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历教育中的审计职业道德教育

2009-10-27 10:22张爱琴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期
关键词:改进措施现状学校

摘 要:审计职业道德,就是指审计人员在长期的职业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调整审计人员与社会之间、审计人员个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审计学历教育是审计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学历教育中审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学校 审计职业道德 教育 现状 改进措施

审计工作在规范市场经济行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就尤为重要,而审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有赖于职业道德建设的加强,在审计学历教育中开展审计职业道德教育是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一、我国学历教育中审计职业道德教育现状

1.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性强,远离学生生活

目前,学历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无非是以下几种:一是开设马列思想类课程;二是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的日常教诲。据调查显示,马列思想类课程理论性太强,难于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学生理解起来也比较困难;再是老师永远是一块黑板,一根粉笔,一本教科书,教学形式过于僵化,所以学生普遍反映学习兴趣不高;而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虽然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但是学生人数众多,不可能建立起一对一的教学关系,在实际的学生工作中,老师也只有对那些思想上特别先进或是特别落后的学生给予特别的辅导,而对于一般的学生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2.法制教育枯燥无味,调动不了学生的积极性

我国审计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法制教育,主要是通过开设法律课来完成的。从公共基础课中的法律基础到专业类的经济法、商法等,对于审计专业的学生而言,不仅内容晦涩,不易理解,与审计工作距离遥远,而且连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经济法科目应考的内容都函盖不全,再加之教师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方式落后,更使学生见了法律就皱眉头,提不起学习兴趣。如此一来,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分不清大是大非,走上审计工作岗位后如何能够看清纷繁复杂的经济业务,处理好各方面之间的利益关系。

3.审计职业技能教育的现状

一是重理论、轻实践。专业理论的学习对于审计专业学生而言固然重要,但审计是一门理论性实务性都很强的学科,因此熟练的专业技术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更需要较强的动手能力。而目前大多数学校的审计实验教学都流于形式,仅简单的走走过场,远远达不到实验教学的目的,更谈不上实践教学了。二是忽略职业道德。审计学历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的审计人才,现代社会对高素质的审计人才不仅要求有较高的理论修养和较强的动手能力,更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法律意识。但目前审计学历教育中的专业课堂,老师只一味的强调审计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很少有提及职业道德的。如此长久下去,学生的心里都存在着一种错误的观点:只要专业课学好了,就不愁找不到好工作。岂不知对于一个称职的审计人员而言,专业知识固然重要,职业道德修养更重要。

二、学历教育中加强审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具体措施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一是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把深奥的马列理论联系到学生的具体生活,才有可能把课堂上老师讲了千遍万遍学生也听不进去的什么人生观、价值观深入到学生内心。老师应把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一些学生的或者是老师的先进事迹讲给学生,在学生中树立榜样,激发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二是改革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手段。教学教学应该是教与学的互动,所以首先应该在课堂上开展演讲、辩论等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进来,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给学生放映一些相关的影片,然后让其谈谈观后感,也可以达到教学目的。再次也可以组织学生在周末进行徒步旅行,以锻炼学生坚韧不拔的性格和顽强的意志力。

2.改进法制教育的措施

要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必须改革法制教育的现有模式,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将真实案例引入课堂。法律课理论性较强,不易理解,加之教师课堂举例有限,且大多数的案例都是书本上的,学生自然不感兴趣。因此,笔者认为,课堂案例应以真实案例为首选,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放映一些真实案例,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到法院的经济庭去旁听法院审判的全过程,这样,学生对案例有了直观的认识后,组织学生针对案例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再去发现学生不懂之理论,着重解释,自然学生理解比较容易。二是调整法律课程的教学大纲,把针对审计专业学生开设的经济法律类课程内容扩展到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经济法科目应考之内容。当前,学历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就是就业,而要提升审计专业学生的就业率,除了增强其动手能力外,还应鼓励学生参加各种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3.提高职业技能教育的措施

审计职业技能教育是审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前提,改变审计职业技能教育现状,应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多数学校已经认识到审计人才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性,但由于种种原因均流于形式。因此应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使学生真正能够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具体如下:一方面要编写高水平的案例资料,让学生独立面对资料,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操作,并反复练习。以此来锻炼学生独立处理案例的能力,也使学生在感到紧张、疲劳的同时认识到审计工作的艰难性,培养学生的耐心与毅力,树立学生的敬业精神。另一方面应聘请高水平的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审计人员担任实验教学的指导老师。当前,多数学校的实验教学仍然是由专业教师来指导,而绝大多数的专业教师本身也未亲身处理过具体业务,因此,在指导过程中,只能靠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来想象,其解释自然缺乏真实性和权威性。当然也可以通过送专业教师去单位参加实践来解决此问题。第三方面,鼓励学生自己到实际发生经济业务的单位去实习,这样,学生对实际的会计处理过程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会比实验教学学到的知识更全面、更实用。

4.把职业道德贯穿于专业课堂

职业道德水平对于审计人员而言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专业课堂呢?首先,运用案例教学方式。通过案例的讲解,学生不仅掌握了理论知识,而且也提高了职业道德水平。其次,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活动。比如邀请审计行业的优秀工作者或者是优秀的本校毕业生来校做报告,一方面讲解一些具体理论知识在实务处理中的应用,同时让学生认识到职业道德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以此来激发学生在注重专业课学习的同时也关注自身职业道德修养的提高。

总之,学历教育中的审计职业道德教育目前虽然存在众多问题,但是其作为审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基础环节,重要性不容忽视。因此,应引起社会各方的普遍关注,集思广益,共同来解决存在的问题,为提高我国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作出积极的努力。

作者简介:张爱琴,高级讲师,经济学硕士。参加过《现代汽车运输企业管理》、《新编交通运输会计》等书的编写,发表过数篇论文。

作者单位:山西省交通干部学校

猜你喜欢
改进措施现状学校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公路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改进措施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