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 梦
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可是,大难之后怎么还是大难?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让人既绝望又惊异。如果这是上天的安排,那又是为了什么?
1982年10月4日,在一艘驶往澳大利亚的英国快速帆船“利兹”号上,一位老年女士突发重病,陷入了昏迷。她的嘴角不停地蠕动着,隐约能听见她微弱的声音在喊一个名字:彼得、彼得……彼得·理查德逊,那是她失散了10年的儿子。听到这凄凉的呼唤,看到这病危的母亲,在场的人们无不动容失色,大家只能在心中默默地为她祈祷。
与此同时,英国“美人鱼”号帆船正徐徐驶离澳大利亚悉尼港,准备开往澳大利亚西海岸的路斯湾。海面上微风轻拂,阳光灿烂,预示着未来几天的好天气。乘客们在甲板上散步聊天,相互点头问候,船上一片欢歌笑语。
第四天下午两点,一直风平浪静的大海突然变了脸,天色刹那间暗了下来。一阵猛烈的旋风掀起排排巨浪,“美人鱼”号剧烈地颠簸起来,逐渐被狂风吹得偏离了航线。萨米是一位具有多年航海经验的老船长,他心里清楚,帆船此时正处在暗礁最多的一片海域,十分危险。他一面带领8名水手努力控制局势,一面通知船上所有乘客立即穿好救生衣,做好最坏的打算。
消息一传出,船上立即炸了窝。恐慌在人群之中迅速蔓延,甲板上全是杂乱的脚步声、女人的尖叫声和小孩的哭声。突然,“美人鱼”号顿了一下,一阵剧烈震动之后,船停了下来。船员们明白,最不愿见到的事情发生了——船触礁了。
汹涌的海水很快淹没了船体,船上的人们被抛进了茫茫海水中。幸运的是,距出事地点100米处有一块突出海面的大礁石,成了落水人们的救命稻草。22个人紧紧地抱住礁石,等待驶过的船只把他们救起来。可是,一天、两天、三天过去了。附近海域一艘船的影子都没有。绝望的人们在海水中泡了三天,又冷又饿。正当死神准备拥抱他们的时候,途经此地的小帆船“伊斯福特”号发现了他们。绝处逢生,“美人鱼”号的人们欢呼着、拥抱着,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之后两天,一直平安无事,直到第三天,厄运之神又降临了。“伊斯福特”号被一股莫名的海浪推向岩石密布的海崖,冲上浅滩。船毁了。两船共计32人流落海岸。
上岸不到三个小时,他们就被三桅帆船“丽迪”号发现并救起。三艘船共计64人,是“丽迪”号定员的两倍。
“连遇几次难,可大家总算都平安无事,应该不会再有什么可怕的事情了吧?”一位历经前几次海难的船员的一席话,引起了一片笑声。不少人也在一边附和:“对,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绷得像弦一样紧的情绪,在大家的说笑中缓和了许多。笑声还没消失,突然就听到有人喊:“火!火!船上着火了!”大家慌忙跑到出事地点一看,个个都目瞪口呆。只见装着许多木材的船尾火势汹汹,根本无处下手救火。更糟糕的是,火借风实施。他成为心理实验学家,在国防部下属的测谎仪研究所工作14年。2000年,在谈到吐真药时,他曾怀疑政府已重新启动类似MK-ULTRA的试验。但美国匹兹堡大学生物安全实验室主任塔若·奥图尔斯则称:“这不可思议!如果国家要启动吐真药研究,将是一项浩大工程,很难被隐藏起来。”CIA和五角大楼口径也一致,都咬定没有进行吐真药研究。
另一谍报大国苏联也与吐真药纠缠不清。2007年,一本描述前苏联克格勃特工的书籍在美国出版。这本名为《异见者之死:毒杀亚历山大·利特维年科与克格勃归来》的书中就披露道:前苏联情报部门使用过吐真药。克格勃内代号为s的特别部门,专门研究生物武器。一种被标识为SP-17的吐真药,被s部门专家认为既高效又实用,它无色无味,短期内绝无副作用。最重要的是,SP-17能让服用者与你掏心窝子讲话。
克格勃最先在自己人身上检验吐真药的效果。当时所有在海外从事间谍工作的克格勃特工,必须先过SP-17这一关,检测所提供情报的真实可信度。亚历山大·利特维年科在被暗杀前曾透露,2004年俄罗斯总统选举期间,普金总统的对手、候选人伊万·雷布金神秘失踪,据说是中了SP-17的升级版SP-117的招数。
吐真药是否卷土重来
若不是此番印度使用吐真药,各国使用吐真药的历史或许将继续沉睡黑幕之下。
印度人给卡萨夫注射的吐真药是硫喷妥钠。作为巴比妥类药物的早期代表,硫喷妥钠最早由美国化学家欧内斯特·沃尔伍勒和道那利·特本于1932年合成。1934年,硫喷妥钠正式作为一种麻醉药物在美国上市。但现在,很多大医院都已不使用这种麻醉药。
硫喷妥钠起效速度快,在美国成为实施死刑的用药之一。而作为一种吐真药,效果又是如何?有专家认为,对那些撒谎成性者或形成错误记忆的人来说,吐真药不会有什么效果。美国也已禁止在刑讯时使用药物。
吐真药的作用,无非是让人处于镇静催眠状态,消除大脑对行为的控制,使人下意识地对问题做出应答。由于谎言是一种欺骗行为,必须让大脑处于“假装模式”才能撒谎成功。换言之,撒谎是一种更为高级与复杂的大脑活动。而当大脑被药物“麻痹”后,人主动说谎的能力会减弱。因此,只要你问,就有回应,绝不会铁嘴铜牙榨不出一点讯息。从这点上说,吐真药至少能让人多说话,从而提供更多信息。
(摘自《齐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