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农村电影创作中的理想化倾向

2009-10-23 08:31郭志艳
电影文学 2009年15期
关键词:理想化

郭志艳

[摘要]电影创作本身充满理想化色彩,包括艺术的,思想的,政治的因素,还要考虑到对市场的迎合。农村电影曾经是中国电影创作的主体,在新中国跌宕起伏的社会历史中,它的各种理想化倾向是各个时代的缩影,与每个时代的理想化创作均有不同关联,展现出意识形态、政治思想、人文精神、社会转型以及精神回归等等。

[关键词]新中国农村电影;电影创作;理想化

农村电影是1949年以后出现的反映农村现实生活的主要电影题材类别。在此之前,在以描写城市居多(主要是上海)的解放前的电影中。田园风光、乡土风情不过是主流大都市(上海)电影的一种电影场景的延伸。建国以后,社会政治环境改变。意识形态转换,农村电影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文艺以工农兵为服务对象,成为电影创作的指导性方针.要求农村题材在所有电影题裁中占一定比例。受二元社会结构分割的.现实中的中国农村资源贫乏、贫困落后,但很长一段时期它却是中国表现社会生活的中心舞台,农村电影在某个时期成为中国电影的主体。

本文所说的农村电影创作中的理想化倾向是指相对于农村的贫困落后,农村现实生活的艰辛甚至苦难和社会主流对农村的躲避。电影创作上的理想主义表现,它们有的是意识形态与政治挤压下的幻象,但也闪烁着艺术与时代精神的光辉;有的是艺术表现的理想主义,承载着时代的记忆和解读;有的反映着对乡村纯朴人文形态的怀念与回归。“十七年时期”(1949—1966)、“新时期”(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以后”.每个时期农村电影创作理想化均有不同倾向。笔者通过以电影、文本细读为主的方式,对各个时期农村电影的理想化倾向进行描述,解读它与电影创作、意识形态、历史语境和时代现实之间的关系。

一、“十七年时期”农村电影创作的理想化

“十七年时期”的绝大部分电影都跟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工农兵是当时电影表现的主体,农村电影打上了意识意态和政治宣传的烙印,如果无法在政治和艺术之间达到平衡.电影创作要么成为批判的对象,要么成为政治的传声筒。它反映了那个时代美好的理想追求和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但也成为违背客观现实的说教。也有部分作品在意识形态和政治宣传的樊篱下升华出那个时代的审美和追求.用理想主义勾画出当时的山水与人情之美,穿过岁月的隧道,仍闪烁着艺术与精神的熠熠光辉,成为无法复制的美和经典。

1反映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主义理想、共产主义理想是当时占主导的意识形态,农村是实践与实现社会理想主要舞台,农村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合作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包括人民公社和大跃进等等。这个时期的电影创作没有自主性,农村电影创作的理想化表现出与意识形态契合以及政治宣传教育的特点。虽然当时社会浸润着对农村、劳动人民和体力劳动的尊重与歌颂,但在城乡差距和禁锢的社会体制下,带有居民身份和优越感的城市仍让许多人向往和留恋。理想化表现的是农村的可爱以及对农村的热爱。

农村的可爱以及对农村的热爱是以城市的可恶和批判向往城市生活的思想为反衬的。电影中城市承载着虚荣、资产阶级、好吃懒做等负面的价值,吸引的是农村不爱劳动、好吃懒做、爱慕虚荣的人,他们不安于劳动,想尽办法离开。影片《夏天的故事》(1955)中的米玉兰就是这样的人,她是农业社会计的独生女儿,从小娇生惯养,不会做针线,不会种庄稼,但是很会打扮。高中没有考上,又不爱劳动,米玉兰选择了一条通过婚姻离开农村的道路,嫁给了城里一个年龄比她大很多的商人。而影片中初中毕业生田金生为了农村的社会主义建设.毅然放弃读高中的机会。成绩优秀的他,本已考上高中,但因为农业社缺少会计,为了农村建设,放弃读高中的机会。在爱情的选择上.他与志同道合的高二妞结合.米玉兰的选择与献身农村的主流观念相矛盾。遭到鄙视,被冠以“向往剥削者的生活”的帽子而遭批评。田金生读书不是为离开农村,而是为做新型的有文化的农民。反映了高度的社会主义觉悟,把理想和希望与集体利益、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紧紧的连在一起的美德,影片赞美社会主义新人、新农村。

