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的作业批改

2009-10-27 10:22梁晓军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期
关键词:做作业师生作业

梁晓军

传统数学教学模式,老师上课教,课下批改作业;学生上课听,课下做作业,多少年来一贯制。课程改革的课题之一是改进课堂教学,实现三维目标,特别是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当然数学学习的改革也包括作业批改的改革,因为学生作品反馈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一、“全批全改”弊端多多

初中数学作业的批改方法多采用“全批全改”。目前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以及时代对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明显地暴露出作业“全批全改”存在的问题。

1.教师花费在评改作业上的时间过多。初中数学作业天天有,学生天天做,教师天天改。如果一个教师教两个班,每班按50人计算,每次要批改100本作业;若每次留4个题,一次要批改400道题,若每本作业平均用2分钟,就要花去3个多小时的时间。尤其是批改几何作业,还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再加上平时小测验、单元测验、班主任工作、备课……忙得团团转。探索教学改革的时间难以保证,当然教学改革也难以付诸实施。

2.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素质教育下突出的特点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可是作业的“全批全改”是在学生头上的“紧箍咒”。使他们天天忙于按时完成作业,准确性不能保证。学生主动思考,自我检查的积极性受到压抑。

3.师生双方获得的信息失真度很大。学生做作业,教师批改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师生双方获得信息的重要通道。可是我们经常发现有些学生作业很不错,但一考试成绩很差,因为学生为了老师“批改”只好抄袭作业,教师也只好“上当受骗”。由于时间紧,教师批改作业常用一些简单符号,学生由这些符号只能知道哪个题错了,但不知道错在哪里?大部分时候得到的只是百思不解的信息。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作业的“全批全改”教师很辛苦,不仅占用了教师太多的精力,又约束了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所以,改革数学作业批改方法势在必行。

二、几点尝试

布置作业,批改作业不仅仅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还是师生双方获得信息的重要窗口。精心设计,布置作业,认真批改作业。能使师生双方及时接受正确的信息,加快信息反馈的速度。只有师生共同配合,才能真正达到做作业和批改作业的目的,批改作业的方法应多样化。但关键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师生活动紧密结合为一个整体。为此做了以下尝试:

1.随堂批改作业。新课后,简单的作业可当堂完成,采用集体讨论答案,当堂集中统一批改。

2.小组批改作业。把不同水平的学生安排成前后两桌,每四人组成一个小组。每次上课前5分钟由教师提供参考答案,小组内互相讨论完成批改。

3.教师抽查和面批。教师对小组批改后的作业要进行抽查,了解作业和批改的情况,对作业中存在的明显问题要复批或面批。

4.信息小组及时做好信息交流。由科代表和几名同学组成信息小组,其主要任务是:(1)汇集班上作业中出现的典型错题进行“会诊”,分析错误原因,提出正确答案供学生参阅。(2)收集作业中做题方法新颖巧妙、思路简捷、一题多解等典型范例,及时向全班进行交流。(3)每一单元教后,在教师的指导下,信息小组总结正、反两种典型,向全班同学作交流。以达到消除错误,开阔眼界,巩固知识,掌握方法的目的。

上述几点尝试,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使教师变独角演员为导演,充分发挥了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

作者单位:河北省鹿泉市获鹿镇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做作业师生作业
独立做作业,我可以!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我想要自由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做作业(2则)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