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2009-10-27 10:22吴大军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期

吴大军

摘 要:书面表达在中考和高考中所占比例大,学生失分率高,而写作却能唤起他们对所学语言的感觉。因为语言在用笔写下之前一直是潜意识中的东西,而要写下来就需灵活运用英语知识。通过模仿与分析、多方面的训练,学生才会自觉地对知识进行整理和补充,从而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模仿与分析 训练促提高 修改与引导

英语学习者达到一定程度、对自己满怀信心时,往往容易陷入“学习静止期”,教师想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颇为困难,而写作却能唤起他们对所学或所掌握的语言的感觉。因为语言在用笔写下之前一直是潜意识中的东西,而要写下来就需灵活运用英语知识。通过写作,学生方会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窘迫感,会意识到知识积累的不足而自觉进行整理和补充。

书面表达是目前中考和高考中的必考内容,所占比例大,而学生失分率高。广大师生普遍关注它,但很难达到预期目标。关注学生的英语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是我们广大英语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那怎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英语作文并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呢?以下是本人根据教学实践摸索出来的几点有效做法。

一、有效模仿与阅读分析

模仿以英语为本族语的人所写的东西。例如,可以让学生按不同体裁和主题整理一些范文,从中学习一些写作技巧。另外,平时多读多背好文章、好句子、谚语、俗语,在写作时恰到好处地运用,往往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平时的训练中,教师可让学生先阅读材料,然后让他们合上材料,口述内容,再由其他学生补充,最后写出材料大意。如果是图表,应先读图,观察画面,然后按照各图内容分别列出图中的主要“信息”,再根据所列短语、配上适当时态和格式,稍加修改,小短文就形成了。

二、多训练促提高

活用教材,将所学对话改写成小短文,注意时态、语态、人称和前后的逻辑关系。利用重点词组和句式将课文进行缩写、仿写、改写、扩写或续写。

在学生做完一些语句排序、填空练习或解答问题后,引导学生运用适当的词句把这些答案进行重新组合,就是一篇改写好的小作文。

用英语记日记、写信等可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教师也可每周定一个统一的题目(如My best friend)让学生写。开展这种活动时,要求学生有一个专门的写作本子,定期上交教师批改,学生还可对照检查自己前边的写作,看看自己的得与失,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三、在修改中进步

俗话说:“文章不怕千遍改。”修改是写好作文的前提。修改的基本要求有四项:1.检查体裁,看文章的格式布局、开头和结尾用语是否正确。2.检查要点是否齐全,字数是否符合要求。3.检查语法是否有错误。4.检查拼写、大小写、标点符号及词形变化是否正确,行文是否流畅,语言是否丰富。

修改就是通过师生信息互动的方式使学生的作文逐步完善。具体方法有:

1.全部批改和个别面批

教师全部批阅所有学生的作文,并分别写上批语。对一些错误较多的、进步小的要进行一对一的面批。优秀的要在班上集体点评和表扬,树立学生中的榜样和身边的优秀范文。

2.抽查和自批

在好中差的学生中分别抽出两份进行批阅,发现问题,让学生对照普遍存在的错误对自己的文章进行多层面的修改。

3.互相批改

同伴间互相阅读作文,学生既是作者又是读者。在批改与再写作中,学生自觉地进行着批评与自我批评,从而共同提高。

四、多方引导

首先,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必须运用测试手段。教师在组织考试时,一定要加上“书面表达”这一项内容来测试学生真实的英语水平。

其次,积极地记背英语单词和习惯用法,注意平时积累,指导并激励学生尽可能地多背诵一些精彩文章,特别是经典片段,促进学生语感的发展。

最后,教师在指导英语写作训练时,应要求学生遵循五项原则:1.意义性,即行文传达的信息应有明确的意义。2.功能性,即学生可以通过文章表达自己的意愿。3.得体性,写文章要根据人、地、时的不同情况,恰当地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4.移情性,即要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风俗和交际准则,避免按汉语习惯硬套。5.流畅性,即词汇、联接、观念等表达要自然通顺。

总之,要教学好英语作文,就应引导学生平时多积累材料,掌握写作技巧,具备丰富的英语国家的生活常识,注意英语的语言特点,持之以恒地进行训练,如按照以上方法进行写作训练,我们还能使学生学得更深、更广、更活,同时培养了学生编辑、校对的能力和组织、归纳的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白蒲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