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景鹤
有的学生说数学枯燥无味;有的学生说数学奥妙无穷。为什么学生对数学的态度反差如此之大?究其原因——兴趣!兴趣是学生渴求获得知识意向活动,是推动学生认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
学生对数学感不感兴趣,那就看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能否给学生成功的体验。下面我们欣赏一下某堂数学课的教学场景:满身粉尘的老师,一边滔滔不绝的讲解,一边奋笔疾书。学生们有的自我欣赏;有的埋头苦读;有的飞鸽传书;有的谈古论今。教师怨学生太调皮,学生评价老师太乏味,教学效果怎样大家可想而知。
由此可见,改变这种模式的课堂教学势在必行,如何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如何使每个学生在课上成为亮点,应该是教师备课的主要内容。教师应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备课上,备教材、备学生。备学生的基础、认知能力、接受水平,备学生的情感与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在恰当的时机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教学中我有以下几点尝试,仅供大家参考:
一、用“爱心”为学生设置成功的体验
热爱学生是师德的精髓。教师只有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是校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空气,对孩子们的学习与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现阶段的学生是敏感的,只有真爱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但要学生亲其师,信其道,首先教师要尊重、相信每一位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要及时帮助学困生弥补数学知识上的缺陷,使他们有了对学习数学的胜任感,才能产生学习兴趣。其次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培养学习的自信心。再次教师应以精深渊博的知识,娴熟的教学技巧博得学生的信任和喜爱,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用爱心、细心、诚心让学生树立信心,真正赢得学生的信任。
二、因人而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成功的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为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问题,使每个学生在课上都想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且有话可说。例如:在讲《镜子改变了什么》这一节时,同学们情绪高涨,积极性很高,我先让同学猜想:从0到9这十个数字在镜子中像的样子,然后分小组进行试验,最后让同学们阐述其中的数学道理,同学们通过自己的体验,各抒己见,通过积极地活动参与,各种程度的学生都有感悟。这时,学生只要说得有道理就鼓励,如果教师抓住时机毫不吝啬的表扬,肯定会使学生重燃自信之火,使学生真正成为推动课堂的主线,在学习中不断体验成功。对于后进生而言,成功的体验对他们尤其重要,如果我们能为他们设置一次成功的体验,就可能让他们走出自卑,勇敢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有一名老师做得非常好。在课上,他让会回答问题的学生举右手,不会的同学举左手。当后进生举右手时,就让他们回答问题,回答对了大力表扬,让后进生充分地体验成功,这种体验将激励他们的一生。
三、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我们倡导自主学习,“合作与探究”在求知中是必不可少的,在小组的讨论、交流、合作、探究过程中既可以同学间取长补短,认识自己的差距,又可以亮明自己的观点技压群雄,在求知的过程中不断感受自己成功的喜悦。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产生“领头羊”。而更重要的体验,我认为应是让学生充分参与到知识生成的过程中,去体验一下知识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进行知识“再创造”,在这一创造性的学习过程中满足学生成功体验的需要。学生能独立解答的问题应交由学生独立解答,不能独立解答的交由学习小组合作解决,能动手操作的要让学生动手操作,能做实验的要让学生做实验,以学生为本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地去感受、去体验。
四、在竞争中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21世纪将是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时代,国际竞争越加激烈,要使现在的学生成为未来社会的竞争强者,必须从小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学生好胜、好强特点,开展“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看谁摆的又对又巧”“夺红旗比赛”“男女对抗赛”“小组对抗赛”“快乐五分钟”等竞赛活动。这些活动激发了学生参与的兴趣,并从竞争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也锻炼学生参与竞争,不怕竞争,学会竞争的能力,为他们适应未来社会错综复杂的环境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在平时的作业中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
在平时的作业中给学生布置一些实践性的作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必须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教学贴近生活。“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例如:教学“一百万有多大”时,我让学生猜想一百万斤大米的重量,一百万张纸的厚度,一百万张一百元人民币的体积……学生从这么多熟悉的生活场景中感受数字与生活间的联系,产生了继续学习的欲望,在后面的教学中学生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
成功总会使人兴奋,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和情感。没有人认为自己不行,愿意落后,人人都想当个成功者,学生也不例外。抓住这点,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多给学生提供成功机会,使学生从自己的学习中体验到成功,产生满足感,增强自信心,并将此转化为新的学习动机,形成可喜的良性循环。学生只有不断体验成功,才能不断激发学习兴趣,才能发掘潜力,才能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作者单位: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高旺小学