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兰晓龙如何让你热血沸腾

2009-10-27 05:05刘承文
意林原创版 2009年6期
关键词:突击团长士兵

王 丽 刘承文

我一般是个违令不从的人。但打仗了我必定要去。——兰晓龙语

对兰晓龙这个名字,你或许会感到陌生,但提起他编写的电视剧《士兵突击》和当前热播的《我的团长我的团》,可谓风靡全国。从好勇斗狠的浪子,到“不着调”的军人,再到今日名满文艺圈的鬼才编剧,他的身上隐藏着太多故事。

“浪子”从军,顽性不改

初见兰晓龙,无法相信他就是《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生死线》等一批硬汉作品的“娘”,这位身高1.63米的瘦小男子,操着一口南方味的低柔普通话,丢到人群中绝对不显山露水。但他的剧本却接连掀起了收视风暴,就在众多“突击迷”对许三多、高连长、老A的精彩表演意犹未尽时,今年3月,由《士兵突击》原班人马打造的《我的团长我的团》又一播而红,创造了新一轮的收视神话。

今年36岁的兰晓龙出生在湖南邵阳。小时候好勇斗狠,无心向学。读高中时,他无可救药地迷上了课外书,一次,兰晓龙偶然翻起了美国剧作家尤金·奥尼爾剧作选集,锋芒毕露的文笔,一下征服了16岁的他的那颗茫然的心。“当时一看,我的天啊,原来还可以这样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我一下就着迷了”。在奥尼尔的召唤下,兰晓龙高中刚毕业就冒失地漂到了北京,准备考中戏!

但由于成绩差,他连考两年都没有成功。第3年,兰晓龙终于叩开中央戏剧学院的大门,成了戏文系的一名大学生。在中戏读书时,“痞性”十足的兰晓龙自由散漫,没少惹事。临近毕业时的1997年夏天,老师问他:“战友话剧团要人,你愿不愿意去?”兰晓龙一听忍不住乐了,老师也乐,这在他们看来像一出荒诞剧。老师的举荐,却让兰晓龙与绿色军营结下了不解之缘。

兰晓龙最恨拘束,所以他当时挺抵触部队生活,但为了谋一个专业对口的出路。还是决定硬着头皮去试试。他把手头现成的剧本拿给团长看,也没抱太大希望。不久后的一天,话剧团突然打电话给他说,你可以过来搞剧本创作了!部队的环境并没有改变兰晓龙,他依然顽性十足,甚至至今都没有受过军事化训练。从一个环境到另一个环境,转换之快让他喘不过气来,因为部队的等级观念比较强,兰晓龙的文职级别在军营里也算领导级的。所以可以任他“肆意妄为”。他形容那时的自己特没心没肺,极度不严肃。

后来团里的一个顶梁柱编剧离开了,团长就希望他能独当一面,这才踏踏实实写了一个话剧《红星照耀中国》。不料,几位领导竟都对这个剧本产生了浓厚兴趣,尽管没敢夸奖他,还是赞赏地拍了拍兰晓龙的肩膀。

随后,兰晓龙又写出了话剧《爱尔纳·突击》,该剧由战友话剧团在全国演出后,社会各界好评如潮,并获得全军新剧目展演编剧一等奖,以及老舍文学奖、曹禺戏剧奖。一夜之间,兰晓龙的名字响彻军营。他顺势而上,又先后创作了电视剧《石磊大夫》《步兵团长》《零号特工》,并担任了2003年版《射雕英雄传》(李亚鹏、周迅主演)的编剧之一。

写《团长》缘于墓碑前的震撼

2005年春天,兰晓龙来到京郊某装甲用体验生活,和士兵们打成了一片。这次深入部队让他受益匪浅,很快,兰晓龙就以自己的小说《士兵》为基础,创作出了《士兵突击》的剧本。该剧一经播出便名震全国,创造了2007年收视率之最!兰晓龙这个名字,从此也变得“通俗”起来。

兰晓龙平时给人的印象是嘻嘻哈哈,很不正经,但心里却清楚自己该干什么,总有些事让他无法忽视,无法不敬畏,比如《我的团长我的团》剧本的由来。

2007年4月,兰晓龙到云南腾冲采风,多次造访当地的“国殇墓园”。这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保存也最完整的抗战时期正面战场阵亡将士的纪念陵园。下面埋葬着二战时期,为光复腾冲而壮烈殉国的中国远征军8000多位烈士。每一次去,他和朋友都戴着祭奠的花,扛着一箱白酒。

“那些墓碑小到很仔细才能看到文字,而且有很多奇怪的名字和兵种,比如碑文上写着‘一等枪手、‘三等马夫,我们不知道下面埋着的人真名叫什么,也不知道他们每个人身上的故事。”兰晓龙只是频频端起酒,和这些无名英雄的墓碑碰杯。闭上眼睛,他仿佛从周围死寂的松林中听见厮杀声,脑海中呈现出这些无名小卒与侵略者浴血奋战的场面……兰晓龙忽然不能自己,掩面哭出声来。这种感怀,促使他很快投入到剧本创作中,他要用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向所有军人致敬!这个故事,正是时下热播的《我的团长我的团》。

