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兰
书面表达在高考英语中是除阅读理解之外的第二大分值的题型。但从近年高考书面表达得分情况来看,结果不尽如人意。虽然书面表达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在短期内很难有较大的突破,但是,从应付考试的角度来考虑,在考前复习阶段的短时间内针对学生整体和个体的不同状况,对症下药,通过合理的点拨、到位的讲评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还是有可能的。因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致力于提高学生书面表达水平的实践,在复习临考阶段,如何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做了一些反思,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讲评要强化审题,突出谋篇布局
审清题意是写好文章的第一步,清晰、合理的篇章结构是高分作文的最大特点。因此,强化学生的审题意识与谋篇布局的能力是书面表达讲评的第一任务。在拿到作文题目时,应让学生提问自己“写作该题目的意图何在”。只有搞清题意,学生才能有继续发挥的坚实基础。高考书面表达要求学生在审清题意的基础上,整合要点,合理编排。简单的分段,学生可能问题不大,但随着书面表达出题形式的多样化,如通过漫画、图表或图片加文字等形式来提供信息的题目,题目中没有明确的段落提示,这种情况下学生作文的段落就往往模糊不清,甚至不分段。下面,以“苏北五市2007届高三年级调研考试英语试卷”中的书面表达为例,在讲评中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重新审题,重新谋篇布局,从而让学生找到差距,为下一次的书面表达提供借鉴。
该书面表达题给出了一段文字及一幅关于“心灵鸡汤”的广告图片。篇章结构及要点都需要学生自己去整理、归纳。在学生的书面表达中,主要出现的问题是思路不清、段落不明、要点不齐。当然在具体的表达中也出现了很多语法错误,但在讲评这个题目时,笔者着重强化了学生的审题、结构意识,提出了“四步走”的要求。
第一步:审题。要求学生根据下列表格的几个方面审清题意:
第二步:整理。要求学生根据题目所提供的信息整理出所有的要点。这篇文章学生共理出了以下10个要点:
(1)本书简介,最早出版于1993年,作者
(2)是一本能激励所有年龄层次读者的畅销书
(3)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将爱传至世界各地
(4)本书为英文版,尤其适合英语学习者
(5)over 8 million copies sold
(6)101 stories to open the heart and rekindle the spirit
(7)New York Times & USA Today
(8)网上订购(Dangdang.com)
(9)款到发货,24-48小时内送达
(10)价格为54.4元,省9.6元
第三步:整合。学生先要根据段落主题将这些要点进行分析归纳,如要点1-7属于第一段,8-10属于第二段;接着再要求学生根据要点的内在联系进行合理的整合。以第一段为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做了如下的整合:
第四步:表达。根据以上思路运用熟悉的短语或句型进行表达。
不难看出,这也是一个学生自我探索的过程,为整理线索和拓宽思路做了充分的准备。当学生审清题意,并能够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和要点后,就为优秀的书面表达提供了保证。
二、讲评要重技巧点拨,授之以渔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讲评过程中,教师要努力注意不要越俎代庖,给学生讲评更像是一个了
解学生写作意图的过程,然后引导学生以最好的方式实现自己意图的过程,而不是建议学生哪里需要改进。影响学生书面表达得分因素有很多方面,但即使是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如果能教会他们适当的学习方法,他们也能够有效提高得分,尤其在临考阶段,讲评时的技巧点拨显得尤为重要。一般说来,常用的表达技巧有以下几种。
1. 拆分或整合要点
表达的准确性是高分作文的必备要求。要提高表达的准确性就要根据题目所提供的内容,对要点进行合理的拆分或整合。
从“南京市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卷(高三英语)”的书面表达来看,多数学生书面表达的谋篇布局普遍都比较清晰、合理,但很多学生还是得不到一个理想的分数,关键问题在于表达。由于题目是以文字的形式给出,所以很多学生的表达基本是几个句子的翻译练习,并且出现了许多中式英语。因此,在讲评这个题目时,笔者就从学生的表达入手,着重强调了如何拆分或整合要点。例如,在点评学生关于“宿舍吵闹,影响学习和休息”的表达时,先向学生呈现他们自己的表达:
The dorms are quite noisy, which has a bad effect on their study and rest.
引导学生发现他们犯错的原因是直接翻译原句。接着再呈现两句:
(1)The dorms are so noisy that they cant focus on their studies. Whats worse, they even cant have a good sleep.
(2)They complain that the dorms cant provide them with a quiet atmosphere for study, as they are always noisy.
