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2009-10-27 10:22刘小兰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期
关键词:创造力定位作文

刘小兰

摘 要:作文教学严重背离了当前素质教育的轨道,严重影响学生未来思维发展,不能培养出具有丰富想像力、创造力的人才。其后果是对文化继承与发展产生巨大的阻碍性,一个民族文化的生存性也必将受到严峻的挑战。

关键词:作文教学 落后根源

一、当前中小学作文教学存在问题

只要教师一走进教室,学生听到本节课是作文课,就都会皱起眉头,无可奈何。教师也是露出一脸的无奈。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此学生厌写、教师厌教,为写作文而写作文的状况自然不是一朝一日所形成的。作文教学严重背离了当前素质教育的轨道,严重影响学生未来思维发展,不能培养出具有丰富想像力、创造力的人才。因此我们必须以一种高度责任感的态度来对待这个问题,探究产生问题根源,寻找问题的结症,对症下药。

二、当前学校作文教学如此低迷的根源何在

1.各级教育管理及考试制度的落后为作文教学制造了一个恶劣的环境

学校教师写作教学的主动权被死死地束缚住,无法也不敢开展正常的写作教学探讨。具体来看主要有:高考阅卷无差别评分,无法全面展示学生的写作能力。今天的写作选拔方法还很不科学,没有形成一整套较好的对写作优秀者的选拔机制,没有把学生的素质的评估当作最高的选拔目标,或者说,还没有足够的力量来科学地从学生的写作水平来反映学生的全面素质。高考的指挥棒,写作的评判错位,教师的写作素质的参差不齐,一整套的对写作考查机制的陈旧,作文竞赛与作文选拔不规范等各方面的因素都成了当前写作教学改革的绊脚石。

2.教师教学观念落后,以及新的教学理念还没有形成体系,也难以落实

大部分教师,还没有大教育的观念,不能站在更高层次,高屋建瓴地看待写作对学生个性培养,创造力的发展,情感的丰富,复合型思维的训练,只是把它看成单一的某种学科的一种技能性训练,甚至近视地认为:写作对高考的影响太小而可以不作考虑,是浪费时间的小儿科。可以说,我们的学校及教师对作文的课堂教学的定位不准也是写作教学低迷的一个重要原因。

3.学生的生活阅历不丰富,情感贫乏,对作文缺乏兴趣

要从社会、家庭、学校及教师诸多方面来加强学生生活与情感的积累,学生生活单调,感受贫乏。学生全给家庭与学校包围了起来,一切都在大人们的监护之下,与大自然与社会现实都有距离,从而形成一个真空式的世界。如笼中之鸟,生活在社会与自然的边缘,以致思想苍白,情感贫乏。

三、要从振兴一个民族精神面貌与文化承载的角度来看待中小学的写作教学

1.创造一个良好的写作教学理论形成与写作教学实践的环境

我们的教师要从当前写作教学的困境中走出来,写作教学环境就必须从宏观到微观进行双重改进。首先是对写作教学的定位:目标定位;方法定位;手段定位;评估定位。要建立一整套的全程写作教学体系。只有这样,才可以促使这一体系科学、及时而有效地形成,才能在形成的过程中产生广泛的影响,最大限度地加以普及,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地加以完善。

2.教师既要有股作文教学的热情,也要有全新的“大作文”教学理念

创新性是现代作文教学必然发展的方向。写作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活动,写作或者说作文教学,就是一种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课程。从写作的内容到写作的形式的选择都是创造。即使是一般的应用文,都是很需要创意的。比如广告就需要创意。我们要求学生学习写作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学会表达、观察、记忆、想象及逻辑思维的训练,并不一定要其成为一个作家。写作教学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使他们成为高素质的健全的人格的社会成员。

3.努力开展写作教学的第二课堂,并与课堂写作教学有机地结合

学校图书馆要全面开放,要努力以有限的条件去扩展学生的知识结构与知识面,让学生能从前人的作品去吸取有用的成分。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学校可以请一些学者文人作写作专题报告,组织学生去听报告,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拓宽他们的视野。学校应该设法具备培育学生的潜力和潜能的环境和条件,教师应该具有发掘学生潜力和潜能的职责和手段,而教育的目的,应该包含培养和开掘学生的这种能力的目标。写作课既具思维激荡又有文字创造;既具个性特点又能兼收任何教学方法的软性模式,致使它在刺激学生潜力和潜能时有着比其他课程自由得多的广阔天地和巨大得多的引力场。

作者单位:江西省丰城市教育局

猜你喜欢
创造力定位作文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导航定位与授时》征稿简则
Smartrail4.0定位和控制
找准定位 砥砺前行
青年择业要有准确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