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基础教育的几点心得

2009-10-27 10:22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期
关键词:基础育人音乐

张 燕

音乐新课标是基础音乐教育的航向标。确立新的教学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所有的问题产生于教学实践,也必定在教学实践中解决。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基础音乐教育的几点心得体会,作一些理性思考。

一、基础音乐教育作为广义音乐教育的基础,有其特定的涵义和界定

基础音乐教育比任何一种形式的音乐教育都更能体现音乐教育的本质。它坚定不移地把自己的目标投向对“人”的塑造方面,“育人”而不是单纯“育才”,是其最为显著的特征。这就是说,基础音乐教育不是专业教育或职业教育,不以造就音乐家为己任(但尊重每个孩子都有成为音乐家的这种可能),它的基本目标是育人。这种教育思想,不仅揭示了基础音乐教育的本质,同时也间接地阐明了基础音乐教育与其他形式音乐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

基础音乐教育要实现“育人”的目的,需要解决一个重要的观念问题:真正把美育作为目标,体现以审美为核心。音乐教育的“育人”目的是通过美育的方式实现的,因此,音乐教育的全部过程应是一种自觉的审美过程,应贯穿着所有的审美因素,并应以美感的发生为根本内容。这样,在长期的、多次的美感发生和发展中,音乐教育才会影响学生的情感心态和意向,形成审美情操,从而完善了人格发展。对于音乐教师来说,最重要的工作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帮助学生发展美感。对于学生来说,音乐教育的魅力并不在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表现在启迪、激励、唤醒、感染和净化等效应上。

二、基础音乐教育的任务和基本特征

依据基础音乐教育的性质和价值,基础音乐教育所承担的任务可概括为:通过提供给学生感觉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机会,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之中,并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学习最根本的音乐文化知识技能技巧,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使学生获得音乐审美的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欢愉;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奠定其终身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发展音乐能力的坚实基础。与此同时,通过音乐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创新精神以及合作意识;陶冶高尚情操;发展创造力;并为其他方面的学习创造有利的条件,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对人生积极乐观的态度。

因为基础音乐教育承担着上述任务,因此其教育观念指导思想及其具体的行为方式必须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基础性。使学生热爱音乐,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奠定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可待续发展的基础,包括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发展自身音乐能力的坚实基础,这是音乐教育基础性的要义所在。

第二,民主性。音乐教育要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包括弱智、残疾儿童在内的所有学生都有接受音乐教育的权利,承认和维护学生在音乐方面的个性差异,为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学习和自由发展,创造宽松的时空环境,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以学习为本。

第三,开发性。学校音乐教育要把社会音乐教育环境和家庭音乐教育主动纳入自己的视野,使三者形成合力,把音乐教育与学生的日常音乐生活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在内容的选择、要求的确立、教材的编排等方面不过份追求系统、全面和整齐划分,为教学留有足够的接口和创造余地,并虚心学习和借鉴世界先时的音乐教育理论和实践成果。

第四,科学性。小学音乐课程必须科学地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使之切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心理需求,并能很好地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要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在优化音乐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借助现代高新技术(声像教材、多媒体、互联网),努力探索并尝试新的音乐教学形式和方法。

第五,实践性。音乐课程在小学教育中是活动性、实践性最强的课程之一。因此,小学音乐教学不应该理性化或学术化,而应该在一定程度上音乐生活化,让学生在参与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中,有趣地、令人开心地掌握基本的音乐文化知识和技能,获得审美愉悦体验,增强进一步学习音乐的兴趣和信心,即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从做中学”、“从乐中学”,让音乐充满人生,让快乐伴随终身。

三、培养兴趣是基础音乐教育的重要理念

兴趣是人对事物或活动表现出来的积极、热情和肯定态度,并由此产生参与、认识和探究的心理倾向。因此,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和研究的精神力量。

音乐教育由于没有升学考试的外力推动,学生音乐的兴趣就成为了学生学习音乐的主要动力甚至是惟一动力,学生没有音乐学习兴趣,音乐课程就有可能成为虚设;没有兴趣做基础,包括传授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内的音乐教学的基本任务就难以完成;就终身教育而言,音乐兴趣是学生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即是学生在人生旅途中不断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发展自身音乐能力的动力催化剂。学校教育只是人生的一个学习阶段,已经步入终身学习时代的当今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比掌握学习内容更为重要。从“学会音乐到会学音乐”更需要把学习兴趣归还给学生。因此,把音乐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让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接受学习为探索学习,便成为音乐中的首要问题。

基础音乐教育对音乐兴趣的关注,必将带给音乐教学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的革新与变化。所谓教有法而无定法,教什么,怎么教,用什么方法评价这些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每个音乐教师都是必须面对和认真回答的问题。在课改实践中,有不少有特色的音乐课实例,在音乐课上把语言、历史、科学、手工、游戏、表演等结合进去,这里面体现了广大教师追求创新的一种精神,只要适度把握,始终以掌握基本技能与知识为导向,以审美为中心,都是值得肯定的。围绕着兴趣走进音乐课堂,让学生时时保持一种对音乐学习的积极心态和愉悦体验,“学海无涯‘乐作舟”,音乐课堂便成为学生精神上的家园,音乐将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中,成为其心灵里美好的东西。

作者单位:河南省光山县第三小学

猜你喜欢
基础育人音乐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不等式”基础巩固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整式”基础巩固
“五抓五促”夯基础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