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教学法的初探

2009-10-27 10:22梁志宏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期
关键词:实训技能思维

梁志宏

现在的教育是提倡素质教育的时代,强调提高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对于职业学校来说,怎样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的素质优为重要,但是目前的一些实训做法并不适应这一大趋势,具体表现为学生的技能训练单一,过分强调单一操作技能的重要性,没有训练学生的综合运用技能;不注重学生怎样获取技能的过程,仅看结果来判断学生的能力;在教学中缺乏尝试与探索,学生学会的大多是模仿教师的操作动作;实训教师的科研氛围不足,没有探索和学习新教育理论的热情与执着。另外还和整个教育的大环境并不十分重视实训有一定的影响。这样的现象出现说明我们的实训教学工作已落在基础理论教育的后面。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教学工作存在着片面强调学科体系和知识灌输,与生产和生活实际联系不紧密,对知识应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重视不够,实践和专业技能训练比较薄弱等问题,难以使学生形成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这些问题制约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影响了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因此,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是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紧迫任务。”

现在我们就先从技能的构成说。技能的构成由三部分:一是操作技能、二是心智技能、三是复合技能。各种技能的培养方式不完全相同,不同的阶段可以培养不同的技能,如在初级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在后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实训模式的改革与企业实习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复合技能。在教学中注意三者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在学生实训的初级阶段,强调学生操作的准确性与熟练性在现阶段就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而在实训的后阶段,我们改革实训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对工艺的理解与编制起到了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通过实训模式的改革,增加学生实训的可选择性,提高学生知识、技能的综合性学习,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等一系列措施,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心智技能,另一方面也是培养学生的复合技能,加强校企的合作,产、学、研一体化,树立开放型的教学思想等都是强调培养学生的复合技能。

有了对技能的评价体系,经过实训与企业的衔接研究,反馈到教学大纲的修订,通过大纲的指导,各研究小组研究各种技能的形成过程并进行实践等环节,最后形成中等职教机电专业综合职业技能的培养模式。可以看出,有所侧重地研究改革相对的内容,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从改革现有的实训模式入手。

一、从教学的角度探索

从现有的实训教学状态看,基本上是和基础性的理论教学相差不大,即以教师为主的教学体系,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和能力的训练,一般是教师讲完一个动作或方法,学生以教师的方法进行模仿性的练习。过去我们一直在讲“培养能力”,而培养所强调的是教师,把学生放在了被教师“培养”这样一个被动的地位,这样可能束缚了学生,也可能束缚了教师。而发展能力体现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其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学生能力的束缚。怎样减少对学生的束缚,我们从知识和能力的获得过程来探索,陕西师范大学张熊飞教授指出:“从知识形成顺序的方式来看,一般应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行为掌握,主要是通过亲自观察去接触和感知基本事实;第二层次是图像掌握,五官并用,主要从形象方面掌握基本事实的本质特征;第三层次是符号掌握,就是以语言形式或数学关系去掌握事实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学生按照行为—图像—符号三个层次来接受新知识,则可使知识的形成过程处于最佳的协调状态,这也显然是教师最佳的施教策略。遗憾的是我们的教学往往超越了行为和图像,直接达到了符号,即省略了感性认识,形象思维,直接达到了逻辑思维,其教学必然是学生永远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结果”的过程。从实训的教学来讲,学生处于一种模仿的过程中,典型的例子便是电力拖动的实训,学生按照老师布置的电气线路图来布置器件、接线、调试,如果“电拖原理”学得不扎实,学生就无法在实训中形成一种过硬的技能。

因此,怎样在教学中设计教学的方法就成了我们要着重研究的课题,怎样从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进行探索是我们实训教师面临解决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项目。在“行为—图像—符号”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起两个作用,一是诱导学生“跳一跳能摘到知识技能的桃子”,“跳一跳”强调的是学生的努力,而不是教师摘下来塞给学生。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动“桃子”自然就得到了锻炼,获得了知识,形成了技能。如钳工专业的“长方体的锉配”这一课题,教师诱导学生解决长方体的形体误差会怎样影响“互换性锉配”的间隙这一问题后,在锉配时自然会将长方体加工得比较好成状态完成镶配。二是教师还应创设一个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例如,我们在讲“锯割”这一课题时,将正常的锯割方法教会了学生后,找一块长条形的工件,让学生思考怎样锯割一条长度超过去150mm的缝,就是教师创设了一个很好的环境,在此环境中学生就会通过联想、思考等方法,把锯条重新安装然后完成锯割。

二、从培养全面综合素质入手

从这几年反映的情况看,社会对中职毕业生的素质要求是越来越高,要求中职毕业生具有良好的学习接受能力、知识水平、社会道德等方面和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相适应,而就我们从事实训工作的教师来讲,我们必须解决技能教育的问题,如技能的接受能力,综合职业技能的掌握,技能和社会道德的关系等。通过研究表明,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改革现有的实训方法时,必须明确技能要适应市场变化和岗位转换的要求,注重培养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特别要把培养职业能力与培养职业道德紧密结合起来。为此我们研究在实训中增加以下的方法:

