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与知识缺一不可

2009-10-27 10:22赵晶红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期
关键词:字旁蜘蛛网专业知识

赵晶红

目前,小学语文教师通过不同层次、不同方式的培训,对新课程的理念已是耳熟能详,每个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研究新理念,运用新理念进行教学活动。但也不必讳言,小学语文课堂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近期听课过程中出现的几个插曲就不能不引人深思,这里略举几例。

教学片段之一:《识字4》(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学习需要认识生字“网”时,教师是这样进行的:同学们看黑板(教师在黑板上画上蜘蛛网的形状),这就是“网”字,古人造字时,是按照蜘蛛网的形状画出来的,后来经过多次的演变,一点一点的变化,变成今天的“网”字。大家一起读。

教学片段之二:《黄山奇石》(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在学习此课需要认识的生字“胳、膊”时,教师在学生认识了这两个字后说到,老师这里还有几个“月”字旁的字,看你们谁认识?这时多媒体课件出示“脑、脸、膝、腿、脚、股、肝、胆、脾、肠”十个字。教师总结时说,“看,这些字都和身体有关,又都是月字旁,看来,月字旁的字都和身体有关。”

教学片段之三:《老海龟的悲剧》(长春版三年级上册)

课上教师抓住词语进行教学,其中对“连珠炮”的处理是这样进行的:

师:小海鸥问了几个问题?

生:书中写了两个,但是没有写完。

(教师叫起四位学生)

师:你们四个人每人问我一个问题,四个人要连续问。

生:老师你最喜欢什么?

生:老师你最爱看什么书?

生:老师你业余时间做什么?

生:老师你喜欢爱提问的学生吗?

师:他们连续问了我四个问题,这就是连珠炮似的问。

……

不难看出,几位教师的教学都尽力体现新的教育理念。在教学片段之一和教学片段之二中,教师都是想渗透字理识字的方法,让学生在认识生字时也能理解字义,体现汉字本身独有的音形意融合一体的特点,为以后的学习做准备。在教学片段之三中,教师把对词语的理解作为教学的重点,是符合三年级的教学目标的。同时教师想让学生对词语的积累经由理解、运用的过程,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积累。但是以上三个教学片段中,由于教师专业知识上的欠缺,使教学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是起到了与预期相反的效果,给学生今后的学习造成了混乱。

在教学片段之一中,也许教师受书中“蜘蛛房前结网忙”一句的启发,认为“网”字就是古人观察蜘蛛网后创造出来的字,事实并非如此。只要查一下《汉语字典》就可知道,“网”字的本意是“用绳线等结成的捕鱼捉鸟的器具”。《说文解字》一书也明确指出“网,庖牺所结绳以渔”。由此可知,“网”字确实是象形字,是古人仿照渔网的形状创造出来的,却与蜘蛛网无关。

而教学片段之二的教师,则是用“月”部部分字的表意规律代替了整个“月”部字的表意规律,使得表达不严密,影响学生对其他“月”部字的理解。这种不求甚解的治学态度影响着学生以后的学习态度,这是最为可怕的。

至于“连珠炮”的意思,《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连珠”的解释是“连接成串的珠子。比喻连续不断的声音。”在日常习惯中也把一个人说话速度快说成是“连珠炮”。由此联系课文的上下文,“连珠炮”的意思应是指“小海鸥的问话快,问题一个接一个。”从而看出,教学片段之三中教师对“连珠炮”的处理是需要重新设计的。

由此可见,只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做后盾,教师在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的同时,也要不断汲取专业知识,提升文化底蕴。否则任何先进的教育理念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理念与知识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作者单位:吉林省松原市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字旁蜘蛛网专业知识
衤衣字旁
王字旁其实不叫“王字旁”
王字旁其实不叫“王字旁”
蜘蛛网大战
《释名》中用为“液”的“汋”字旁议
传播专业知识,启迪成长智慧
软件技术专业知识地图的应用研究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