2新中国的美丽农村

当时农村电影创作的另一种理想化则达到让人欣喜的艺术水平,艺术性和娱乐性均成为经典。变成新中国一种文化符号传播至今。最具代表的是电影《五朵金花》,影片中的农村在政治意识形态下.呈现出人间天堂般的美感,山河美、人情美、社会主义美。没有政治口号和阶级斗争,融合了风光、歌舞、喜剧、爱情等娱乐元素。带着意识形态的镣铐跳舞,却舞出另一种妩媚风情。电影叙述云南大理白族人民的生活故事,男青年阿鹏和公社副社长金花从相识到相爱的故事。爱情串起了整部电影。在男主人公寻找女主人公的路上,展现了人性之美、风景之美、社会主义之美。影片洋溢着一种理想主义、乐观主义的精神,让人感受到那个年代火热的劳动激情和高昂的理想壮志。

二、“新时期”农村电影创作的理想化

20世纪80年代农村电影创作与当时的社会文化思潮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以“新启蒙”思想为代表的社会意识形态在当时焕发出无限的生机,刚从一个压抑、充满苦难和浩劫的时代中走出来,人们对艺术和美。对理想和精神的热情追求.不仅是由于长时期精神食粮的缺乏.更是历经劫难后一种心灵的苏醒。同时社会上层不再以阶段斗争.以急进地实现“共产主义”为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现代化”是上下共识,它也成了社会的一种希冀.而那时西方的“现代化”还未污染当时的中国,农村电影创作是在以上的新背景下萌发的,新时期的电影创作不再以政治为轴心,而以电影为本体,去承载现实,回忆过去。主要通过在农村生活过的知识分子,以他们的艺术理想视角来叙述对农村的经历、感受和复杂的爱。

1右派知识分子身后的农村

作为“复出的一代”。农村曾是右派知识分子的“避难之地”,右派是个以知识分子为主的广大群体,包括后来当上中国总理的朱镕基,他们与农村有种斩不断的依恋以及其他复杂情感。《牧马人》(1982)是其中的代表作,表现劳动人民心灵之美。述说农村对受伤心灵的抚慰,赞美那种社会l生苦难。

影片讲述美国归来的老华侨许景由,找到在内蒙敕勒川工作的儿子许灵均,想让他去美国继承遗产。许灵均经历了从资产阶级弃儿到右派分子的苦难过程,但在下放农村的岁月中与牧民、与农村建立起深厚的感情。他最终拒绝了父亲的要求。父子重逢的对谈中.穿插受政治迫害而伤痕累累的许灵均怎样由一个“资产阶级的弃儿”由于被劳动人民关心、爱护与拯救最终恢复人生的自信,重拾人生价值的过程。影片中无语的大自然、广阔的大草原、充满灵性的骏马、淳朴的牧民,还有如同大地一般伟大博爱的妻子.医治了许灵均的心灵创伤。妻子李秀芝代表的人性善是许灵均最大的心灵抚慰,悠远辽阔的草原风光,如云的牛羊、如黛的群山,充满

着诗意的自然景色,为观众勾勒出壮美的仿佛在另一个世界的草原农村景象,成为许灵均精神生命的再生之地,升华了他的情感以及对人生的追索。

2知青青春陪伴下的农村

“文革”时代,社会震荡下有着太多人生变幻,成千上万人命运的折转轮回,对于把青春和热血献给农村的知青来说,对农村有着剪不断、理不清的人生记忆,他们满怀青春的理想和激情到广大农村,最终发现这是时代的谎言,已届而立之年的他们,又想尽了一切办法返回城市,回到城市却发现找不到他们曾经的位置,于是,那分别了的农村成为他们精神上的故乡,是精神深处的记忆和爱恋。