1.增加选择性

增加选择性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技能的兴趣,同时也是扩展学生知识的一个很好的方法。一是增加工种的选择性,学生可以从多方面选择不同工种的实训,如机电专业可以让学生在不同的时期自由选择钳工、车工、电工、数控加工等,二是在单一的工种中增加可选性的内容,如机电专业的钳工专业中可以增加模具制作、装配修理、钣金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的选择,甚至在基础性的钳工中可以侧重地增加钻孔等适应社会实践性的内容。通过调查,我们发现80.76%的同学希望自由选择实习的工种和类型,这为我们实施这一想法增添了可行性,也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提供了条件。

2.提高知识技能的综合性

我们过去一直在强调单一技能的重要性,同时在教学中也是有目的地进行着单一技能培训的工作,从狭义工作的重要性来说,单一技能也并不是不重要,受学校教学条件的影响,学校的教育不可能是面面俱到地培养学生将来从事工作的技能。现代社会更强调的是毕业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因为只有少部分的学生会从事在学校里学的一些技能工种,更多部分的学生将从事着与本专业相近的工作,所以,提高学生技能的综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机电专业在实训中增加综合件的制作,非常有利于学生的综合技能的形成,例如,在钳工实训中,我们着力在第二、第三年学习一些“组合部件”的制作,虽然组合部件中单一零件的制作要求并不高,但几个零件组合后就增加了技能的综合性,增强了学生对单一技能的理解和应用,而且学生也将学会怎样自主地学习技能。在实际中,学生通过这样几个课题的训练,动手能力、思考能力思考能力明显地增强。

3.在实训工作中增加培养学生的创造和创新精神

就业者的流动和工作的更换频繁已成为社会工作的特点。所以只有通过对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通过对实验、实训等实践能力的切实培养,才能使职业教育获得新一轮发展的动力。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古尔福特在关于创造才能的理论中认为:课堂中都重视认知和记忆的功能,而忽视了创造能力培养,这与迅速变化着的世界所需的精神心理发展非常不平衡。针对以往教学中的缺陷,有必要专门进行创造思维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训练。

在技能训练中培养创造性思维训练,旨在通过学习和训练,初步掌握创造思维的方法、培养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和精神性等创造性思维品质。根据以下的原则进行具体的操作:

(1)发散思维原则;

(2)联想与想象思维原则;

(3)突破思维障碍原则;

(4)思维严密性原则。

如在钳工实训中加入各种加工方法的其他应用,可出思考题如怎样锯割各种型材,可以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同时也给予学生充分的技能训练,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这就是联想和想象的思维训练;在四方体的锉配时,考虑四方体的形体误差对配合间隙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就是思维严密性的训练。

如在《电工生产实习》课程的“双联开关控制的白炽灯照明电路”实习课题中,教师可在阐述清楚双联开关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后,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创新设计其安装接线电路。在一个有32名学生的班级实习该课题时曾作了如此的尝试,结果21位学生接出的是同一种常见电路,而其他11名学生则接出了五种完全不同的形式。最能体现这11名学生的创新意识的是他们都完全避免了易使照明电路出现故障的导线T形连接,整个线路不出现绝缘层的剖削与恢复问题,从而达到了既正确实用,又美观安全的最佳效果。这就是突破了思维的障碍训练,创新也显得魅力无穷。

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在教学方法和全面加强素质教育的实训手段上进行的综合性的改革,结果表明这一方法是有效的,学生的思维活跃性比原来强多了,如在0209班的实训中,学生会想到在“锯割课题”后,锯割“五角星”;学生的创业素质提高了,有三位同学在毕业后,集资买了数控机床创业,现在是做不完的定单。通过研究表明,学生学习技能的兴趣明显强过学习文化课的兴趣,学生技能素质的提高有助于就业,我校今年的毕业生和在外实习的学生99.7%都找到了实习工作单位,而且工作条件、薪资等均比前几年有了明显的提高。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得出了几点经验:

①设计一系列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实训方案是实训教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可以说要对学生进行创新性的训练,首先教师必须有创新的想法才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新的动手,这也是在新的教育环境对教师的新要求吧。

②实训教师要加强学习,特别是学习一些新的教学理论,学习别人成功的经验教训;学习传统的教学理论时要有新的想法,而不仅仅是接受。

③实习教学,既是实践知识的学习,也是理论知识的巩固和提高,同时还使学生与企业、社会的关系密切,使学生在接触社会生活实际的过程中,受到思想教育。因此,在现场实习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勤俭节约、艰苦创业的思想作风;帮助学生了解企业和生产实际,自觉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作者单位:山西冶金高级技校

猜你喜欢
实训技能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