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音乐学习习惯的培养

2009-10-28 10:15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09年5期
关键词:音乐课常规歌唱

田 薇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不能只把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智能作为自己的任务,而更应注重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使其成为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受益人。

一、建立常规,感受良好的音乐氛围

建立良好的课堂常规至关重要,它是能否上好一堂课的有力保障。孩子的天性是好动的,但是学习需要良好的课堂纪律为保障,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教师应该根据这个时期孩子的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从幼儿生活过渡到小学生的生活。我设计了扮演小猫走路的活动。小朋友对于小猫非常熟悉,也很喜欢,知道它们的习性,所以在建立行走常规时,我就让他们扮演小猫,比比谁扮演得最好。小朋友除了好动的特点外,还特别爱表现,而且喜欢模仿,善于模仿,老师这样要求,小朋友便个个轻手轻脚地模仿起来。常规建立不可操之过急,它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先做到排队走路不发声,以后再要求队伍整齐。一下子提太多、太高的要求,小朋友记不住,也难以达到。当然,老师应及时对做得好的学生给予表扬。

除了建立良好的课堂常规以外,如何在音乐课上抓住孩子们的心,让他们喜欢音乐室,喜欢音乐课,也同样重要。作为一年级的音乐老师,首先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美丽、亲切、充满音乐氛围的课堂。可以用鲜艳的色彩,可爱的造型布置教室;可以帖一些音乐家的照片或有关的音乐符号;还可以利用教室里的音响放上动听的音乐,让老师与孩子们在音乐中自由地律动。

二、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倾听音乐”的习惯

“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思维的训练是提高学生音乐感受能力的重要途径。听觉体验也是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的基础。尤其对一年级学生而言,塑造他们“一双会听音乐的耳朵”,是培养音乐感受能力的前提。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让学生“带着问题听”,“想着听”,“动着听”等多元化的“听”的形式,使学生变“强迫地听”为“喜欢地听”,由“听而不闻”为“听而有感”。

在歌曲学习时,要让学生养成专心聆听的好习惯。每一节课,我都要求学生用耳用心用脑去专心聆听,不要轻易发出杂音。对于学生的表现,我会及时给予评价:“你听得真仔细,耳朵真灵,这么细微的地方你都注意到了!”当学生发言和表演时,我要求其他学生要做一位文明的听众和观众,学会倾听,倾听作品、倾听他人、倾听自己,学会接纳和欣赏他人。而当学生在课堂上有走神现象的时候,我会用一个眼神,一个手势等,使他们及时调整过来,这样就避免打扰正常的教学秩序。

三、克服喊唱,培养学生轻声唱歌的习惯

小学音乐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从一年级起,就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要学习正确的唱歌姿势,注意吐字、咬字、口形的正确,要有表情地唱歌,学习用强弱、快慢的手段表现歌曲情绪。可是,有不少学生仍存在着喊唱的坏习惯。如何改变这一现象呢?

1. 引导学生有良好的歌唱姿势。正确的姿势是保证学生歌唱时正确呼吸、发声和歌唱的必要条件。在新生入学的第一节音乐课上,我就给学生讲了坐、站的歌唱姿势,使学生一到小学就对唱歌有了一个崭新的认识。

2. 教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呼吸是歌唱艺术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发声的自然、音高的准确、音质的优美和歌唱时感情的表达均与呼吸有很大关系,良好的呼吸是正确揭示歌曲音乐形象的必要条件。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教师应把枯燥、抽象的教学变得直观、形象、易懂。教学时,我先让学生来摸摸我呼吸时肚子的变化,再让学生感受自己呼吸时肚子的变化,最后总结两者的不同。这样把枯燥的呼吸练习变得简单有趣,结果学生都很乐意做,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非常理想!

3. 运用形象的练声曲达到发声的目的。在歌曲教学前,进行简短而集中的发声练习,是培养学生运用自然、良好的嗓音进行发声的重要途径。如:为了解决喊唱问题,可多用“u”、“o”,少用“a”。在练声的时候,我用火车的声音来练习“u”;用公鸡叫来练习“o”。这样,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发声练习,使练声不再枯燥,更通俗,更易于掌握。

总之,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角度来看待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在具体实践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从细小之处入手,严格把好“习惯”关,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人。

猜你喜欢
音乐课常规歌唱
喜欢的课
常规之外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上音乐课能帮学生提高学业表现
会歌唱的伞
歌唱十月
破常规 获巧解
众生相
今天的“音乐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