电影《青春祭》(1985)便是这样的一部代表电影,影片通过一个外来者——知青的眼睛,展现异族文化——乡村之美,带有原始色彩和人性的傣家文化,使被政治扭曲了的人性在自然的天地中得到舒展。影片通过回忆的形式讲述一个来到异乡的知青,与异乡熟悉,然后离开的过程,包含了一个少女的初恋与成长,对美的感悟,不同民族的文化冲突以及对人类精神家园的渴望等,流露出知青一代对曾经生活过的乡村故土的留恋,傣家农村诗一样迷人的色彩令人眷恋,它是一代人思想记忆中的农村图腾。

三、“90年代以后”农村电影创作的理想化

90年代中国政府加大力度推进市场化.中国社会进入全方位的社会,文化转型、经济成功、物质丰富的同时,人们发现现代化并没有带来预想的完美幸福.对于没有信仰和解放后被扫光一切传统的中国人来说.西方式的现代化带来精神道德和价值观的沦丧无法抗拒.消费文化的流行、人文精神萎顿、理想主义失落……城市的喧嚣、浮躁、激烈的竞争和堕落,让人们思念远去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乡村(农村)是城市的来处,是所有人心灵的故乡。这时期农村电影理想化的农村便以这样一种功能登上市场和心灵的舞台,如诗如画的乡村在影片中是一剂镇静剂,抚慰着城市人疲惫的眼睛和灵魂。也是对农村为源头的民族文化的怀旧和重拾。

90年代中期的《黑骏马》(1995)是这种社会环境下应运而生的代表电影。影片中古老忧伤沉厚的蒙古族民歌与广阔无垠优美的草原风景交融一体,充满诗意。电影表达了对草原——故乡深沉的爱,对养育自己的老额吉——母亲的爱,对青梅竹马的曾经恋人的思恋。回忆与现实都被演绎成为城市人心中的思乡情绪。

电影是种跨越国界的文化语言的交流方式.国门打开后,受国际环境的影响,包括农村影片在内的电影制作表现出以民族特色取悦西方审美的趋向,这种取悦是民族化的,透着表现上的理想性。

四、结语

电影是社会文化的反映,从中可以看到各个时代的缩影,每个时代不同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影响着电影创作.电影创作的理想化倾向是艺术的需要,在特殊时代也是意识形态和政治的需求。广大的农村构成了辽阔的农业中国.建国后的社会历史跌宕起伏,农村电影很多时期构成中国电影的主体,农村电影的创作与社会意识形态、政治思想、文化思潮、社会环境的变化联系紧密,刨作的理想化与之相联。

“十七年”时期农村电影创作的理想化中充斥那个时代的意识形态和政治需要,也洋溢着那个时代特有的艺术美感和纯真精神;20世纪80年代则表现出社会浩劫后深深的反思和久违的人文关怀,下放、下乡知识分子对农村的回忆与爱恋,从电影艺术理想化中表现出来;90年代后,商业大潮席卷中国,农村电影创作的理想化,是身处商业社会包围的中国人对心灵宁静的向往,就像怀想童年一样.对曾经家园的怀念,对人性精神的回归。建国60年。中国农村电影创作的理想化倾向从以政治为轴心跨越到以市场商业化为向导,没来得及擦掉意识形态的印迹,却勿勿压上了商业文化的烙印,但在民族和人性精神的回归中依然会闪烁出艺术、民族、人性的思想精神光辉。

[参考文献]

[1]扬红菊.在“农村”与“乡土”之间——中国乡村叙事电影的表述危机与概念辨析[J].电影文学,2005(07).

[2]吴迪.中国电影研究资料:1949—1979(上)[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3]陶东风.现代性与文艺理论(笔谈)[J].文艺研究,2000(02).

[4]石川.“十七年”时期中国电影的体制与观众需求[J].电影艺术,2004(04).

[5]赵卫防.缝合与间离——对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的一种评析[J].电影艺术,2005(01).

猜你喜欢
理想化
高中物理教学中理想化方法的教学
陆毅:侯亮平是个太理想化的人
从《平凡的世界》论路遥的爱情观
物理模型教学与思维能力培养探究
李一男的小牛电动车太过理想化
过于理想化的拟态呈现:《非你莫属》节目塑造的求职环境
带模糊参数的理想化模糊软环
理想化最速下降法及其逼近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