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数学”与“生活”的纠缠

2009-10-26 09:34郑磷玲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09年8期
关键词:现象学会情境

郑磷玲

有位教师在教学“积的近似值”时。出了这样一个例题:一种菜油每千克售价7.56元,王成买1.4千克,李勇买1.6千克。两人应各付多少元钱?

对于答案10.584元和12.096元。学生的对话如下:

生:我觉得这两个答案是有问题的。比如10.584元。这里的“4”就4厘,而4厘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没有的。所以只要算到“分”就可以了。

生:我觉得“分”都可以不用算,现在买东西,都不用“分”了。

生:不是的,在超市买东西还有用“分”的。我和妈妈碰到过。

生:才不是呢!有一次我和爸爸去买烤面包。他们就把7分算成了1角。我认为“分”不用算。

生:我也觉得“分”不用算。我还估计王成只要竹10元、李勇只要付12元就可以了。稍微砍砍价吗。

最后,学生一致认为只要精确到“角”就行了,因为这样与生活实际更接近。而这位教师的心中却一直存有疑惑:与生活更接近。是新课程所期望的,但真的完全联系了生活实际,数学课该怎么上?假如今后再碰上类似的问题,又该如何处理呢?

针对案例中的“元、角、分”问题,笔者意在抛砖引玉,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正确认识“生活数学”与“教学数学”的区别

回答“精确到分还是精确到角”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甄别“教学数学”与“生活数学”的过程。“生活数学”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然积淀、自由生成的“纯经验”型数学信息,它具有个体性、随意性和直接性。而教学数学则是学生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数学课程学习获得的数学信息,它具有社会性、计划性、抽象性和形式化特征。笔者认为数学教学在“生活化”的过程中,要处理好生活的随意性与数学的严谨性、抽象性之间的矛盾,防止数学内涵的流失。

二、题目本身已提示应该精确到“分”

生活中,精确到“角”的现象时有发生,精确到“分”的现象也随处可见。但就这个问题而言,问题中“菜油每千克售价7.56元”的条件,本身隐含着“精确到分”的数学信息,这已经对生活实际进行了数学化的加工,暗示我们应该精确到“分”。严格地说,生活中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精确到角”明文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十七条规定:“人民币的单位为元,人民币辅币单位为角、分。”“精确到分”应看作是排除了其它因素、正常状态下的精确度要求。问题中以“买烤面包”作为“例证”的生活事实,只是某一个特定情况下的生活现象,不能成为生活中结算的“标准件”。

三、要从数学的角度把握问题的本质

数学教学既要使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更要学会用数学思考问题。“元、角、分”显然是一个理想化的生活情境,我们教学的价值取向不仅仅是应对生活中找零的问题,而是借助于购物实践活动这个情境引出一个纯数学的思维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元、角、分之间的联系,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探索如何进行小数精确计算,让学生学会如何精确到十分位、百分位,乃至千分位的计算方法。通过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摒弃生活现象中与数学无关的现象,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把握问题的本质。

四、跳出“数学”与“生活”的纠缠

为了促进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学习兴趣和形象理解,许多教师自觉地尝试将数学与生活进行有效的融合和链接,创设了许多感人的数学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培养数学素养。然而,从生活中获得的各种经历、体验,未必就恰好能为抽象的数学概念和知识提供适切的基础。加上学生面对生活化的数学问题,往往习惯于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进行思考,于是带来了“生活现象”和“数学事实”的矛盾。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摒弃问题情境中的细枝蔓叶,提炼数学知识,寻找数学规律。解决数学问题。

责任编辑:陈国庆

猜你喜欢
现象学会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学会分享
第四章光现象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
学会分享
奇异现象传真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