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飒爽 潘 青 王英姿
摘要 介绍了鸡白痢的发病情况及病变特点,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鸡白痢;症状;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831.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3-0342-01
1 发病情况
鸡白痢是一种极其常见的传染病,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其排泄物是重要的传播媒介,同时也可通过鸡蛋垂直传播。本菌格兰氏染色为阴性,各品种的鸡均有易感性。1周龄以内雏鸡的发病率与病死率最高,表现为拉白痢,初为粥状,后为液状,恶臭,具有泡沫,污染肛门周围羽毛,干燥后阻塞肛门,引起排粪困难,鸡群出现尖叫,打蔫,甚至大群死亡,是威胁育雏的主要病原菌。随着日龄的增加,鸡的抵抗力也增强。成年鸡感染常呈慢性或隐性经过。大鸡一般不表现出临床症状,病菌侵害卵巢,使其液化或肉变。中鸡病程长,称之为副伤寒,有一定死亡率。火鸡对本病有易感性,但次于鸡。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春育雏季节多发。
2 病变
剖检死亡的鸡只发现,急性型一般无眼观病变。慢性型肝脏呈黄绿色肿胀,有粟粒状坏死点,质地脆弱;肾脏呈暗红色,肠黏膜充血,有粘液性渗出物;伴有腹膜炎,有少量淡黄色腹水,在肠管浆膜上有豆腐渣样纤维素渗出物,脾肿大,肺呈暗紫色,有大的增生灶或坏死灶,心脏有坏死性增生膜。
3 鉴别诊断
鸡白痢产生的症状与病变并不是该病所特有的,鸡伤寒和鸡副伤寒都可以产生相似的症状和病灶。鸡白痢在肺部引起的结节与曲霉菌相似,在雏鸡引起的关节炎和腱鞘的病变与滑液支原体和葡萄球菌病相似。成年鸡的局部感染,如心包囊和卵巢的病灶与大肠植杆菌、葡萄球菌和其他沙门菌引起的病变完全一致。还应注意鸡白痢与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和鸡球虫病的区别。
4 综合防治措施
4.1 严格种鸡检疫
从种鸡入手,挑选健康种鸡、种蛋,建立健康鸡群,坚持自繁自养,慎重从外地引进种蛋。每年春秋两季对种鸡定期用血清凝集试验全面检疫并不定期抽查检疫,以消灭带菌者,净化鸡群鸡白痢。一般通过全血玻片凝集试验进行检疫。种鸡群的检疫每年需进行2~3次,第1次可在40~70日龄之间,连续检疫1~2次,每次间隔10~15d;第2次应于全面开产后进行,坚持淘汰阳性鸡及可疑鸡,以达到净化鸡场的目的。经3~4次后一般可把带菌鸡全部检出淘汰,但有时也需反复多次才能全部检出。
4.2 加强雏鸡饲养管理
4.2.1 搞好环境卫生。鸡舍及一切用具都要经常清洁消毒。育雏室和一切育雏用具,要经常消毒;运动场保持清洁干燥,垫草勤晒勤换;饲料槽及饮水器每天清洗1次,并防止被鸡粪污染。要消灭蚊蝇、鼠害,不要乱扔病死鸡,不要在鸡舍附近解剖病死鸡,被感染的小鸡要立即隔离、封锁和治疗。做到鸡舍地面、墙壁、食槽饮水器、栖架等定期消毒,每月消毒2~4次,这样就能有效减少疾病发生。饲料配合要适当,保证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防止雏鸡发生啄食癖。此外,在禽场范围内须防止飞禽或其他动物进入散播病原。
4.2.2 加强保温措施。雏鸡适应外界环境能力很差,一遇天气变化,就很容易感冒、拉稀。因此,对雏鸡加强保温措施十分必要。若鸡群出现扎堆现象,说明温度低了,应升温;鸡群出现张口呼吸现象说明温度高了,应降温;当雏鸡都分散开,说明温度正好。一般刚出壳的仔鸡室温应保持在32~34℃,以后每7d下降1~2℃。在掌握好室温的同时,必须注意通风换气,以闻不到氨气味为好。
4.3 药物防治
磺胺嘧啶、磺胺甲基嘧啶和磺胺二甲基嘧啶是首选药,在饲料中添加不超过0.5%,饮水中可添加0.1%~0.2%。连续使用5d后,停药3d,再继续使用2~3次,对鸡白痢有较好的效果。其他抗菌药物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氟苯尼考等均较敏感,常用氟哌酸0.01%~0.02%拌料,投服5~6d;或用氟苯尼考,雏鸡每天上下午各1次,连饮4d,可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不可长时间使用1种药物,也不可以加大药物剂量。应将有效药物在一定时间内交替、轮换使用,药物剂量要合理,防治要有一定的疗程。近年来,微生物制剂在防治畜禽下痢方面有较好效果,这些制剂安全、无毒、不产生副作用,且细菌不产生抗药性,价格低廉等,常用的有润生康。还可用双黄止痢散拌入饲料,连喂10d,治疗雏鸡白痢,疗效很好,病鸡在3~5d内病情得到控制并痊愈。对新购进的雏鸡从开食之日起,应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合适的抗菌药物进行预防,有助于降低发病率。
5 参考文献
[1] 刘喜生.鸡白痢的治疗与防制新法[J].当代畜禽养殖业,2004(3):45-46.
[2] 苏静波.鸡白痢的防制[J].畜禽业,2009(2):66.
[3] 沈瑞.鸡白痢病的预防与治疗[J].农家参谋,2009(2):23.
[4] 侯英,高林梅.雏鸡饲养中应注意的问题[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30(2):54.
[5] 苏静波.综述鸡白痢的防制[J].当代畜禽养殖业,2008(12):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