在引导学生分析以上两句表达的精妙之后,进而使学生掌握以下两个句子表达的技巧。技巧1:(如句1)当原句给出的意思包含两个以上时,要学会拆句表达;技巧2:(如句2)有效运用一些学过的套语句型,对所提供的要点进行重新整合,可以让表达与众不同。
2. 同义转换要点
命题者在提供信息时,有时会使用一些非常地道的中文。中文越地道,学生在用英语表达时越容易犯错。但如果学生能够学会对要点进行同义转换,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例如,在写作有关食品安全问题时,很多学生将“厂商唯利是图,生产伪劣垃圾食品”表达成:The factories want more profit and they produce much rubbish food. 如果学生学会运用同义转换的手法,就不难发现所谓的伪劣垃圾食品即质量低、没有营养的食品,而不是rubbish. 同样,唯利是图即一心追求利润,这样一提示学生马上就会想到be desperate for/be dying for/be greedy for, with the intention of making more money等地道的短语。经过转换后,该要点就可以这样表达:With the intention of making more money, they produce much food with poor quality, some of which is even harmful to peoples health. 经过转换,信息的表达显得更为自然、清晰、到位。
3. 将要点中的抽象内容具体化
有时题目提供的要点信息比较概括,也比较空泛。对于这种信息,最好的处理办法是把这些概括的内容具体化。这样,表达既可以落到实处,同时也会成为亮点。例如,有关于表达“尊重、关心他人,富有同情心”这样的内容,有学生是这样表达的:We should respect and care for others, and we should show sympathy for them. 这样的表达读起来让人感觉空洞无物,但如果将“富有同情心”进行具体化处理,则可以表达为:We should respect and care for others. Whenever they are in trouble, well always be ready to give them a helping hand. 这样的表达读来让人感觉形象真实、语言生动,自然就能提升文章的档次。
三、讲评要关注细节添加,提高流畅性
文章的流畅性是影响评分的一个关键因素。那么如何提高文章的流畅性?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进行回归式写作,不断回到已经写好的地方进行修改,进行自我反馈。除了使用一些合理的衔接词之外,合理的细节添加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修改手段。
例如,“南京市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卷(高三英语)”的书面表达中很多学生将“熄灯制度限定了学习时间”表达成:The blackout rule limits their learning time. 这样的表达读起来干巴巴的,索然无味。但如果采用细节添加的方法,就能焕然一新:The blackout rule, intended to guarantee their sleeping time, actually greatly limited their learning time, which of course makes the students worried. 添加的细节合情合理、真实可信,自然产生了亮点。
当然,在回归式写作的细节添加时,还有一个关注点:一定要教会学生自己判断哪些是合理的细节,哪些是不必要的细节。因为不必要细节的添加,反而会成为文章的一个败笔。所以,教师必须教给学生判断合理细节的方法。一般说来,细节是否合理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判断。
1. 细节要有助于烘托主题
能够帮助烘托主题的细节肯定是一个合理的细节。例如,2008年的热点写作话题是考试焦虑。有学生在描写“焦虑的症状:头晕、乏力、睡眠不好、食欲不振等”时是这样表达的:Some students will feel dizzy and tired because of anxiety. Others will even have poor appetite. 这两个细节的添加就很好地烘托了主题:(由考试焦虑引起的)症状。但也有学生这样表达:Some students always feel dizzy and tired while others cant sleep very well at night. They only have a few sleeping hours because of mountains of homework. 这就是一个不合理细节,因为脱离了本段的主题“症状”,读来感觉比较突兀,不但没有帮助烘托段落主题,反而分散了段落的主题。
2. 细节的添加要符合逻辑
添加的细节要符合逻辑才能站得住脚,具有说服力。逻辑性也是在添加细节时要关注的方面。例如,有关描写“雪灾的影响:房屋倒塌、断水断电、食品供应紧张”时,有学生写道:Water and electricity were out of supply. Some people, especially the poor, even had little food to eat. 这个细节在这里就不太符合逻辑,因为人们挨饿的原因是由于雪灾阻断交通,导致食品无法供应,而不是由于贫穷买不起食品。换个角度,如果这样添加:Some people, including the old and the young, had little food to eat, suffering from hunger for several days. 这样的细节添加,符合逻辑,也让人信服。
四、讲评要重点探讨个人发挥,突出亮点
学生的个人发挥部分在作文评分时是一个举足轻重的部分,但也是大部分学生感到困难的部分。困难的原因有多个方面,但如果教师在讲评这部分时能给予学生方法、技巧上的指导,那么这部分就能成为学生习作中的亮点。
首先,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聚类能力,帮助学生挖掘题材并将挖掘出来的内容组织起来,鼓励学生产生尽可能多的与写作文题相关的想法,然后将与文题联系最紧密的想法聚类,进而加以发挥。这里应该强调一个“主题意识”。即学生必须清楚写的主题是什么,根据这个主题去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跑题。例如,“南京市2007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卷(英语)”的书面表达,要求学生结合漫画与文字表达对境外旅游的个别人的做法发表看法。学生的书面表达中有这样两个看法:A. It seems that people care little about the environment. They sometimes spit and even throw the waste onto the grass directly, which is really a worrying problem. B. Some litter and spit everywhere. The poor behavior has done great harm to the image of China, which is really shameful. 一比较就可以发现:观点A没有抓住文章的关键(境外旅游),发表的看法不具有典型性。而观点B就抓住主题,发表了最有说服力的看法。究其原因就在于“主题意识”。
其次,要求学生遵循“短语优先”原则。运用短语表达是最有效避免中国式英语的方法。例如,在表达有关“高三学生是否应该在外租房”的内容时下面这些学生的看法值得赞赏:A. In a rented apartment, we will have more time to study and gradually we will build up our confidence and make progress in our studies. B. Living together with our parents will make us relaxed, which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us senior three students. C. The apartment will create a quieter atmosphere for our studies, which of course will improve our study efficiency. D. When we come across some difficulties, we can turn to our classmates or teachers for help.
最后还有一个建议:量力而行。学生应衡量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有把握的就写,没有把握的就应该舍得删。否则只会起反作用,得分不高。
书面表达虽然是一种综合能力,学生难以在短期突飞猛进,但教师也可以在教学中利用启发式的协商辅导,给学生及时反馈,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运用各种写作技巧扬长避短。尤其在临考的最后阶段,我们更应该重视讲评的有效性,关注方法技巧的传授,授之以渔,帮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高考的书面表达中取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