人民,节衣缩食,想方设法为子弟兵筹集粮食、碾米磨面、运送粮草。妇女们为了不让子弟兵受冻,不分昼夜地缝制棉衣、棉被、军鞋,甚至不顾寒冬把自己的棉衣棉被拆了给子弟兵做军衣军鞋。
由于淮海战役战事变化迅速,保证交通顺畅就成了后勤保障中的重要一环。双堆集歼灭战前,宿西县组织民工一昼夜的时间就修好了濉溪至临涣的一段40公里的公路,保证了大部队及时赶到战场。萧县朔里乡几百名民工,扛着三百多块门板,在寒风刺骨的冬夜跳进冰水里,泡了一夜的时间,修好了两座大桥,为华野部队追歼杜聿明集团赢得了时间。
人民群众还和地方武装一起破坏敌人运输和通讯,直接参加战斗,打击敌人。在战役第一阶段敌第100军向徐州撤退时,江淮军区地方武装以一个连配合侦察队消灭敌先头部队一个连,使其全军不敢西撤,后被我军主力部队赶上消灭。随着战役的胜利,许多国民党官兵溃散逃窜,人民群众立即积极行动起来,布下了抓捕逃兵的天罗地网。
正是依靠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我军才有了取得最后胜利的根本保证,才造就了淮海战役的以少胜多的奇迹。正如陈毅元帅所说的那样:“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