这个剧本兰晓龙整整写了一年,里面塑造了20多个人物,他们个性鲜明,从散漫到紧张,从颓废到热血,其问的黑色幽默让观众又哭又笑,欲罢不能。

《团长》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抗战末期,一群溃败下来的国民党士兵,聚集在西南小镇禅达的收容所里,茫然而颓废地苟活着。师长虞啸卿出现了,他要重建川军团,把这些人空投到缅甸抵御日军……

出人意料的是,2008年《团长》刚开拍就事故不断,这也让导演、演员以及全剧组的工作人员经历了人生中最难忘的一年。去年4月8日,烟火师郭岩带领两名助理到现场去调试爆破点时,失手引爆了刚刚掩埋好的炸弹。因弹片穿透了他的胸部而当场死亡,两名助理也身负重伤。

爆炸事故刚刚过去没几天,4月20日下午,他们正在拍摄全剧中最重要的战争场面戏——南天门战役,拍摄过程中,廊桥突然坍塌,导致在桥上的所有群众演员从高空坠落。这次事件对剧组影响巨大。导致全面停工。

不仅频出意外,这部戏本身也拍得很苦。在段奕宏、张译、张国强这些“战友”的嘴里,兰晓龙可是不折不扣的“狠”角色。这里的“狠”是指他写的剧本太苦了,让演员们饱受折磨。在拍摄现场,有演员主动要求“让我早点儿牺牲吧”!更有演员在拍摄完一组镜头后大喊:“兰晓龙,我恨你!”不过恨归恨,事后他们还是无法拒演兰晓龙的作品,谁让他的本子令人欲罢不能呢!

生活中的“荒诞派”

接受采访的兰晓龙,尽管一夜未睡却精神饱满,他大口喝着咖啡。说话语速极快。偶尔,一旁角落会传出一位女子调侃的声音,这时兰晓龙就顽皮地抢白说:“你谁啊,路人甲?”在这一嗔一怪中,记者才得知,这位美丽又高挑儿的女性,正是兰晓龙的妻子。

在兰晓龙的作品中,女人几乎成了省略号,但在现实生活中,妻子是他坚强的后盾。虽然现在的他很难再给她一场风花雪月。他说:“没出名前,我每月工资1000元,老婆挣3000元,靠老婆养活很快乐;现在可以养活老婆了。却没有时间过浪漫的生活。”

由于两人相貌悬殊,妻子又高出兰晓龙一截,据说他们相恋时,女方家庭是坚决反对的。如今功成名就的他,“家庭地位”是否发生了巨大变化呢?兰晓龙的回答出乎意料:“岳父一家人很关注我的作品,他们刚看《士兵突击》和《团长》时,看我的眼神也多了份欣赏和赞许,但这种光环一般只能保持三天。可看着看着,两人就扯到了今天的菜价,或某某的孩子几号结婚来着。”此时,坐在父母身边的兰晓龙简直要崩溃,可嘴上又不好说什么。

在兰晓龙编写的片子里,你会发现很多充满黑色幽默的台词,比如《士兵突击》中对被褥的要求:“整整齐齐。平四方,侧八角,苍蝇飞上去劈叉!蚊子飞上去打滑!”、“有意义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生活中的兰晓龙,也是一个很有娱乐精神的人,他总能从别人看来很平常的事物中找出笑料,用他的话说,自己是个不折不扣的“荒诞派”。

在兰晓龙看来,文艺作品的娱乐性是第一位的,在创作《士兵突击》和《团长》时也不例外:“有人跟我说你的作品很有思想,我会被吓一跳。我只是喜欢有趣的事物,一本书写得无趣是最大的罪过。我喜欢莎士比亚的东西,他的作品没有追着你要告诉你什么,就是一股脑儿虚构一个世界呈现给你,从中得出什么逻辑或想法那是读者自己的事儿。”

除了有趣,兰晓龙的另一个追求就是自由。“我不管写什么戏都有一个命题,那就是,一个人怎样才能让自己活得更自由。”工作中也一样,他对别人事先预谋好的东西本能地反感,甚至不愿意参加几个人坐在一起的剧本策划会,要做,就让他一个人自由自在地做。

这就是军旅作家兰晓龙,一个把自由和快乐看得高于一切的“顽主”,一个自称“一般是个违令不从的人,但打仗了我必定要去”的血性男儿。

猜你喜欢
突击团长士兵
英军士兵正在放飞Puma-LE无人机
抗疫当中,国企这样“多线突击”
“团长”何八斤让乡亲们便利购物
蛟龙突击
空降突击兵
坦克兵突击
英雄团长沈述清血洒光华铺
代表团团长、预备会议
士兵独白
一个士兵的最后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