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情境 趣教《九色鹿》

2009-10-27 10:22盛卫国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期
关键词:九色鹿课本剧课文

盛卫国

《九色鹿》是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想了很多。怎样让学生理解调达和九色鹿的人格特点?怎样把课文揭示的道理内化为学生的心灵感悟?怎样避免讨论式变为一问一答的满堂问?怎样把讨论与训练能力相结合?当学生过分谈论动画片《九色鹿》时怎么办?当学生过于冲动,夸张地进行人物角色表演,使课堂秩序过于“热闹”,乃至失控如何应对?这时我想到了巧设情境,趣教《九色鹿》。改变通常的顺序教学,要求学生进行课本剧排练的形式进行教学,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小学生均有较强的表现欲,非常喜欢角色扮演的表达方式,乐于进行展示个性和能力的“演出”。在初知课文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场景:下面我们来进行课本剧《九色鹿》的排练,在正式演出之前,要集思广益,请大家来出谋划策,共同演好这出戏。学生顿时兴奋起来,纷纷发言。

水到渠成,我在学生的欢呼雀跃中把课文的顺序讲读,适时进行了改变:

①分段的训练变为:要求学生为这则课本剧设计几个场景(森林、王宫、森林)。

②学生对人物外貌描写的理解变为:请同学们当一当化妆师,为调达、九色鹿、国王等来化一化妆。

③课文内容的概括、复述变为:请“××大编剧”(对学生的趣称)介绍剧情。简单说说课本剧的要点,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详细介绍剧情,其实是在进行复述训练。

④课文背景、环境的了解变为:怎样对这则课本剧的场景进行布置?需要哪些道具,可以制作哪些装饰物?

⑤人物特点的体会变为:请“××大导演”(对学生的趣称)来说戏,指导演员如何进行表演,怎样通过神态、动作、语言等来展现人物特点。

⑥课文的朗读变为:请“著名演员××”(对学生的趣称)进行表演。情境交融,学生的表演声情并茂,朗读抑扬顿挫。

⑦课文中心的揭示变为:请“××大臣”(对学生的趣称)为国王写一则告示(圣旨),颁发国王重罚调达、不许伤害九色鹿的命令,并能说清楚原因,要能让全体老百姓都明白其中的道理。

……

教者当知悉小学生的自控力有限,思维、分析能力均在发展阶段,往往激情所致,偏离正题。这时就需要教师做好引导工作,因势利导,“拨乱反正”。

同样的教学内容,由于讨论方式的改变,学生的参与热情大大高涨,思维度趋于深广。唤起了学生学习的自主和合作意识,激发了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达到了训练语言,启发思维,提高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目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李典学校

猜你喜欢
九色鹿课本剧课文
PEP《英语》六(下)课本剧Freer and happier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中职语文课堂课本剧运用现状的调查
背课文的小偷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语文课本剧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星星树
快乐的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