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牛肉再度进岛引争议

2009-10-26 09:54
环球时报 2009-10-26
关键词:疯牛病台美马英九

本报特约记者 蔡 菲

据台湾《联合报》25日报道,10月23日,台“卫生署”宣布将大幅开放美国牛肉进口。预计第一批美国带骨牛肉将于11月上旬左右抵台。台“卫生署”虽强调已做好风险评估和把关措施,但开放可能带有疯牛病病原等风险的部位进口,引发岛内争议。台湾TVBS电视台的评论称,台当局此举不难看出政治考虑的痕迹。台湾《联合晚报》的评论称,这是一盘只闻政治味的美国牛肉。台当局一位不愿具名的高层官员称,台方此举是为与美进行政治交换,一是开启与美的贸易谈判,二是希望美方开放部长级官员赴台访问,其中前者格外受马当局重视。

据台湾《联合晚报》24日报道,不少国民党“立委”对开放美国牛肉进口存在不同意见。国民党“立院党团书记长”吕学樟表示,谁决定让美国带骨牛肉含内脏进口,绝对就要谁下台。民进党更是借题发挥,趁机攻击马英九当局。蔡英文批评,“开放美国牛肉进口攸关民众饮食安全,政府决策过程过于草率,将来如有任何问题,马政府要负起完全责任。”谢长廷指责,“政府拿人民健康开玩笑,选民应用选票给马英九教训。”吕秀莲也抨击称,“这就是马政府的外交休克政策,显示整个政府垮掉了,所以人家予取予求,全民要严厉监督政府。”

《联合报》25日的报道称,岛内舆论对开放美国牛肉进口也表示担忧。担任“卫生署”咨询专家的台湾大学教授詹长权表示,“未来输台美国牛肉的源头几乎完全依赖美国签发的证明文件,能否确保安全值得商榷。”高雄长庚医院副院长陈顺胜称,美国牛肉大举叩关后,台湾将被视为与美国同等的疯牛病风险层级,恐会增加台湾生物制剂和农产品输出的障碍。

岛内舆论还纷纷从政治层面展开解读。前“农委会防检局”副局长丁杉龙批评,“政府不能为了政治角力,拿百姓健康开玩笑。”《联合报》评论文章称,“不能拿台湾人做人体实验,整个谈判过程让人体会到台湾被节节逼退的悲哀。”台湾TVBS电视台的评论称,“总统府把这份开放政策大礼送给了未来台美关系的联系桥梁——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AIT)新任处长司徒文,不难看出政治考虑的痕迹。”还有媒体评论称,“美国拥有太多筹码可以逼迫别人低头,台湾的国防安全几乎全数握在美国手里,说得坦白些,我们是仰美国之鼻息而存在的。”

据台湾“中央社”24日报道,针对岛内各界的反弹,马当局展开一系列救火行动。“行政院长”吴敦义公开表示,他的原则是“美国人不吃的,我们也不吃”,“民众健康不容其他利益交换,政府对美国牛肉进口有三大原则,即检验标准不能低于美、加、欧和韩国,台湾要进行严格把关以及建立强制保险制度。”

美国牛肉输台一直是台美双方贸易谈判的重要议题,其中掺杂了复杂的政治因素。2003年底美国出现疯牛病个案后,台湾立即全面禁止美国牛肉进口,后在美方施压下,陈水扁当局于2005年3月决定重新开放进口,但短短3个月后又因美出现疯牛病而中止,直到2005年1月台才决定有条件开放30个月以下的不带骨牛肉进口。事实上,自陈水扁到马英九当局,台美双方每次会谈,台湾方面多会提出美国给予台湾人免签证、启动贸易谈判或军售议题,但美国最关切的仍是牛肉出口问题。此次达成协议后,美国商会就在第一时间表示,“乐见台湾开放美国带骨牛肉进口,这象征台美经贸关系中的一个主要敏感障碍被移除,未来希望尽速恢复召开台美贸易暨投资架构协议(TIFA)会谈。”“AIT台北办事处处长”司徒文也曾表示,美国牛肉进口问题尽快解决后,希望今年底前能恢复台美TIFA商谈,且将尽量扩大TIFA讨论领域。▲

猜你喜欢
疯牛病台美马英九
台美启动“贸易倡议”
卖水果
不够用
蔡英文的台美棋局与如意算盘
疯牛病之舌尖恐慌
我国疯牛病风险可忽略获世界卫生组织认定
上万猪农扔粪抗议马英九
马英九接种 甲流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