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2009-10-27 10:22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期
关键词:环境保护美丽环境

彭 琼

当今,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一项重要问题。森林滥伐、水土流失、地球变暖、臭氧层出现空洞,以及各种各样的污染,时时刻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更危害着我们的子孙后代。

学校是育人之地,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对同学们渗透环保教育,使同学们感知现今社会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自觉养成环保的良好习惯,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下面我们来谈谈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可采取的一些做法。

一、借图启思,渗透环保教育

低年级教材插图多,色彩鲜艳,逼真形象,富有吸引力。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可利用教材的优势,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渗透环保教育。

如《秋天》一课,可先让同学们观察课文插图:天那么高,那么蓝,高高的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蓝天白云,色彩多么美丽!令人多么舒服!我补充讲述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让同学们了解到天空是蓝色的原因。再让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思考:为什么现在我们已经很少能见到这么蓝的天空?原因是什么呢?——是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造成的。所以,我们小朋友也要行动起来,从身边的事做起,比如叫父母不必要时少使用私人汽车、冷气机等,保护环境,减少大气污染,保护大气层,让天空永远都那么蓝,那么美。又如第三册《归类识字一》第二课的八幅插图分别介绍八种树:高大秀拔的杨树、葱绿苍翠的松柏、枝叶如盖的榕树、红叶如彩霞的枫树……教师让同学们看图读词语,图文对照,认识八种树木的形状与名称。再看图自读儿歌,了解这几种树木不同的特点。然后引导同学们思考:为什么常说植树造林,造福人类?让同学们知道我们根据树木生长的特点,在不同的地方种植不同的树木,可以提供氧气、除尘、防风沙、美化环境等。并告诉同学们,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在这一天,世界各地的人们都会进行植树活动,我们也要加入到这一队列中,绿化番禺,美化祖国。这样,对学生进行了植树造林的教育,增强了环保意识。

二、读中品味,渗透环保教育

低年级课本中有许多琅琅上口,语句优美,富有童趣,描写大自然美丽风光的诗歌与短文。优美的文字中蕴含了不少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思想和知识,它们为教师进行渗透环保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材料。

如《春晓》第一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在讲解此课时,可让同学们反复品味古诗,想象诗句的意境,令人仿佛听到春鸟婉转的叫声,啾啁起落,远近应和,多么活泼的春色。此时教师适时点拨:人类要保护环境,爱护鸟类,才会使大自然变得更美丽。又如学习《四季的脚步》一课,可鼓励同学们反复朗读,一边朗读一边想象,在读的过程中仿佛置身于四季美景中:春天来了,溪水流淌,绿草如茵,鲜花盛开;春去夏来,金蝉在树上欢叫;秋天来临,秋风吹得落叶满地,像黄蝶飞舞;冬天到了,雪花飞舞,大地穿上银装,四季的景色是多么的迷人!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受到美的熏陶,激发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三、课外延伸,树立环保思想

环保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牢固地树立环保思想,自觉抵制破坏环保的不良行为。在教学《清清的湖水》一课时,可通过电脑课件显示湖岸景色:“那边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起跳的青蛙,这边山石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半山腰的石龟、石兔,好像正在赛跑呢。”“湖水像一面镜子,映出了蓝天、白云,还有变幻的山峦。”同学们看到这美丽的景象都情不自禁地赞叹:“多美啊!”教师趁热打铁,美丽的环境需要人们来保护,大家能在文中找出小洁爱护环境的事例吗?小洁的什么行为值得我们学习?谈谈自己外出游玩时应该怎样做,如果看见有人不讲公德,乱扔果皮,你又会怎样做呢?课后,可以请同学们收集一些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图片或文字报道,办一份“环境报”,把自己对于现代人对生态环境无休止破坏的看法与改进的建议写在报里,全班开展一次“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手抄报展览。同学们都十分认真地完成功课:现场观察了河道、公园、马路的情况;画漫画,设计环境保护小标语;与父母上网收集环保资料和探讨改善环境的措施等。学生的环保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

现在的小学生是21世纪的主人,将会成为未来的主宰,他们的环境意识直接影响我国下一世纪的建设和发展。语文课是渗透环保教育的重要阵地,教师把环保教育有机地渗透到实际教学中去,让学生深切感悟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作者单位:西藏江孜县车仁乡完小

猜你喜欢
环境保护美丽环境
环境保护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不可错过的美丽配饰们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