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营造高效语文课堂

2009-10-27 10:22张锦红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期
关键词:精心课文教材

张锦红

营造高效课堂是教师的不懈追求,也是减轻学生负担,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精心备课

教师备课精心与否决定着课堂效率的高低。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潜心研究教材,精心做好教学设计。

要精心备好一堂课,至少应做到:一备学生,二备教学目标,三备教材。每节课前教师都应先摸清学生底数。一篇课文知识包罗万象,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教材是知识的载体,学生通过研读课文,可以培养能力,陶冶情操。教师备课时一定要吃透教材,把握重点难点,才能在教学中引领学生跨过一道道沟坎,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摘到知识的硕果。

教师只有备好课,才能得心应手的驾驭课堂,合理的安排教学,调控讲、练之间的关系,才能营造高效课堂。

二、激发兴趣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语文教师只有在教学中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他们的感官处于最活跃的状态,最佳的接受教学信息。这样教与学才能和谐统一,教学效率才会大幅提高。如何激趣呢?

1.导语激趣

常言道:响鼓还需重槌敲。导语就是擂鼓的第一槌,这一锤一定要敲在学生的心坎上,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消除其他课程的延续思维或心理杂念带来的干扰,从而使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在学习《背影》时,我用孟郊的《游子吟》导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学生在吟诗的过程中回味着绵绵不绝的亲情,为体会《背影》中真挚的父爱创设了良好的氛围。学习《老师窗内的灯光》,我引导学生一起哼唱歌曲,“静静的深夜星光在闪耀,老师的灯光彻夜明亮……”学生会在哼唱时重温“灯光”中蕴含的浓浓的师生情。“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恰当的导语,会为知识的传授创设良好的气氛,使学生上课伊始就有良好的状态。

2.赏识激励

美国教育家威廉·詹姆士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在语文课堂上,老师一个信任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赞赏的话语,都会如涓涓细流,滋润学生心田,又恰似一枚石子,激起学生心灵深处对语文知识的渴求。

在课堂上,教师要多给学生搭设展示自我的舞台。课文中精彩的段落可以让有朗读特长的学生读,老师同学的赞许会激发他听讲的热情。谁的日记写的不错,就让他课上读,在与大家分享的同时他的写作积极性会更高。在课上,教师该放手时就放手,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记得在学习汉语知识《句子和句子成分》时,短文中没有给出“句子”的定义,我灵机一动,何不让学生试试?我把想法一说,学生的热情就来了,他们有的翻看学过的“词”和“短语”知识,有的讨论,一会儿就得出满意答案。听了我的鼓励,他们脸上都露出胜利的微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学效果才会好。

三、尝试新教法

教师上课要经常尝试新法,学生才会对语文课充满期待,对知识充满渴求。

语文教材中选入的古今佳作,或言辞华美,或语调铿锵,或意境深邃,读来会是很好的享受。我在教学中往往会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反复听、读,细心体会。讲授《沁园春·雪》时,学生通过课件,领略到北国皑皑白雪中一代伟人的宏伟气魄,聆听到播音大师出神入化的朗读,仿佛置身于文本所展示的意境中,也会不自觉的模仿着朗读起来。

在学习一些篇幅较长、角色性格鲜明的小说作品时,遇到文中精彩的对话,我会让学生自由结组,分角色朗读,还可以根据情节加上动作表情,课堂上让学生表演。课上,他们个个跃跃欲试,表演非常投入。圆滑世故的老孙头,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警官,《皇帝的新装》中阿谀奉承的骗子都被孩子们演绎得活灵活现。我还常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设计题目,课上组与组之间抢答。由于经常变换方式,学生课堂积极性空前高涨。

四、使用技巧,控制学生注意力

课上,常有学生开小差,造成知识断档。这就要求教师学会课堂观察,善于使用一些小技巧,将学生注意力拉回来。遇到重点、难点,或将要做小结时,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制造短时沉默、提高讲课音量或重复所讲内容等,来提示学生。这样学生所学知识才会系统、连贯,教学效果才会令人满意。

总之,提高课堂效率的途径还有很多,比如精心设计板书、合理安排课堂提问、适时传授学习方法等对提高课堂效率都是大有好处的,我们可以灵活的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使用。

作者单位:香河九中

猜你喜欢
精心课文教材
教材精读
“精心、贴心、尽心” 赴一场一年一次的“约会”
教材精读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背课文的小偷
精心选购 合理搭配
吾栖之肤
精心准备 科学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